马培光
【摘要】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强调的是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所具有的思维品质,核心是发展小学生的多维思维品质,而最终是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课堂实施
一、小学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
小学数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包括了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思维方式、意识、推理与运算.教师在课堂教学实施中要明确数学素养的内涵,即以数学活动反思、感悟和体验数学活动,并将综合性特征通过真实情境表现出来;二是数学素养由关键能力和数学方法组成,并将总结结论、提出假设和进行推理能力的形成概括为数学素养的内涵;三是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也应具备唯物辩证思想、应用数学的素养、逻辑思維素养和数学知识技能素养.可见,对于小学生的数学素养的培养主要是从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和教学方法着手的.四是小学生的数学素养离不开基本能力和数学知识.
二、针对小学数学素养的课堂教学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着力加强对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运用数学素材创设情境;借助素材探索规律;讨论交流总结规律;巩固拓展应用规律.使学生素养在观察、探索、质疑、验证、总结等数学活动中得到提升.
例如,《义务教育教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信息窗3“分数的基本性质”.其教学目标要求:
① 通过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总结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抽象和概括能力,渗透变中不变、数形结合、推理的数学思想,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帮助学生积累探究规律性质的数学活动经验.根据目标要求,教师制作了三块同样大小的社团活动图片展板,文字介绍和图片分别为展板的12、24、48,让学生观察、思考,每块展板的文字和图片部分各占整个版面的几分之几?结合学生的回答依次板书:12、24、48.继续观察:这三个分数与文字或图片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从而得到12=24=48的结论.培养了学生有论据、有条理、有逻辑的思维习惯和表达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推理能力.
② 通过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总结等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形成有论据、有条理、有逻辑的思维习惯,养成善于思考、做事条理分明、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 个性品质,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勇于探索、敢于质疑、严谨求实的理性精神.在得出12=24=48后,继续引导学生观察这组相等的分数,它们的分子变了,分母也变了,分数的大小不变.那么,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怎样变化,分数的大小才能不变呢?(学生探究:12=24=48,48=24=12.你有什么发现?)通过观察分子、分母的变化,让学生初步感受要使分数的大不不变,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引导学生对变化规律的研究.发现规律的过程,是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过程,是学生对素材有效分析,抽象概括的过程,培养了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和抽象概括能力.这个环节教师要求细致到位,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做事条理分明、严谨细致的个性品质.小组内交流,学生的思维得到碰撞,培养了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同时善于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三、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方式方法
1.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个性化差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教学法、实践教学法、提问教学法等方式,吸引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调动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索.例如,在“认识数的大小或多少”的数学课上,就可以用游戏作为教学方式.
2.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提升探索能力.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独立思考的培养,注重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对学生提出问题的勇气加以赞赏,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帮助学生提升对数学知识的探索能力.因此,无论学生提什么样的问题,提出的问题是否有教学价值,教师都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然后对问题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引导和解决.对于有创新意识的问题和见解,要表扬学生能够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例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这节课主要是探究和发现规律,在探索新知的环节,引导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层,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勇于探索、敢于质疑、善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3.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在生活中运用数学,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数学是人们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能够使生活更加富有细致化和情趣化.因而,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注重数学理论知识和生活实践相联系,帮助学生培养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