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学改革的手段和方法的生效,都要以学生最大程度的认可与积极配合为前提,这就需要加强培养思政课教师自身和学生双方的“共情能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师要能引导学生能能真正走进历史时期人们的精神世界,“设身处地、认同和理解”党和人民以及中华民族在面临近代以来的巨大变迁时所做出的种种“历史的选择”,才能有真正发挥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共情能力;专题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近几年,特别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以来,教育部将2017年定为“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年”,2017年12月4日,教育部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2018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各高校认真落实文件要求,都加大了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力度。
思政教学改革的趋势是让思政课堂真正“实”起来、“活”起来、“动”起来,教学改革主要集中在实施专题式、案例式、互动式、启发式,研讨式教学模式,并实行“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等,注重加强微课、慕课建设、网络资源库、案例库建设的投入。
这些教学改革虽名称各异,但都强调学生的参与,旨在突破传统课堂教学困境,教师由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和协商者,促使学生主体意识充分觉醒。普遍来讲,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往往倡导学生自主组建团队,通过自主选择参与专题、课前自学、课堂分享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及交际能力。
可以看出,目前的这些教学改革,不断创新、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注重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意图非常明显,大大促进了思政课教学形式上的多样性,教学的内容的趣味性和时代性,为新时代思政课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也必须看到的是,目前改革的教师自我认可远大于学生认可。也就是说,对学生来讲,可能我们的教学改革依然是形式大于学生所需。当然,这并不是说教学改革是教师的一厢情愿,学生也非常期待思政课改革,但教师的改和学生需要的改革并不能很好的匹配。学校、教师倾尽全力花样翻新的教学改革,学生虽然也感受到了教改带来的一些参与的趣味,但更多的是被动的应付着不同的课堂教学形式,交着不同样式的作业,甚至觉得教学改革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学生从教改中得到的获得感并不强烈。
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微课、慕课等所有这些教学改革的手段和方法的生效,都要以学生最大程度的认可与积极配合为前提。或者说,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教学策略的改革归根结底都是“形式”,这些形式要能激发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历史观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成为“根本”。只有这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到课率、抬头率问题,才真正有意义,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思政课里找到获得感。
基于以上情况,只有师生能真正设身处地的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知道对方所需,理解对方所为,并采取恰当的反应,才能让教学改革真正落到实处。这就需要加强培养思政课教师自身和学生双方的“共情能力”。
共情能力也叫作“移情能力”,是设身处地、认同和理解别人的处境、感情的能力。在与他人交流时,能进入到对方的精神境界,感受到对方的内心世界,能将心比心地对方,体验对方的感受,并对对方的感情作出恰当的反应。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很大程度上,就是师生之间就党史、党情、国史、国情、世情、民情等内容进行的一种交流,是学生与历史时期的世情、国情、民情、历史人物、历史人群之间的跨越时空的交融与沟通。因此,想要真正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教师和学生,尤其是学生,必须要有共情能力。如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设身处地、认同和理解”党和人民以及中华民族在面临近代以来的巨大变迁时所做出的种种“历史的选择”,能真正走进历史时期人们的精神世界,能将心比心的体悟历史时期各阶层人物的感受,正确的解读历史和时代的选择,并能作出“恰当的反应”,《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才能真正进入学生心里、头脑里,才能有真正发挥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
因此,在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在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共情能力的培養,是当务之急,势在必行。
在学生共情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是学生与历史共情的纽带,起着促进学生情感的生成和思考的漫延的重要作用。教师共情能力的首要表现就是,教师一方面要明确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是什么,另一方面,也要明确学生面对你提供的教学内容会有那些疑问、质疑甚至抵触。教师不能武断的设置一个自认为天然正确的前提:我想让学生接受的观点,学生就必须无条件接受,学生的质疑都是错误的,是思想不端正的表现。学生和教师生活的时代有差距,和历史时期人物和群体生活的时代更有差距,“代沟”的存在是客观的,学生对教学内容、历史事件的认知和教师、教材有差距也是客观存在。教师必须要在“代沟”客观存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制定和完善。
以下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改革的一些方法简要介绍一下。
(1)改教学内容,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专题化体系。打破教材原有的章节体系,以时间为轴,以问题为导向,通过专题教学,深度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将全书整合为12个专题,如:“巨人”到“病夫”——近代中国被侵略的根源、“殖民”与“文明”——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的影响、“革命”与“改良”——关于近代中国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先进份子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抗战专题:综合评价中国抗日战争、解读解放战争、反思——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伟大的转折——改革开放大家谈、个人利益与社会责任——谈谈青年的历史责任,等等。
(2)加强教师自身共情能力培养,展现个人魅力。构建学生课堂讨论为主,教师点评讲授为辅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参与的新课堂模式,并非弱化教师作用,而是愈加需要教师高超的共情能力。在每个专题讨论中,教师负责创设问题情境,抛砖引玉,进行史料补充、点评学生观点等职责。在课堂专题汇报、辩论及“假如我是……”活动过程中要不断发现学生所疑、所想,突出矛盾焦点,环环相扣,推动逻辑演进,引发学生思考,引导辩论方向,掌握全局。
(3)改课堂模式,课堂内进行虚拟情景体验式教学,加强培养学生共情能力。结合线上学习,在每个专题教学中,学生参与专题汇报、专题辩论、“假如我是……”等三个教学互动环节。通过特定的情境,让学生从“假如我是……”进入特定人物或事件,虚拟“体验”历史,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悟”,以及今天的我们该“反省”些什么,最后,回望历史,今天我们又该“怎么做”。通过这样的思维链条,训练学生与历史、历史人物、家国命运、时代责任的共情。
(4)改实践教学,进行实景体验式教学,培养学生共情能力。教师给出历史博士馆,历史遗址、纪念馆等课外场景体验地点推荐表,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组队进行校外历史场馆、历史遗迹参观、访查;鼓励学生开展“历史亲历者系列访谈”活动,鼓励学生拍摄历史情景剧、微电影等。
(5)改教学过程监管,全程纪录,充分肯定学生的参与行为,提高学生平时表现成绩占比。制定学生课下专题研讨参与情况纪录表、课上参与表现纪录表,详实记录学生表现,并加大其在成绩评定中的占比,让学生感觉到公平、获得感。
总之,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多样化、系列化、全方位的参与课堂内外,校内外的各教学环节,多渠道、全包围式培养学生共情能力。在此基础上上,培养学生历史学习中的问题意识和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对问题的讨论和辩论中明辨是非、升华思想,力求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认识、理解和关心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和未来的前途,增强他们的社会归属感和社会责任感,避免枯燥的政治教化,使历史教育内容生动化。
由此,通过基于共情能力培养的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当今大学生思想上把“思政课”边缘化,缺乏学习的热情的现状,以期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全员、全课程育人格局的構建做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雪莉.专题研讨教学模式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探索》[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04).
[2] 徐晓霞.高校思政课教师共情能力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高教学刊,2015(19).
[3] 周兵.思想政治课教学共情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8(03).
基金项目:文章是浙江农林大学思政课教改课题“基于共情能力培养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与实践——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雪莉(1978- ),女,汉族,河北保定人,历史学博士,浙江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