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伟尘
[摘 要]Sandwich教学法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体”教育理念,教师导入问题、学生分组讨论问题、教师总结提升、学生再次讨论分析新问题,这种基本教学过程也体现了“学习—实践—学习”的人才能力培养理念。在纲要课教学中,各章节根据分组需要可以设计多个问题,这些问题不仅要紧扣章节内容,还需要从整体上为回答“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服务。在总结提升环节,教师只需要选择一个或者两个问题作为重点难点予以透彻讲解。以问题导向来组织教学,重点难点突出,实现了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能大幅度提升纲要课教学效果。
[关键词]Sandwich教学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5-0036-03
Sandwich教育模式产生于19世纪的英国桑德兰技术学院,该学院在教学过程中夹有工作训练,并逐渐形成了“学习—实践—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后来德国海德堡大学首先将Sandwich教育模式引入课堂教学,在每一次课堂中都要体现“学习—实践—学习”的人才能力培养理念,从此Sandwich就成了一种课堂教学方法。[1]Sandwich教学法突出了学生主体,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法,让学生自己学习、实践、学习。教师首先把问题的背景资料讲给学生听,然后针对资料提出问题,让学生寻找答案,最后教师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总结,整个课堂的主要环节由学生来完成。其要点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小班教学;其基本流程是教师开场白、学生分组讨论、学生交叉学习、集中汇报问题、教师总结、学生讨论新问题、反馈共六个环节。[2]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文件指出,“教学方式和方法要努力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文件指出,“探索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大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提倡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案例式、研究式教学”。从理论与实践来看,Sandwich教学法都能体现这些要求。下面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下简称纲要课)“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为例来探讨Sandwich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Sandwich教学法在纲要课教学中的应用举例
(一)课前准备
课堂教学前要向学生说明Sandwich教学法的要点和步骤,准备好25个编号清楚的挂牌和5个标示小组的台签;组织学生分好小组,选出小组组长;设计好《Sandwich教学法课堂记录表》并分发给每一位小组成员。
(二)课堂实施
课堂实施时间为120分钟。小组讨论参与人数为25人,分为5组。
1.教师开场白,用时10分钟
首先,教师要创设情景来吸引学生,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例如使用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否认侵华历史的事实来做开场白,引导学生不要忘记历史。其次,介绍近代日本侵略和灭亡中国的罪恶活动,把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的历史史实作为背景向学生进行介绍。再次,提出学习目标“认清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造成的深重灾难,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认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意义;了解国民党以及正面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力量是中华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最后,围绕这个学习目标提出5个问题:(1)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造成的深重灾难体现在哪些方面?(2)如何认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3)如何认识国民党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4)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5)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是什么?
2.学生第一次分组讨论,用时15分钟。
共分5组(A、B、C、D、E),见表1中的按行分组,每组讨论对应的问题。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监督学生进行讨论,并督促学生在《Sandwich教学法课堂记录表》中记录好小组讨论的结果,为下一阶段的交叉学习讨论做准备。分组讨论的目的是使这一组的学生在合作的基础上寻求本小组问题的答案,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
3.学生第二次分组交叉讨论,用时15分钟
第一次小组讨论后重新分为5组(1、2、3、4、5),见表1中的按列分组。每位成员负责向其他成员汇报第一次分组讨论的结果。教师要鼓励小组中的每一位学生积极向另外四名学生介绍分组讨论时的要点,注意提醒小组组长控制成员发言的时间。交叉讨论的目的是使每一位成员分享第一次分组讨论中其他小组的成果,并且锻炼学生的交流能力。
4.集中汇报问题,用时15分钟
由原来A、B、C、D、E各组选出表达能力较强的代表站在讲台上当众发言,汇报各组讨论结果。集中汇报的目的有两个:第一是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第二是使所有学生再一次学习5个问题的答案。
5.教师总结,用时40分钟
教师在听取学生发言后,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从5个问题中选出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补充、引导,教师并不需要重新回答所有的5个问题。所以本章中可以选择“正确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这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比较详细的讲解。选择这两个内容的理由是:第一,它们是课后学习思考题;第二,它们回应了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理论热点难点——怎样评价国民党和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了透彻地讲解这两个问题,需要根据抗日战争的进程(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来分析国民党和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组织了淞沪会战、圻口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大规模的会战,是抗击日军战略进攻的主战场。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挺进抗日前线配合国民党军作战取得平型关大捷等胜利;深入敌后开辟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图谋。但是由于国民党推行片面抗战路线,在正面战场组织的会战节节败退,丧失了大片国土。在战略相持阶段,日本改变了以前对国民党予以军事打击迫使国民党政府投降的政策,改为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的政策。在日本的拉拢下,国民党二号人物汪精卫叛国投敌,在日本扶持下建立汪伪政权,成为沦陷区的帮凶。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也改变了战略防御阶段积极抗战的政策,采取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政策。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从1939年1月到1943年掀起了三次反共高潮,其中在1941年1月制造了严重危害中国抗日的皖南事变。中国共产党坚定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理有利有节的击退国民党的反共行为,中国避免了重新陷入内战的危险。敌后战场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发动百团大战,抗击日军主力,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抗战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抗击侵华日军的比例是这样的:1938年抗击侵华日军的比例是59%,1939年是62%,1940年是58%,1941年是75%,1942年是63%,1943年是58%,1944年是64%,1945年是69%。[3]在战略反攻阶段,国民党对日消极避战,保存实力,坐待胜利。国民党腐败更加严重,导致豫湘桂战役中正面战场出现了大溃退。敌后战场则是不断收复国土,从1943年7月起,敌后战场广大军民则向日伪军发动局部反攻作战,收复了大片国土;1945年8月开展了全面反攻。由此可见,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是名符其实的主战场;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地位逐渐下降,主战场地位被敌后战场所取代;战略反攻阶段的正面战场基本上没有什么作为,敌后战场经历了从实施局部反攻到全面反攻的历程。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呢?可以从五方面来总结:第一,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建立并坚决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凝聚全民族的力量共御外辱;第二,明确提出并坚持实行全民族的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实行以弱胜强的战争指导;第三,开辟和发展敌后战场,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创造有利于全国抗战的战略格局;第四,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打造争取抗战最后胜利的战略基地;第五,充分发挥共产党人的先锋模范表率作用,以崇高精神和模范行动鼓舞全国人民的抗战意志和必胜信念。[4]
教师总结的目的就是要突出本章所学内容的重点,突破难点,正面引导学生。分析“怎样评价国民党和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一问题的落脚点就是要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四个选择”中的“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6.学生讨论新问题,用时15分钟
教师总结之后需要提供新材料形成新问题供学生讨论与分析。提出的新问题既要运用本章所学,最好又要结合当今时代,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本章在“金鱼缸”讨论环节选择的案例是: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提出的新问题是:我国为什么要这么做?在学生讨论分析之后,引导学生认识我国这样做的理由:第一,我们要牢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第二,牢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警醒全世界人民时刻警惕日本为军国主义侵略历史翻案,维护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成果和确立的战后国际秩序;第三,我们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而共同奋斗。
“金鱼缸”讨论环节的目的是锻炼学生运用本章所学解决新问题的分析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7.反馈,用时10分钟
各组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心得,教师收集《Sandwich教学法课堂记录表》中学生提出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还没有涉及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问题,简要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反馈环节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学习的效果,反思教学中的不足,促使教师在下一次讲述同样章节时予以改进。
二、Sandwich教学法应用于纲要课教学的优点与难点
(一)优点
教学改革实验表明,在纲要课教学中运用Sandwich教学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上,学生非常喜欢这种教学法,进而喜欢上纲要课。由于学生有三个发言环节,契合了现当今大学生有思想好表达的特点,学生感觉到自己不再是一个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一个主动探寻真理寻求真知的参与者,学生的抬头率有很大提高。学生发言踊跃,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及时总结提升学生的观点,师生在交流互动中不时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教学相长。
Sandwich教学法有助于实现教学内容从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转化。教材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点理论成果,教师和学生都要用好教材,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如果按照教材体系展开的话,受制于时间限制、教材逻辑体系限制,很容易导致按照教材内容流水线式的教学,知识信息量很大,但是很难突出重点难点。因此,一方面,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并回答问题,能使学生利用好教材;另一方面,教师在吃透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课后学习思考题提炼出一两个重点难点问题,并以此作为每堂课教学主线来组织教学积极引导学生,这能使教师利用好教材。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摆脱照本宣科式的满堂灌,充分发挥学生和教师的主动性。
Sandwich教学法还可以和网络课程相结合。可以在在线网络课程中设置学生网络学习环节,经过网络测试后,学生再进入到分组讨论。此时学生通过预习已经了解某章节的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效果会更好。
(二)难点
课堂教学时间控制是难点。由于Sandwich教学法整个教学步骤是一环扣一环,每一环都有时间限制,因此需要教师及时控制好每一个环节的时间,否则会影响到整个教学环节的完整性。
课堂教学规模是难点。Sandwich教学法一般适合于小班教学,受制于客观条件的限制,现在的纲要课课堂教学规模在100人左右,这就需要灵活应对。首先要准备好教学道具(胸牌、台签等),这可以起到明示身份的作用,有利于教学的开展。每次课只有25人全程参与到Sandwich教学法的各个教学环节的时候,需要对其他的75人安排任务:一是明确告知他们在“金鱼缸”讨论环节中是要回答问题的;二是临时性的把他们编入某一问题小组的“亲友团”。这样就做到了人人都有任务,避免了学习过程中目的性不强的缺点。
课堂问题设计是难点。根据教材内容、学习目的和分组数量来设计问题也是实施Sandwich教学法的难点所在。设计的问题首先要吸引学生,此外还需要涵盖所学内容,又不能简单重复,而且还不能有政治错误。教师在总结的时候不是简单回答所有问题,而是要结合课本的学习思考题,选择一个或者两个问题作为重点难点进行透彻地讲解。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又得在“金鱼缸”讨论环节中提出一个新问题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来讨论分析并解决问题。还有一点,每堂课所设计的问题从根本上又要从属于回答“四个选择”,因此在纲要课中运用Sandwich教学法时,设计问题对教师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参 考 文 献 ]
[1] 田志逢.浅析Sandwich教学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24):72-73.
[2] 黄亚玲,马建辉,彭义香,蔡馥丞.Sandwich教学法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医学与社会,2008(3):55-56.
[3] 李庆刚.《党史知识大讲堂》第三讲: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EB/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dangjian.people.com.cn/GB/136058/221814/14767875.html,[2011-05-30]/2015-05-06.
[4] 《中国抗日战争》编写组.中国抗日战争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7-10.
[5] 罗运胜.论地方高校历史文化课程的特色教学[J].大学教育,2015(1):123.
[责任编辑:陈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