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东盟关系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2018-12-05 01:42王嘉奕
图书情报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贸易领域文献

王嘉奕

(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 南宁 530000)

1 导论

在中国与东盟双边关系发展过程中,国内学者就为什么要发展、如何发展以及发展怎么样的中国与东盟关系等问题做了详实的研究,但从研究方法上看,基于文献计量学视角系统梳理中国与东盟关系研究进程的文章较为少见。本文以文献计量为研究方法,以中国与东盟关系为研究切入点,对文献的相关属性进行量化处理,通过知识图谱对中国与东盟关系的研究进行科学分析和总结,以期为今后研究构建更高水平的中国与东盟关系提供全面的方法支撑和科学的理论指导。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方法

本文采取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对中国与东盟关系的研究现状与研究脉络进行分析。CiteSpace是由陈超美博士及其所带领的研究团队开发的以可视化的表现方法解读科研文献属性的文献计量工具,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是指通过对拟研究文献进行数据挖掘、信息分析、科学计量和图形绘制等几个步骤的操作,以可视化的表现方法来呈现某一学科领域相关知识的文献分析方法[1],该方法基于科学计量的理论而建立,具有知识导航的作用[2]。本文的数据处理采用的是5.1.R8 SE版本的CSSCI文献数据分析板块。

2.2 数据来源

以2017年10月20日为检索时间节点,采用高级检索方法对发表在CSSCI数据库中的文章进行检索,时间限制为1998~2017年,先以篇名精确检索“中国”与“东盟”两词,再以篇名精确检索“CAFTA”,共获得764条文献,对检索结果去重、整理,删除期刊会议征稿、卷首语、科研机构介绍、书评以及无作者等的条目和不相关条目,最终得到732篇研究文献。

3 中国与东盟关系研究的文献统计与知识图谱分析

3.1 文献产出时间分布

文献数量的年度变化是凸显其研究领域研究热度与研究进展的重要指标。结合历史背景分析研究中国与东盟关系的文献数量,有利于寻找具有明显时间分布特征的研究热点及研究进展。图1为该领域研究文献数量的时间分布图。

图1 中国与东盟关系研究文献的产出时间分布

以中国与东盟关系为研究主题的文献最早出现在1998年,受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署《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影响,该领域文献产出在2002至2003年间高速增长,增幅近27倍。随着文献产出数量的增多,研究的范围和领域不断拓展,新的研究文献难以挖掘更深层次的研究主题,2004年至2006年,该领域文献产出趋于平稳且略有下降。2007年中国与东盟签署《服务贸易协议》,这推动了该领域文献产出数量增至2008年的76篇,成为近20年来该领域文献产出的最高峰。2008年至2009年,该领域研究文献产出数量略有下降。随着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该领域文献产出数量再次增长,2010年至2011年两年时间里,该领域文献产出数量增幅超过30%。2012年至2015年间,该领域文献产出数量再度下降。2015年中国与东盟结束自贸区升级谈判并签署升级《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议定书》,随后两年时间里,该领域文献产出再次增长,但与2008年相比,整体呈现下降趋势。综合前述分析,中国与东盟关系研究的文献数量大致经历了由缓慢增长—高速增长—趋于平稳—达到高峰—整体下降的过程,文献产出数量的增减与中国东盟关系的跌宕起伏,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双边关系发展历程来解读文献产出数量的变化,梳理影响文献产出数量的因素,有利于推动中国与东盟关系研究向更高水平的发展。

3.2 学科及期刊共被引分析

研究成果的学科分布一定意义上能够解释有关中国与东盟关系的研究集中在哪些领域。从中国与东盟关系学科分布上看,如图2所示,在全部732篇被检索文献中,有508篇发表在经济学学科,占到了总数的69.4%;排在第二位的是政治学学科,文献数目达100篇,占全部文献的13.7%。经济学与政治学学科在所有研究文献中的比重达到83.1%,相比之下,中国与东盟关系研究的文献在其他学科分布较少。

为进一步分析中国与东盟关系的主要研究领域,便于知识积累和脉络研究,对文献进行期刊共被引分析。期刊的共被引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研究人员对研究具体领域的选择,共现结果呈现出228个节点和507条连线的期刊共被引知识图谱,如图3所示,其Modularity值Q为0.739 5,可以认为该网络聚类较好且网络结构较为显著。以频次≥29次作为排序指标对所有共被引期刊进行排序,结果如表1。结合图3可以看出,被引最多的期刊是《东南亚纵横》,其次是《国际贸易问题》,从地理位置上看,高被引期刊主办单位多位于广西、云南、广东和福建等省份,这与上述四省与东盟一衣带水的地理关系紧密相关。学科分布和高被引期刊主办单位地理分布的局限性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现阶段对中国与东盟关系的研究仍不够全面。

图2 中国与东盟关系研究文献的学科分布

图3 中国与东盟关系研究的期刊共被引图谱

表1 中国与东盟关系研究的期刊共被引排序

3.3 高产作者共现网络分析

使用Citespace的高产作者共现功能制作作者合作网络,得到含有128个高产作者节点和24条连线的作者共现网络图,结果如图4所示,图中Q值为0.971 4,可以认为该网络聚类良好,得到的网络结构是显著的。其中发文量在4篇以上的高产作者按降序排列依次为曹云华(10篇)、王玉主(9篇)、杨宏恩(6篇)、李红(5篇)、朱新光(5篇)、孙林(5篇)、陈雯(5篇),王勤(5篇)、曾文革(5篇)、王娟(5篇)、林珊(4篇)、张天桂(4篇)、韦红(4篇)、陈秀莲(4篇)、邱丹阳(4篇)、刘建文(4篇)、齐峰(4篇)、史智宇(4篇),发文量较多的作者大多是在亚太研究领域享有一定声誉的知名学者,对该领域研究的开拓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高产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并不紧密,作者合作网络密度仅为0.004 3,仅有曾文革、王新哲、 廖欣3位作者与超过1位作者进行合作,包括曾文革与余元玲合作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审议机制探析》、《〈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协议〉制度创新条款解读》,曾文革与王怡合作的《中国—东盟〈投资协议〉实施探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农业园区风险投资的法律问题分析》;王新哲与廖万红合作的《中国与东盟发展教育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分析》,王新哲与胡超合作的《中国—东盟区域经济深度一体化——制度环境与制度距离的视角》;廖欣与刘建文合作的《中国—东盟能源合作及区域性能源安全体系的构建》,廖欣与蒋巍合作的《中国—东盟国家矿业投资法律制度比较研究》;合作发文量两篇以上的仅有3组作者,分别为齐峰和朱新光(4篇)、范祚军和唐文琳(3篇)、余振和葛伟(3篇)、曾文革和余元玲(2篇),合作发文量1篇的作者则有11组,分别为曹云华和徐善宝,王新哲和廖万红,王新哲和胡超,廖欣和刘建文,廖欣和蒋巍,汪占熬和张彬,宋志国和贾引狮,林珊和邹春萌,曹亮和张相文,李涛和刘稚,梁颖和黄立群。从合作文章的内容来看,大多以探讨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关系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为主,较少涉及其他领域,这表明现阶段中国与东盟关系研究领域的作者合作尚不成熟,没有形成有规模的作者合作群体,且合作研究的主题多有局限性,合作领域不够深入,合作范围不够宽广。

图4 中国与东盟关系研究的高产作者共现网络

3.4 研究机构分析

机构网络可以展示致力于研究中国与东盟关系的相关机构及其合作情况,通过分析机构网络,结合高产研究机构的地理分布,可以分析出该领域研究在国内的力量布局。结合图5与表2可以看出,发文量在4篇以上的机构主要有13家,共发表论文89篇,占全部论文数的12.15%,其中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的发文量最多,分别为14篇、10篇和10篇。由这13家单位的地理分布可以看出,从事中国与东盟关系研究的主要机构集中在福建、广西、云南等省份,其中发文量在4篇以上的13家单位中,广西高校和科研机构有5家,占比为38.4%。从排序来看,排在前两位的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和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都是以专门研究东南亚热点为主的科研机构。结合机构合作情况来看,机构合作的网络密度仅为0.001 8,而且这些合作大部分都是以校内或者机构内的合作为主,这表明中国与东盟关系研究的机构合作相当不紧密。作者、机构和科研话题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络和沟通,没有形成紧密合作的机构群体,加之研究机构地理分布上的不平衡,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领域的全面化发展。

图5 中国与东盟关系研究的机构网络

表2 中国与东盟关系研究的高产机构

4 基于关键词聚类的研究热点分析

论文的关键词是其直观表达研究内容和核心观点的重要指标,是对整篇论文的高度概括。通过研究论文的关键词,可以提炼作者的观点,将多篇拥有共同研究领域的论文关键词进行共现研究,有助于挖掘该研究领域的热点和脉络。对关键词进行归并处理并去除无关关键词后,制作关键词共现图谱,如图6所示。中国与东盟关系研究的关键词及其频次按降序排列依次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82次)、东盟(120次)、中国东盟关系(94 次)、中国(58 次)、经济合作(20 次)、区域经济合作(18次)、中国东盟贸易(16次)、引力模型(15次)、服务贸易(14次)、农产品贸易(14次)、产业内贸易(13次)、东盟自由贸易区(13次)、中国东盟合作(11次)、一带一路(8次)等,这代表了目前阶段中国与东盟关系研究的热点内容。为了进一步分析中国与东盟关系研究的热点领域,对关键词共现网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如图7,由于单从聚类名称很难得到热点词所包含的具体信息,因此需要结合子聚类以更为深入的分析各聚类名称所包含的具体内容。结合表3,分析得出现阶段中国与东盟关系研究的热点领域为空间经济学、区域合作、东盟、区域经济合作、中国东盟、一带一路、产业内贸易、引力模型等8个方面。

图6 中国与东盟关系研究的高频关键词共现图谱

图7 中国与东盟关系研究的高频关键词聚类图谱

表3 中国与东盟关系研究的高频关键词聚类及聚类子簇

为了进一步说明不同时间段内关键词的动态演进及变化,绘制了关键词 Time Zone 视图。从图8可以看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节点最大,同时与其他时间点的高频关键词有着密集连续的连线,这也说明从 2001年至今,对中国与东盟关系的相关研究尤其是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研究是源源不断的。1998至2001年间中国与东盟关系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少,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南海和台湾问题, 2001至2002年间,以关键词“中国”和“东盟”为研究主题的文章占据了这一时期中国与东盟关系研究的主流。2002年,在中国与东盟达成建设双方自贸区的协议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关系研究出现第一个小高峰,这一时期的研究热点主要围绕“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展开,并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自由化、产业内贸易、区域经济合作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等领域有了重要突破。2005至2007年间,中国与东盟关系的研究围绕“贸易结构”进一步深化,涌现出服务贸易,农产品贸易和货物贸易协议等研究热点。至2008年,比较优势、引力模型这两个关键词的出现也佐证了中国学者在研究中国东盟经贸关系的方法上逐步由理论分析转向从经济学原理出发的量化分析。2008到2014年间,中国与东盟关系的研究领域进一步深化,在服务贸易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旅游服务贸易、金融服务贸易等方面的研究,该阶段的研究热点比较分散,这也与该领域的研究不断被认可所导致研究领域分散化有关。2015年,在“一带一路”重要倡议的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关系的研究再次出现小高峰,2015年至今,以“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中国与东盟关系研究成为新时期中国东盟关系的研究热点。

图8 中国与东盟关系研究的高频关键词时间演变图

5 中国与东盟关系的研究脉络

综合中国与东盟关系研究的关键词共现与聚类分析及时间演变图谱,以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初步形成与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与发展为视角,对中国与东盟关系的研究脉络进行分析。

5.1 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中国与东盟关系研究

中国与东盟建立合作关系始于1991年,双方在1997年12月确定了建立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国内学者就双方铺就跨世纪伙伴关系的现实条件、障碍及策略等方面做了初步研究。

中国与东盟建立跨世纪伙伴关系有域内和域外两方面条件。从域内因素看,双方一致的长期利益诉求及90年代起双方关系的突破性发展为双方关系深化打下了坚实基础[3],而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则为双方建立互信提供了客观条件[4-5]。从域外国际环境看,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促进了双方走向合作[3],金融危机使东盟国家无暇顾及南沙主权争端[5],此外,9·11事件的爆发缓和了中美关系[6],这为中国与东盟关系的深化创造了条件。从障碍上看,这一时期,南沙主权争端呈现国际化趋势[5][7],台湾开展的“实务外交”使得东盟国家介入我国内政问题,加之部分东盟国家的反华情绪[5],这使得双方政治互信关系雪上加霜,金融危机亦使双方经贸合作遭受重大冲击[4]。此外,9·11事件的爆发使地区安全复杂化[6],中国加入WTO亦使双方在外资和出口方面竞争加剧[8],加深了东盟对中国政策的怀疑。

基于这样的背景,有学者指出,我国要坚持台湾问题是内政问题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妥善处理中、美、台及东盟四方关系[5];针对华人问题,要使东盟各界充分认识华人在东盟各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5];在南沙问题上应继续坚持“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政策,注重以实力保证和平[7];而在WTO带来的竞争问题上,中国应利用加入WTO的优势条件,加速改革开放进程,便捷与东盟经贸关系,为两方提供宽广贸易空间,促进双方政治经贸关系面向新世纪深化发展[6][8]。

5.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研究

5.2.1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形成与初步发展研究中国与东盟政治关系不断改善的同时,双方经贸投资关系也得到发展,并提出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下简称自贸区)的倡议。长期以来,双方在经贸领域合作紧密,但经贸投资渠道较窄,贸易种类较少,便利化水平不高,尚存在贸易不平衡等问题[9-10]。这一时期,针对自贸区建立的背景与意义、障碍及策略等方面的研究逐步凸显。

从自贸区建立的背景与意义上看,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东亚经济联合化以及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加速发展的趋势成为双方建立更加密切的经济联系的必然要求[11]。自贸区的建成有利于推动东亚合作[12],牢固中国与东盟关系,有利于提升双方国际经济地位[12],降低域内国家对欧美市场依赖[13],促进区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12]。从实证角度看,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有助于双方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14],增加贸易量,促进产业内贸易发展[15]。此外,从安全领域看,建立自贸区对缓解边境摩擦和打击恐怖主义上具有重要意义[16]。从障碍方面看,就区域内而言,中国与东盟内部差异化明显,各国对自贸区的态度亦不同[11],且双方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的相似性将引发内部竞争[13],主导权的争夺将加剧双方较量[13],历史遗留问题也会产生负面效应[11];就区域外而言,由于中国与东盟传统贸易伙伴并不在区域内[6],自贸区的建成将会对外部带来贸易壁垒[10],且双方缺少建设自贸区的核心力量[6],区域经贸合作的低效率,美国的干预、东盟中日韩四方的平衡以及技术性因素等构成重要障碍[12]。针对这些障碍,国内学者指出,我国应革新思维,主动建立协调协商机制并推动宏观政策的协调实施,缓解内部差异[17];要在形成协调机制的基础上,设立争端解决机制和表决制度以缓和竞争与冲突[18];要妥善处理与美日的关系,正确对待域内域外关系。此外,要注重台湾因素,避免台湾以自贸区为借口分裂祖国[15]。

5.2.2 中国—东盟自贸区经济效应研究 自贸区的发展带来多方面的经济效应,国内学者集中就自贸区的贸易效应及投资效应两方面做了实证研究。贸易效应方面,国内学者研究表明,自贸区的建立为双方带来贸易创造效应[19],关税的消除将减小对区域贸易的扭曲作用[20],具有显著的贸易扩大效应,同时也促进与非成员国的交往[21]。此外,自贸区的建设所带来的贸易创造效应大于贸易转移效应[22-23],这将对我国出口带来显著的正向效应[24]。在投资效应的研究上,国内学者指出,自贸区的投资效应区分为区域内投资效应和吸引区域外投资效应,而FDI的增加又通过罗伯津斯基定理扩大产出[25]。自贸区的建设将增加国内资本外流,有利于中国对外投资,对中国向东盟的投资具有正向的总体影响效应、创造效应、转移效应[26];此外,自贸区投资效应的主导因素将会是投资创造与区外对区内的投资转移[27],自贸区将通过进口额、市场规模、工资水平、对区内市场的开放程度等FDI流入影响因素提高中国与东盟的区位优势,促进区内FDI流入[28];但从实证数据上看,自贸区的建立对成员国FDI流入效应较小,自贸区内部潜力有待进一步发展[29]。

5.2.3 中国—东盟自贸区贸易结构研究 针对自贸区贸易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贸易结构及其变迁、优化贸易结构的策略两个方面。国内学者研究表明,自贸区建设初期,双方在产业结构、资源禀赋和生产能力等方面各有优势,贸易结构有较强互补性且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分工格局[30],双方贸易结构在自贸区发展过程中不断升级,且中国贸易结构的调整速度快于东盟[31]。随着自贸区正式建成,双方贸易结构发生较大转变,这一时期针对贸易结构的改变出现两种不同声音,有专家学者认为,双方贸易品的技术水平不断上升,贸易结构不断改善[32],亦有学者基于产品技术附加值分布的贸易结构分析法分析了我国对东盟贸易结构的变迁并指出双方贸易结构出现恶化[33],且农产品和高技术产品贸易结构的趋同化对自贸区贸易创造和规模经济效应造成阻碍[34]。从优化贸易结构的策略上看,相关专家指出,改善双方贸易结构的路径主要为发展产业内贸易,加强政府合作和发挥双方比较优势三个层面,要加快产品差异开发,促进产业结构转移以改善双方贸易结构[30],针对贸易结构趋同化的趋势,要加快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推进互补贸易,与东盟展开多层次协作[34]。

5.2.4 中国—东盟自贸区农产品贸易研究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基础好,且为自贸区建设重点贸易内容,基于双方农产品贸易研究的成果尤为丰富。相关学者就双方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影响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因素等方面做了详细的研究。在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方面,有学者指出,中国与东盟在农产品出口结构上具有相似性,中国农产品多样化水平高于东盟,但出口开拓市场的能力不足[35],双方农产品贸易的市场相似指数高,中国在农业方面的比较优势不及东盟,农产品加工方面却有很强的比较优势[36],双方农产品贸易是以互补性为主[37-38]。不同观点认为,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有较高的出口相似性,且主要是竞争关系,中国农产品比较优势和双方贸易互补性也逐年下降[39]。分类农产品贸易的研究表明,中国出口农产品的技术含量不高,但在高技术农产品出口上有较大优势,双方农产品出口贸易呈现互补态势,但中国给东盟农产品出口带来较大的竞争压力[40]。在影响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因素方面,中国农产品出口东盟的贸易量与东盟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和中国贸易成本呈正相关,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东盟农产品关税税率和东盟贸易成本呈负相关,而WTO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都对中国出口东盟农产品有促进作用[41],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价格边际带动,其次是扩展边际和数量边际[42]。

5.2.5 中国—东盟自贸区贸易模式研究 自贸区的发展使得双方贸易模式由产业间向产业内转移,国内学者针对双方贸易模式转变趋势及动因、影响因素及对策等做了研究。实证研究表明,中国与东盟贸易逐步转向产业内贸易,其动因主要在于双方频繁的贸易往来、双方人均GDP水平的提高、东亚产业结构的水平化[43]、我国巨大的市场规模及双方地缘优势[44]、外国直接投资的驱动和制造业规模经济等方面[45]。在影响因素方面,国家要素丰裕度差距、可持续发展差距和平均市场规模是影响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的特定国家因素[46],但行业的不同使影响因素呈现分化[47],此外,我国落后的产业结构和不合理的产业组织结构制约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发展[44]。在推进产业内贸易的对策方面,要舒缓双方竞争,建立交流互补关系,引导投资东盟,发展零组建产业[45];应积极引进外商直接投资,推动投资的水平一体化,加快水平型分工,对企业产品和制度进行创新[48]。

5.2.6 中国—东盟自贸区服务贸易研究 2007年中国与东盟签署了《服务贸易协议》,针对服务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现实条件、障碍及推进策略等方面。相关学者研究指出,《服务贸易协议》的签订,为全面建成自贸区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政策依据[49],双方在服务贸易发展及内外部环境等各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50],这使双方在比较优势方面呈现多样性和互补性且有动态上升趋势[51];从服务部门上看,双方在保险、专有权与特许经营部门服务贸易以产业间互补为主,在运输、旅游、金融等部门服务贸易以产业内互补为主[51-52]。现存障碍方面,双方开展服务贸易的竞争不可忽视,双方服务贸易竞争优势具有很大相似性,且竞争力不断加强[50],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整体优势大,但在潜在竞争力和服务贸易结构上缺乏优势[53];此外,双方在制度、语言、空间距离和海关监管四个方面亦存在较大的障碍[54]。针对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不同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国内专家学者指出,双方应选择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业重点发展,大力推动投资与服务贸易的自由化,改善现有海关监管制度,降低交易成本,培育人才,提高人力资本[54];要积极推进重点服务贸易领域发展,完善产业体系与产业结构升级以此推动服务贸易出口结构的改善[55];此外,双方要发挥经济贸易的规模优势,完善服务贸易配套设施,优化服务贸易结构[53]。

5.3 “升级版”与“一带一路”

“打造自贸区升级版”,对接“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期中国—东盟关系发展的主题。从“一带一路”倡议对接中国东盟关系发展的机遇来看,“一带一路”倡议契合东盟国家发展急需[56],建立“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东盟关系,有利于改写世界经济版图,推进亚太自贸区建设;“一带一路”建设将有力促进中国与东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发展,改善区域内产业结构和分工体系,构建高效合作平台[57];此外,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动亦使得政治因素对亚太合作的负面影响降低,特朗普政府重新调整亚太战略赋予了中国与东盟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契机,“一带一路”倡议将引领中国—东盟合作稳步发展[56]。有关学者指出,要以扩充自贸协定内容为起点打造自贸区升级版,加强重点领域合作,以金融合作为重点,以海上合作构造自贸区升级版的新亮点[58],以投资来驱动中国与东盟的全方位合作,着重突破在基础设施、跨国金融和海洋合作等方面的升级瓶颈[59];此外,要在 “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在互利共赢、自主自愿原则基础上,挖掘新的合作机制,积极推进自贸区升级版建设,实现 “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各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对接[60]。要以“一带一路”为契机,与东盟联合推进陆海空立体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构建基础设施网络,加强人文等全方位交流,促进民心相通,逐步形成人畅其行、货畅其流的一体化运输网络[61]。

6 结论

(1)从研究领域与研究机构来看,现阶段对中国与东盟关系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经济学和政治学领域,研究机构及高频被引期刊的主办单位大多分布在与东盟临近的省份,国际经济关系类和国际政治关系类的主流期刊汇集了本领域的经典文献群。研究学科和研究机构地理分布的局限性反映出现阶段国内对中国与东盟关系的研究还不够全面,作者、机构和科研话题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络和沟通,没有形成规模研究群体,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领域的全面化发展。中国与东盟关系的研究范围和研究领域的拓展是未来继续开展本领域研究的重点内容。

(2)从研究作者来看,该领域高产作者大多长期致力于亚太关系研究,以他们为纽带形成了中国与东盟关系研究的核心专家群体,但专家之间合作关系不紧密,核心作者群体扩大速度慢,有青黄不接的趋势,容易造成话题和方法缺乏创新,研究内容过分集中、陈旧。

(3)从研究热点看,中国与东盟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的研究上,核心是中国—东盟自贸区的研究,以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与发展为时间线,形成了中国与东盟关系的研究脉络。

综上,步入新时期,中国与东盟关系必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这也对国内学者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文献计量的分析,未来中国与东盟关系研究的关键在于解决研究领域不宽泛,研究人员和机构不集中,研究话题重叠且缺乏创新等问题。随着中国与东盟关系迈入新的时期,中国与东盟关系领域的研究也将大放异彩。

猜你喜欢
贸易领域文献
电子战领域的争锋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将现代科技应用于Hi-Fi领域 Perlisten S7tse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2020 IT领域大事记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领域·对峙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贸易统计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