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志军
许多古诗教学的课堂,老师们都一心一意地带着孩子们吟哦诵读,觉得这样才能把古诗所描绘的意象呈现在学生的眼前,然后以情悟情,将心比心。然而,有时却事与愿违,折腾了一节课,学生该会的不会,该懂的不懂。笔者以为,这是我们很多老师没有找到古诗文本解读的“套路”。下面,笔者以《示儿》一诗为例,寻觅古诗文本解读绕不开的“套路”。
把古诗读出节奏,这在很多老师的古诗教学中都会出现。但可惜的是,不少老师都是将节奏划分好让学生去读,而不是让学生自己去选择适合该诗的节奏。格律诗分为绝句和律诗,而这两者又有五言和七言之分。其中,一般认为绝句的节奏可以分“五言为二三句式,七言为四三或二五句式”。后来,人们运用“二字音节”法继续细化每一句的节奏,从而划分“五言为221或212,七言为2221或2212”。
就拿《示儿》来说,“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我们是不是可以在告知学生“2221或2212”两种节奏之后,让学生自己去选择?或许在选择过程中,学生才会明白按“前三句为2221,最后一句为2212”节奏朗读,才更便于诗句意思的理解。
对于小学语文老师而言,只需要记住:所谓的“平”,就相当于声调中的“阴平和阳平”,而所谓的“仄”就相当于声调中的“上声和去声”;所谓“平长仄短”指的是语速快慢的差距,而不是音调高低的区别——“平”要读得缓慢而绵长,“仄”要读得短促而有力。
且看《示儿》的“平仄”情况:
死去元知万事空,(仄仄平平仄仄平)
但悲不见九州同。(仄平仄仄仄平平)
王师北定中原日,(平平仄仄平平仄)
家祭无忘告乃翁。(平仄平仄仄仄平)
当我们按照“平长仄短”的规律,和学生一起诵读这首诗时,古人吟唱的味道就自然显露,根本就不需要纠结——这首诗我给它配上哪首学生耳熟能详的曲子更合适呢?其实,那样反倒不伦不类,让吟诗串了味。
这里提到的“音乐”,并非前面提到的节奏和平仄的音律,而是以诗为歌词的歌曲演唱。对此大家或许并不陌生,如王菲演唱的 《但愿人长久》,罗文演唱的《满江红》等,都是家喻户晓的名曲。可大家不知道的是,在当下乐坛,有不少音乐团队,以“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为基础,把中国传统诗歌谱上曲,用现代人喜闻乐见的、容易上口且具民族风格的音乐形式来展示中国经典古诗词魅力,帮助现代人理解古诗词。其中“中国皇家唱诗班”尤为突出,童声演唱清晰通透,给人以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感觉。笔者的古诗教学课堂里经常会响起这样的旋律。
笔者在教学《示儿》一课时,就先让学生欣赏童声合唱《示儿》,那曲调低沉凝重,学生一下子进入了氛围。课末,学生主动要求再次聆听童声合唱《示儿》,学生的哼唱也在传递着悲怆的情感。
不少古诗,带给读者很强的画面感,初读者只看一眼,就会在脑海中勾勒出或清新或华丽或沉郁或灵动的画面,让人拍案叫绝。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大多配有插图——那是教材美编用美术的方式呈现自己对诗歌的解读,而这也常常是为诗歌“量身定做”的点睛之笔。
《示儿》一诗整个画面暗淡,红烛跃然纸上。那一滴滴流淌下的烛泪是诗人陆游从心底流出的:祖国还没有统一,自己却不久于人世,恨不能驰骋沙场,杀敌报国。那一行烛泪更滴落在每一个读者的心上,感慨“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所以,在教学中,老师应带领学生观察插图,从而让学生理解诗歌,理解诗人。
唐朝诗人卢延让在《苦吟》一诗中写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苦吟诗人贾岛更是“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这些诗句都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古代诗人在自己作品的推敲上所下的苦功。唐诗宋词之所以能达到如此高的创作水平,炼字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炼字,可以炼数量词、形容词、动词;炼字,还需要炼声、炼形,更需要炼意。所以,叶圣陶先生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我们在具体文本解读中就要引领学生关注这些地方,透过这些“诗眼”观照整首诗,诗意、诗情、诗境自然在孩子眼中一目了然。当然,我们的老师要对这些关键字词准确无误地解读,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拿捏不准时,一定得想法考证。
《示儿》一诗中“元知”的“元”,很多学生会误写成“原来”的“原”。为了纠正学生这个错误,不妨在这个“元”字上推敲推敲:我们先让学生明白,“元”和“原”都有“原来”“本来”的意思,可以通用;但诗文用字应尽量避免重复,这首古诗里已经有了一个“原”了,那这里只能是“元”了;在明代之前,“原来”“原知”都是写成 “元来”“元知”,传说朱元璋嫌恶元朝,连“元”字也看不得,遂下令将“元来”改为“原来”,南宋的陆游写这首诗时是不需要避讳的。
古诗最简单粗暴的教学方式就是先读一遍,然后将诗里的每一个字都精准地直译过来,再让学生背诗句、背解释,最后默写诗句和诗意。可以说,这样的古诗教学可谓老师无趣,学生厌烦。古诗有自己的神韵,它的高明之处就是留白,让“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高明的教师是让学生学会“补白”,有时候,“补白”后的古诗就是一首散文诗。而这就让“字字落实”从文字层面上升到了文学层面,古诗教学也就由枯燥无趣变得有诗情画意了。如何“补白”只能因诗而异:有些画面感强的诗,我们不妨让学生用手中的画笔,信手涂抹;有些诗歌情感丰厚,字里行间却不着一字,我们不妨让学生品味咀嚼,仔细揣摩;有些诗歌故事情节生动,有时一个字就包含多彩的细节,我们不妨让学生发挥想象,入境描摹……
《示儿》一诗画面感强,所以本首诗的插图非常经典,可以说是教材美编对诗歌“留白”之处的“补白”,除了笔者在上文提到的“流淌的烛泪”,还有几处插图上的细节值得我们引领学生去品味咀嚼,如“案头的书卷”说明什么?“诗人痛楚的面容”下内心又有怎样的波澜?从“诗人坚毅的目光”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什么?“诗人紧握的拳头”这又有什么寓意?当我们让学生借助诗句进行看图写话时,他们的思绪一定能跨越千年时空,徜徉在故事情境之中,和诗人陆游的情思交织在一起……
如果说“补白”是我们教给学生用“还原”的方法学习古诗,体现的是“文学”的层面,那么在古诗教学中,我们让学生采用“比较”的方法学习古诗,打上的就是“文化”的烙印。高年级的古诗教学,如果一节课从头到尾只是围绕一首诗展开,那未免流于浅显、单薄,也显得突兀、孤立;相反,如果我们在教学某一首古诗时,以这一首诗为由头,生发开去,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古诗,它们或许是同一个主题,或许是同一个表现方法,或许是同一个作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打造出诸如“月亮文化”“游子文化”“送别文化”“边塞文化”等的经典古诗课堂,课堂诗味浓了,学生自然会诗兴大发。这就是勾连,这就是比较。有了这样的勾连,这样的对比赏析,学生的知识才能得到拓展延伸,丰富意象才能加深理解。
比如我们在教学《示儿》一诗时,可以勾连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同样是告诫儿子,临死前的告诫就显得尤为沉重;我们还可以让学生比较阅读陆游的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病起书怀》,有了这两首诗的映衬和铺垫,临死前写下的《示儿》自然越发庄重。
首先,我们的老师对古诗要怀有一颗敬畏之心。为了能用古诗的方法教古诗,我们老师就必须多阅读多求教于方家,打下扎实的文化功底;我们还要端正治学的态度,勤查工具书,不能“不求甚解”。只有这样,我们的古诗课堂才能旁征博引,典故、诗句信手拈来。其次,透过“读出节奏”“读出平仄”等环节,让学生对古诗这一文学形式心生敬畏;透过“读出推敲”等环节,让学生对古代诗人心生敬畏;透过“读出音乐”“读出画面”“读出补白”等环节,让学生对古诗课堂心生敬畏;透过“读出勾连”等环节,让学生对古诗文化心生敬畏……
总之,在小学高年级古诗教学的课堂里,既要图文并茂,也得诗情画意;既要读正确读出节奏读出韵味,还要读出文学,更要读出文化。这些永远是我们古诗文本解读绕不开的“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