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 扬
(西安工程大学,西安710048)
高校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面临着不同的发展形势,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只有认清当前的新形势,把握好学校发展新阶段的新特征,才能更好地抓住机遇推动学校发展,实现新阶段的新目标。[1]2015年初,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指出,2015年是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一年。从2015年开始,实施教育规划纲要进入第二个五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进入全面攻坚阶段。教育规划纲要明确要求,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规定,2020年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据201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69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2.7%。越来越接近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终点,这意味着,我们用十多年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国家需要几十年走过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然而,这种“追赶型模式”也带来一些问题,如:高等教育与产业结构和市场有一定程度的脱节,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没有建立起多样化的高等学校体系,注重规模而内涵发展不充分。要更加注重特色发展,而不是一味盲目攀高或求全求大。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学校规模越来越大,修建了新校区,学校大而不强。盲目扩招,好多学校没有特色鲜明的优势学科,培养的学生与社会脱节。
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主要是指高校在其发展过程中对高校自身的财务状况核算处理,对有经济关系往来的社会上各企事业单位、个人进行的财务审核处理工作。高校财务管理是学校内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内部良好的运行态势,促进自身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根基。在现代社会中,高校既要做好教学建设与科研等工作,还需提高对于办学资源的使用率。因此,高校必须对其财务发展战略有一定的规划,要最大化地使用各类资源,提高利用率。[2]
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是保障教育实现现代化,提高国人文化水平的基础,只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才能保证高校的长期稳定发展。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发展既面临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由于近些年我国经济增速放慢,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与此同时,我国政府面临严峻的财政形势。由于我国财政运行环境将受国内外的影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高校主要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当前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国家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也出现下降趋势。
收入与支出不相匹配的矛盾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而加剧。一方面,高校发展重在人才,引进人才是高校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形成合理知识梯队结构、促进人才队伍的良性流动和动态发展的重要途径。许多高校由于引进了大量国内外优秀的人才,安家费、科研启动金等形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不断增加的教职员工以及退休人员,相关的福利费与退休工资也不断增高,人力资源成本加重。
1999年以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我国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校大学生人数激增,截至2017年底,在校大学生大约2700万。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同时为了维护学校的正常运转所需的资金需求也越来越大。而国家财政对学校的拨款难以维持正常运行。学费是学校收入的主要来源。据统计,80%的高校在过去的十年间学费没有变化,主要是由于社会压力大,如果提高学费标准,会把许多寒门子弟拒之门外。同时,学生欠学费的现象也日趋严重。为了解决高校办学资金不足的问题,学校通过银行贷款、民间筹资来缓解资金压力。学校暂时性的资金需求的得到了满足,但是债务到期后,数额较大的本金与利息也会成为高校的巨大负担,高校到期无法偿还借款的事件也屡屡发生。此外,由于高校管理层的决策失误,盲目进行对外投资,使学校面临的财务风险更加严重。
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体系,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风险管理。高校财务风险是指高校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难以控制或预料的因素使得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从而给学校造成的资金流转不畅、经济效益低下、资产可能损失的风险。[3]风险是指一个潜在事项的发生对目标实现产生的影响。高校的内部控制应当是一种全员控制,即全员参与人人有责,学校的各级管理层和全体人员都应当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强化风险意识,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并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而不是被动遵守内部控制的相关规定。高校的财务管理具有独立性。高校应定期对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及时准确发现财务报表存在的差错和不正常情况。及早发现问题,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最终解决问题。
首先,学校对预算内外资金支出做到事前有计划,量入而出,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审批一支笔。每一张原始单据要有“三人”(经办人、分管领导、主管财务领导)签字后方可报销。严禁白条入帐。其次,学校的财务人员必须坚持财务工作制度,坚持会计原则,履行会计义务。做到科目齐全,帐目清楚,明细分类,日清月结。要做好会计档案的管理。正确行使会计职权,不徇私情,拒收拒付乱收乱付的条据。学校财务人员严格执行上级有关管理规定,及时准确地做好经费入户,杜绝坐收坐支,违者按有关规定给予责任人经济制裁。最后,学校财务人员严格执行教委下发的《代收代办资金暂行管理办法》,管好用好代办资金,严格禁止乱收乱支。
在支出管理中,高校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办理各项支出,不得任意扩大开支范围和擅自提高开支标准。要按照批准的支出预算以及规定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合理安排各项支出,防止和纠正无预算、超预算支出,保证人员经费和单位正常运转必要的开支。各项支出要全部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和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应将来自不同资金来源渠道形成的支出,全部反映在单位预算中,统筹安排各项支出,做到用之合理,减少支出的盲目性和损失、浪费、提高单位各项资金的综合使用效益。
首先,要尽快制定完善高校化债工作方案。地方财政以及教育等高校主管部门要深入开展高校债务状况清查,全面掌握地方高校为完成国家扩招任务必须进行建设而从金融机构取得的尚未还清的银行贷款等情况,摸清各类债务底数。在此基础上,省级财政、教育等主管部门要根据地方高校的实际情况,尽快制定全省高校化债工作方案。其次,严格控制新增货款,降低债务规模。在减轻高校现有债务负担的基础上,要加强财务管理,建立高校建设项目规划、银行贷款审批制度和高校债务情况动态监控机制,从严审批高校建设标准和建设项目,严格控制新增贷款的产生,防止出现“举新债,化旧债”现象。最后,抓紧落实工作方案,及时报送进展情况。各地化解高校债务风险工作方案出台后,各级财政和高校主管部门要精心组织,抓紧落实工作方案,尽快减轻高校债务负担。
财务预算是高等学校根据自身财务现状以及未来一段时间的财务情况,结合学校发展目标的整体规划进行的财务规划。[4]加强预算管理:一是对上年政府采购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上年度预算编制执行经验及不足。二是建立健全项目评审专家库,对各部门各学院提出的采购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三是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必须制定完整的收支范围,加强收支项目的分类,以利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行。四是把握政府采购目录,保证预算编制的统一性和规范性。五是同步政府采购预算和财务计划编制,提前财务计划安排,提早启动采购项目论证,提高预算编制质量和准确性。同时,要加强预算编制信息化建设。高校要加强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及时建立政府采购预算管理信息平台,整合共享学校政府采购管理部门、采购执行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各管理系统的资源信息,增强高校采购预算编制、采购申请、采购实施、合同签订、货款支付、验收及固定资产增置等各环节的透明度,实现全周期预算管理跟踪机制,及时反映采购执行状态和预算执行情况。最后,高校应建立完善政府采购监督机制,加强政府采购监督,提高采购效率,保证政府采购公平、公开、公正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