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概念研究综述

2018-12-05 23:22徐璐璐江六一
北方经贸 2018年10期
关键词:概念融合农业

徐璐璐,江六一

(铜陵学院经济学院,安徽铜陵244000)

一、引言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融合为基本方向,明确指出了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有利于农民增收、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并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目标中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形成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产城融合更加协调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2016年,为了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精神,督促落实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措施,解决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农业部印发《关于推动落实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政策措施》,当中主要就《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内容提出了具体的落实举措。同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土资源部、国家旅游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印发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方案的通知》,并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百县千乡万村”试点示范工程。随着农村产业融合逐渐成为国家的发展战略之一,学术界也开始关注这一理念。已有的研究成果普遍认为产业融合是我国新时代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它不仅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新动能,促进农业增效的重要载体,也是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有效途径。因此,明确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概念对于落实国家发展战略、夯实相关领域的研究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二、产业融合的概念

(一)国外的研究成果

国外关于产业融合的研究出现较早,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信息通信业,大部分学者都认同产业融合是产业创新的结果,具体表现为产业边界的日趋模糊和具有融合性产业性质的新型产业形态的出现。

最初关于产业融合的研究只是关注技术层面的关联性。20世纪7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Nicholas Negroponte用三个重叠的圆来描述具有技术关联的三个产业的边界,分别是计算、印刷和广播,他认为三个圆交叉的地方将成为成长最快、创新最多的领域。[1]之后,相关研究视角逐渐从技术关联,延伸到产品、产业和市场关联。例如,欧盟委员会在1997年绿皮书中指出产业融合是技术、产业和市场三个层次的融合。[2]

其他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也尝试从产业边界和行业壁垒的角度解释产业融合的产生。Greenstein和Khanna(1997)认为,产业融合是为适应产业自身的增长而发生的产业边界的收缩或消失。[3]Lind(2004)把产业融合定义为各分开市场的合并以及不同产业间进入壁垒的消除。[4]植草益(2001)以信息通讯业为例,认为如果由于技术革新开发出了替代性的产品和服务,或者由于放宽限制各产业开始积极展开相互介入,不同产业的企业群就会处于竞争关系之中。产业融合就是要降低行业间的壁垒,加强不同行业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5]

1996年,日本学者今村奈良臣提出了“第六产业”的概念,即通过鼓励农户发展多种经营(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来获得更多价值增值,因而他认为第六产业具有三产融合发展的意味,要求三产实现一体化。[6]“第六产业”的概念对于我国提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战略具有重要影响作用,至此学术领域开始应用产业融合的观点来研究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问题。

(二)国内的研究成果

国内产业融合相关的研究成果出现较晚,作为国内早期的代表性观点,马健(2002)总结了国内外的理论成果,认为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是产业融合的两大原因,并由此提出了产业融合的涵义,即产业之间的技术融合导致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发生改变,从而出现产业界限的模糊化甚至产业界限的重划。[7]此外,他还详细分析了技术融合与产业融合之间的关系,以进一步明确产业融合的具体内涵。李浩、聂子龙(2003)在研究中也明确提出了产业融合的概念,他们认为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者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相互渗透与融合,最终形成新产业的过程。[8]

也有的学者从产业融合的意义进行了研究,例如周振华(2003)提出,产业融合是信息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产业革命,它首先出现在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等部门,并延伸至其他的产业,成为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并能够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综合影响。[9]

由此可见,国内对于产业融合的认识与国外的研究结论基本保持一致。随着这一概念在理论上的逐渐成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理念开始出现。

三、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概念

在产业融合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概念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一)关于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概念的区分

我国农业产业化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的山东潍坊,农业产业化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有交叉和类似的地方,一些学者从这两个概念的区别着手进行了对比研究。李国祥(2017)认为农村产业融合应该包括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及利益联结机制等内涵,他详细分析了农业产业化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之间的关系,认为实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不仅仅局限于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还应该包括其他新型农业经营组织。此外,他提出了未来多种类型的农村产业融合方式将长期并存。[10]

孟秋菊(2018)在研究中一方面总结和归纳了国内外学者对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概念的观点,提炼出了这些概念的构成要素,并将不同观点打碎、分离、重组、结合,提出了自己对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内涵的认识。即是以农业为基本依托,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引领主体,以利益联结机制为联结纽带,以技术、制度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发展动力,以产业链延伸、产业功能拓展和新业态的形成为典型特征,以资源在农村中的优化重组和农业相关产业的有机整合为基本目标,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为最终目标的长期发展过程。另一方面还将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化两个概念进行了详细辨析,认为前者不仅丰富了后者的内涵,还拓展了后者的外延,农村产业融合的概念源于农业产业化,但又是后者的升级版。[11]

(二)关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概念的界定

随着产业融合概念的深入影响和中国农村经济实践的逐步推进,不少学者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概念有了更清晰和全面的认识。例如,苏毅清,游玉婷,王志刚(2016)认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指第一产业的细分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中的细分产业所形成的社会生产的产业间分工在农村实现内部化。[12]梁伟军(2011)认为产业融合主要是产业边界的模糊和具有产业融合性质的新业态的出现。在此基础上,他给出了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的定义,即农业与其他相关产业以及农业内部各子产业之间基于技术、产品、业务和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也是一种产业创新过程和结果。[13]杨建利、邢娇阳(2016)认为农村产业融合是新常态背景下促进农民增收的新引擎,这种农村经济的新趋势是要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让农民更多地分享二三产业的收益,通过开发农业多种功能,让农民更多地分享农业本身的多种功能带来的收益,通过不断打造新产业和新业态,让农民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更多地分享收益。[14]廖芮(2018)提出了农村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的概念,认为它是以农村的产业为基础,借助产业交叉、渗透、重组等手段,构建新业态、新技术等,加快促进农村三产融合。[15]

除此之外,也有学者试图通过剖析内涵的核心要素,分析得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准确内涵。作为理论界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马晓河认为农村产业融合是以农业为基本依托,以新型经营主体为引领,以利益联结为纽带,通过产业联动、要素集聚、技术渗透、体制创新等方式,将资本、技术以及资源要素进行跨界集约化配置,使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餐饮、休闲以及其他服务业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得农村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紧密相连、协同发展,最终实现农业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扩展和农民增收。他归纳总结了中国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四种形式,分别是农业内部产业重组型融合、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农业与其他产业交叉型融合以及先进要素技术对农业的渗透型融合。这一研究成果被广泛认可和引用,成为国内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概念界定的主流观点。[16]鲁文明、杜一鸣(2016)认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以农业为基本依托,以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相互渗透为路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新型经营主体为引领,以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以新型城镇化为方向,以创新为动力,以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的拓展和产业功能转型为表征,以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和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为结果,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构建农业与其他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发展新格局。[17]

四、研究评述

总结理论界关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概念,可以发现其中一些共通之处。

一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由产业融合的思想发展而来,并结合了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二是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化的概念不同,前者是后者的升级版。三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概念的内核已经基本形成共识,主要包括基本依托、引领主体、联结纽带、融合路径、主要特征、发展目标等要素。四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涉及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具体包含农业内部不同产业的融合、农业与其它产业的融合以及科技对农业的渗透融合等形式。五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应该产生新业态或新的商业模式。研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概念,准确把握其内涵对于产业融合理论在中国的应用,以及国家农业发展战略的贯彻执行都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概念融合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幾樣概念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