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功,穆海龙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咸阳 712046)
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重要指示以来,各项扶贫工作均以实现“精准资助”为目标,力求做到有困必助和应助尽助。所谓“扶贫先扶智”,是说高校精准扶贫工作在各项扶贫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防止贫困代际传递,让贫困学生利用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要保障措施。但在高校扶贫工作的实际开展过程中,由于缺乏可靠的数据支持、实际走访调查难度大等原因,目前仍难以实现“精准资助”目标。因此,有必要对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可行的解决对策。
在“精准扶贫、脱贫”和“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指导下,各地高校纷纷开展“精准资助”工作,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基本的物质生活问题和教育费用问题。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在校园学习期间,没有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全力以赴学习知识技能,提高思想素质,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人才。
党中央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全面覆盖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产生活。培育学生的价值观,首先要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做好高校扶贫工作,实现“精准资助”目标,体现公平公正,使学生形成自立自强、爱国感恩的优秀道德思想品质,真正感受到国家和社会的温暖。做好高校精准扶贫工作,不仅关系到每个贫困家庭的学生成长,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民生工程[1]。
现阶段,高校扶贫工作要完成从量到质的优化升级,解决“精准资助”面临的各方面问题,创新“精准资助”工作模式,进一步提高资助育人成效。全面实现对象精准、形式精准和效能精准,帮助有实际需求的学生战胜经济困难,更好地完成大学学业。
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颁发的《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是目前高校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扶工作的主要依据,具体由学生本人填写相关材料,主动提出申请,同时提交贫困证等相关证明,经学校审核后,按照相应标准给予学生一定自主。但在该扶贫模式的实施下,容易出现两方面问题,一是部分有实际困难的学生因自尊心过强,不愿意主动需求帮助,因此未提出申请;二是由于民政部门在开具贫困证明时,未全面审核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导致部分与要求不符的学生在利益驱动下,虚假申请贫困资助,增加了扶贫工作认定难度。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缺乏可靠的数据支撑,实际走访难度较大,难以做到精准识别[2]。
目前,高校扶贫措施主要包括奖、贷、助、补、减、免等六项措施,但从实际执行情况来看,还难以做到六位一体和全面覆盖。比如,在每个学年的上半年,高校扶贫工作主要以奖助贷金的分配为主,工作量较大,相关工作者无暇顾及学生心理扶贫和就业扶贫等工作,勤工俭学等扶贫措施未得到真正落实。到了下半年,自主款项分配工作基本完成,但具体自主项目却没有落实到位,没有深入困难学生群体中,真正了解学生的具体需求,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制定差异化的资助政策。因此,目前高校扶贫工作还无法实现应助尽助的目标[3]。
对家庭困难学生的自主效果进行跟踪调查,及时作出反馈评价,是确保高校扶贫工作效果的关键措施。但目前高校扶贫工作的重点主要落在扶贫对象认定和扶贫资金发放两个方面,缺乏对资助款项实际利用情况的关注。特别是缺乏对家庭贫困生的心理发展和学业成绩的关注,许多家庭贫困生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产生攀比等不良金钱观念,没有将资助金用在实处。部分学生还存在沉迷网络、荒废学习的现象,不仅浪费了资助资源,还容易产生相反效果。因此,高校开展“精准资助”工作,必须强化对资助效果的跟踪评价,确保扶贫成效。
为实现“精准资助”目标,高校扶贫工作首先要改进家庭贫困生的识别方法,做到精准识别、有困必扶,同时避免资助资金的错发错用问题,让更多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获得扶贫资源。因此,高校“精准资助”工作应建立精准识别指标体系,加强对学生基础信息的收集工作,科学开展信息分析加工,合理确定各项指标权重,提高量化指标所占的比重,从而确保精准识别指标体系的科学性。
在指标评价过程中,应由学生本人、高校和生源地民政部门的共同参与。加强学生诚信教育,完善监督措施,发挥学生间的监督检举作用,杜绝虚假申请现象。生源地民政部门应对提出申请的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进行客观衡量,作出真实评价。由高校校方负责建立家庭经济贫困生的档案数据库,充分利用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提高对贫困生的识别能力。采取学生主动申请和学校识别相结合的识别体系,同时加强学生心理教育,使其正确认识家庭经济贫困问题,首先摆脱“心理贫困”。在多方面措施的共同实施下,确保扶贫识别工作的精确性和全面性;在完成扶贫对象识别工作后,要及时公布认定结果,接受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反馈,若对扶贫名单存在争议,需要进一步深入调查,提高高校扶贫工作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在高校“精准资助”工作模式方面,首先应建立人员制度保障,合理设置各级资助管理结构,发挥辅导员教师、思政教育工作者等相关人员的共同作用,深入开展“精准资助”工作,确保“精准资助”工作的全面覆盖。辅导员教师应有计划的开展学生家访工作,真正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务实各项扶贫工作,做到物质和精神双管齐下,为学生摆脱家庭贫困影响提供有效的帮助。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实施差异化的扶贫对策,一人一策,因人施策。
明确高校“精准资助”工作不仅是对家庭困难学生进行经济上的帮助,还要关注于学生的心理成长和学业成绩。在贫困生帮扶档案中,详细记录学生的学业成绩、社会实践、人际关系等情况,利用信息系统的软件分析功能,定义学生贫困类型,帮助其找到走出贫困影响的有效方法。构建全员参与、全方位管理、全过程资助的高校“精准资助”新模式,彻底改变以往的“漫灌式”帮扶模式,为贫困学生帮扶效果提供保障。
“精准资助”对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做到精准识别,还要保证资助确有成效。对于高校贫困学生自主管理工作人员而言,为实现这一目标,应不断提高资助过程的公开程度和工作效率,接受各方人员的建议和监督,不断完善高校贫困学生自主对策,从而确保自主工作成效。推动高校贫困生自主工作从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转变,挖掘学生的主动脱贫能力,落实勤工俭学等帮扶措施,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技能培训,并为其提供安全的工作机会;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形成积极、阳光的性格,使贫困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应加强顶层设计,立足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制定合理的学生培养计划。实践培训内容应包含工作礼仪培训、公文写作能力培训和计算机办公技能培训等,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勤工俭学机会。
在高校家庭贫困学生“精准资助”的全过程中,必须坚持进行跟踪调查,及时反馈帮扶效果,并积极分析“精准资助”过程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对其工作模式做出调整和改善。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工作者首先应加强对资助资金利用情况的监督,可以采取抽样调查的形式,对部分贫困生的资助资金利用情况进行调查,通过正面和侧面两种途径了解学生的消费观念和平时消费行为。如果发现学生利用资助资金进行攀比消费或娱乐消费,应及时对其进行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配合,共同监管资助资金使用过程。此外,资助工作评价还应关注与学生心理成长和综合素质发展等方面,量化评价资助资金成效。
综上所述,高校开展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要做到精准识别自主对象、精准落实资助政策,并确保资助成效。通过分析高校“精准资助”面临的问题,可以帮助相关工作人员更加明确“精准资助”的工作要求以及目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找到改进工作方式的正确方向。通过建立“精准资助”识别指标体系,创新工作模式,可以确保“精准资助”工作的全面覆盖和有效开展,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崔源,薛媛.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资助体系构建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7,(18):101-102.
[2]王成红,张国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化资助路径探析[J].高校辅导员,2016,(6):58-61.
[3]谭红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3):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