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懿娜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西安 710300)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国际上越来越看重知识科技的作用,社会国家对人才的要求逐步提高,具有专业技能并且掌握良好外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更容易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这样的就业形势要求高职院校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不仅要紧抓学生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外语能力,这就对高职院校的外语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构建高职公共外语教师的多元化知识体系是发展高职院校刻不容缓的措施之一。
1.高职外语教师知识结构单一。由于我国的国情,我国高校的英语教育在教学中偏向于人文教育方面,主要注重于对学生语言能力的教学,对于跨专业的教学并不重视,使得相关外语专业的教师也仅仅注重于语言方面的研究,知识结构较为单一。一般高校的教师都接受过相应的教育,其专业知识过硬,并且有一定的人文学科知识,学习过系统的教学理论,可以较好地对学生进行外语教学,但是这些高校教师的培养也是单一地进行语言的培养,其没有对其他学科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导致其知识结构较为单一,由于高等教师缺乏对其他专业的了解,在实际教学中很难结合其他专业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得不合理的知识结构难以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2.高职外语教师缺乏高学历、高职称人员,缺乏良好的科研能力。高职公共外语教师高学历、高职称比例偏低。如笔者所在的院校,80余名外语教师无一人是博士、教授。高职公共英语教师科研能力普遍较弱,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在高职院校中,外语教师的学历普遍不高,博士学历的教师几乎没有,并且缺乏教授职称的教师,更不要说是学科带头人了。并且我国高职外语教师的科研能力普遍不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第一,高职外语教师教学任务重,教学压力大。由于高职院校主要注重于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英语的培养,所以学校外语教师较少,并且面向全体学生,师生比例失调,导致一名教师一节课的内容需要上课15—20节左右,占据了教师大量时间,使得教师没有多余的时间进行科研。第二,高职公共外语教师面对的全校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不同的专业学习的英语难度是不同的,其涉及到不同教材,使得教师很难在某一方面进行专注的研究,并且高职公共外语教师的自身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对其他学科的认识,从而使其科研能力大大下降。外语教师和其他专业教师相比,其参加的科研项目较少,难以培养相应的科研能力。从我国外语领域的科研项目和相关论文的数量可以看出,相关外语刊物数量较少,但是我国每年输出的外语专业的人才数量庞大,这样僧多粥少的现实因素也导致了外语教师难以建立科研项目,发表专业论文。第三,缺乏完善的科研设施。由于高职院校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教学,所以图书馆中多为专业技能方面的书籍,少有收藏关于英语专业方面的书籍,这样的硬件条件不利于高职外语教师进行科研,在没有相应专业理论的支撑下,就算发表了相应的论文也只是经验之谈,难以形成真正的理论。再者,由于高职院校自身的原因,其较普通高等院校来说较难收到国家的政策倾斜,使得高职院校的外语教师缺乏到国外学习、深造的机会,使得其知识结构难以和国际上先进理论同步。
3.高职院校的公共外语教师缺乏继续教育的机会。高职外语教师的学历较普通高校和同一学校专业技能教师有一定的差距,但是由于外语在高职院校中不是最主要的教育科目,使得学校对外语并不重视,公共外语教师获得的深造的机会也较少,难以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从而使得外语教师的科研能力止步不前。
1.架构高职外语教师的专业知识即外语知识。大学英语是高职教育中的必修课程,不论是什么专业的学生都需要学习英语,希望通过学生通过大学英语的学习掌握日常运用英语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水平。并且通过英语教学可以让学生学习外国文化,从而建立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还需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使得学生在今后就业时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的要求。所以,高职公共外语教师必须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能进行流畅的听说读写,并且需要对外国文化具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有一定的语言学习方法才能对学生进行教学。所以高职公共外语教师不仅需要有语言学、文体学、英美文学相应的知识,还需要在文学、翻译学、语言学这些领域有一定的见解,并且选取一个方向对其进行发展。
2.架构高职外语教师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在对教师进行培养时,必不可少地对其进行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培养。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要与时俱进,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合理地对教材进行处理,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并且有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这些能力都需要教师去学习教育学。在教学中,教师还需要和学生进行有效沟通,从而按照学生的需求来改变教学方式,这就需要教师学习才能共赢的心理学,从而明确学生对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要求。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根据学生原本的知识结构和学习方式,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做到灵活应对,从而确保教学质量。所以,高职院校的公共外语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有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从而确保在教学中能够完成教学目标,确保教学任务的实现。
3.架构高职外语教师其他专业知识和跨学科知识。高职公共外语教师面向的学生是除英语专业之外的全体学生,所面向的专业庞杂,这就需要高职公共外语教师不仅仅要有相应的外语专业基础知识、外语专业知识、相关专业知识和人文社科知识等方面的整合专业知识,还需要有英语语言知识、相关学科,如文体学、翻译学、心理语言学相关学科的知识以及其他学科专业的知识,从而有利于在教学中使得学生学习自身领域的专业外语。这样的现实情况要求高职公共外语教师建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扎实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充实自身专业知识结构,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指导下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还需要高职教师在业余时间学习一些其他专业,并且在教师时将英语和这些学科知识相互联系,从而促进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教师将相应专业和英语结合,提高自身科研能力。
4.架构高职外语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广泛运用于我国高等教育中,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有利于使原来死板的知识点形象化、生动化,网络信息在进行语言教学中更加能体现其优点,其能够让学生通过模仿外国人的发音来纠正自身的发音错误,培养学生语感。这就要求教师具有现代教学观念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通过对网络技术的运用,对相应的软件要熟练运用,从而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任务。
1.高职公共外语教师应认识到构建多元化知识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感。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使得高职学生具有多元化知识结构,这也给高职公共外语教师提出了教学挑战。培养复合型人才要求外语教师自身具有多元化的知识结构。由于英语在如今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其在高职教育中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地位。高职公共外语教师的综合素质决定了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素质。但是因为我国公共外语教师对其他学科的学习较为匮乏,专业外语教师开始转向为专业英语教师,这一情况极不利于高职院校培养复合型人才,所以构建高职公共外语教师的多元化知识结构是刻不容缓的,需要让高职院校公共外语教师认识到构建多元化知识结构的重要性,才能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
2.相关教育部门和高职院校需要对公共外语教师提供一定的培训,建立完善的培训教学体系,从而有目的、有计划地提高高职院校公共外语教师的综合素质,建立起多元化知识结构。比如,可以选派一些公共外语教师出国深造,充分学习外国先进思想;鼓励公共外语教师选修自己喜欢的方面作为自己的第二专业,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鼓励公共外语教师继续攻读研究生或者是博士生,为教师提供相应的后备保障等,通过这些方式充实高职公共外语教师的知识体系,提高其综合素质。
3.科研和教学在如今高等院校中是不可缺少的两部分,其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只有二者共同发展,才能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因此,架构高职公共外语教师的多元化知识体系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其科研能力,高职院校需要提供给他们更多的深造机会,并且和其他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加强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还可以邀请学科带头人来辅导教师,从而提高其专业能力。高职院校还可以对进行科研的教师进行相应的精神、物质鼓励,从而激发公共外语教师的科研积极性。
由于社会经济对高职教育的要求和如今就业形势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对于高职教师的知识结构需要进一步充实,从而改变其单一的知识结构,使得能够在扎实自身专业的情况下,学习其他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多元知识体系,提高高职公共外语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
[1]范艳萍.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需求下的师资队伍建设[J].河南科技,2012,(15).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李树和.外语教师的知识结构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4]夏纪梅.大学英语教师的外语教育观念、知识、能力、科研现状与进修情况调查报告[J].外语界,2002,(5).
[5]杨桂兰.新形式下英语教师知识结构的提升对策[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