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 晔
(广州呼研所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广州 510182)
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是数量非常庞大的一个群体。解决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问题,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能促进城乡经济发展[1]。因此,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以期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质量。
1.城乡结构矛盾突出。这一问题极大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规模,也延缓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速度。第一,城乡二元户籍制度造成城乡居民身份方面的差异,这增加了农民工自由迁移的成本与风险。第二,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不高,职业技能较低,在就业市场缺乏竞争力。据统计,国内农村人口中文盲与半文盲占农村人口的20%,而受过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占比仅为5%。
2.农民工就业环境差。近年来,我国正逐步取消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工种与行业方面的限制,但农民工仍受到不少制度的限制。这说明,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仍存在就业歧视。此外,农民工还无法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与资源,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民工的工作积极性。虽然农民工的工资收入比以前有所增长,但是其在城镇的生活成本也明显增加,除去住房、生活消费、子女教育等支出后余额也很少。
3.农民工社会保障缺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国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仍暴露出很多不足,亟待解决。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到农村劳动力的正常就业,也影响到城乡经济的持续发展[2]。基于我国具体的国情与诸多现实因素的影响,目前国家社保体系正处于起步阶段,诸多方面还需完善。这具体表现在,一些企业通过缴纳社会保险费来为农民工提供社会保障,但是企业会把社会保险金负担转嫁给农民工个人。这虽然能加快资本积累,但也增加了农民工的经济负担。
1.加强制度创新,助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首先,对现行的城乡分割的就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统筹城乡就业。要建设平等竞争、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要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的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机制,让农民工不受就业歧视,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就业机会与服务。其次,要把户籍制度改革作为突破口,逐渐改进教育、劳动工资、社会保障等制度,减少农村劳动力流动成本[3]。各级政府要把农村劳动力就业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将其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中。此外,政府要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与组织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与保障制度,有效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对于涉及农民工的重要利益的条款要做出详细规定,包括劳动时间、劳动条件、合同关系、工资制度、人身关系等内容。同时,要成立专门的执法与仲裁机构,充分发挥监管职责。通过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督促企业将最低工资制度执行好。一旦发现劳动环境恶劣、拖欠克扣工资等侵犯农民工权益的行为必须给予严惩。
2.大力发展中小企业,让农民就近就业。加速农村地区工业化是吸纳农村劳动力的重要渠道,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政府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采取分类指导与扶持的办法,发展壮大中小企业,使其成为接纳农村劳动力的重要渠道[4]。对于经济落后地区,可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重点发展特色农副产品的加工业与传统手工产品产业。其中,要重点开发富有地方特色、附加值高、市场独占性强、适合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土特产品。此外,要积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促进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农村第三产业规模小、专业化与社会化水平普遍较低。这不仅没有增加农民工的就业岗位,而且也制约了农村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随着农村经济的提高,也势必会促进餐饮、娱乐、旅游、商业等行业的发展。
3.重视农村各项教育,加强农民工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首先,要加强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引导其树立起良好的就业竞争意识,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念。其中,要重点培养农民工就业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以及维权方面的知识,使其懂得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要重点讲解面试技巧、岗位选择方法、能力展示等基本知识,为其顺利就业打好基础。其次,抓好重点培训对象,为每年初高中毕业未升学的农村毕业生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机会。既能节约专业就业培训成本,而且也能提升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再次,要整合规范当前的技工学校、职业学校、农校等教育资源,并鼓励和吸纳社会力量创办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从而构建起较为健全的农民工教育培训体系。最后,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教育条件,让农民工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
4.统筹城乡就业服务平台。首先,要统筹城乡就业服务体系,消除对农民工就业的所有的歧视性规定,形成统一的就业市场,将农民工摆在与城镇务工者同等的就业位置上[5]。其次,设立农村就业服务指导工作小组或成立农村劳动者就业协会,专门为农民工收集各方就业招工信息,并随时为其提供相关政策咨询、职业介绍、就业培训、劳动维权等服务。再次,完善人力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主管农村就业部门与工作人员应积极与辖区内的相关单位、企业加强沟通联系,拓宽就业渠道。最后,要实行农村劳动力培训制度,由政府全额补助,对农村劳动力进行统一培训,提高其就业技能。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农村地区还有大量剩余劳动力,不仅是极大的经济浪费,也会影响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劳动力成本会逐渐上升。在今后十几年内是开发利用劳动力资源的黄金时期。因此,我们要把握好这一时机,抓好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帮助农民工致富增收,推动城乡经济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田嘉.固原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与对策[J].共产党人,2013,(6):226-227.
[2]梁琪.杨凌示范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调查报告[J].人才资源开发,2015,(2):51-52.
[3]尤乾艳.南涧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调查[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2):24.
[4]龙克玲,简振刚,朱炜华.建始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及对策[J].职业,2014,(2):155-156.
[5]胡卫东.经济新常态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6,(9):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