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婕
摘 要: 幼儿需要新鲜的空气和阳光,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身体运动中,获得强健的体质、愉快的情绪,探索外面的世界获得丰富的经验。我园打破班级界限,开展区域体育活动,实现运动区域共享。在区域体育活动中,投放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实际的活动材料,通过数量充足、种类多样、层次细化、动态变化的活动材料对幼儿产生积极的影响,提高幼儿的运动水平,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均衡发展。
关键词: 户外体育 区域活动 材料投放
身体是生命健康的基础,人的认知、情感、行为习惯都需要建立在身体健康的基础上。《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应当积极开展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有计划地锻炼幼儿肌体”,“每日户外体育活动不得少于1小时”。幼儿需要新鲜的空气和阳光,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过程中,获得强健的体质、愉快的情绪,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探索外面的世界,获得丰富的经验。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开展对幼儿身体素质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园根据《指南》健康领域的目标、内容与要求,在园内打破班级界限,创设若干运动区域,开展区域体育活动。在区域体育活动中,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活动时间,并获得更多的教师指导。每位幼儿用自己感兴趣的方式参与活动,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的运动能力、基本动作、个性都得到发展。
区域体育活动中材料的投放是活动开展的重要前提。幼儿对体育活动的投入程度依赖于游戏材料的支持,材料的投放直接影响幼儿积极性和运动水平的提高,既是活动目标的具体体现,又是幼儿与教师、同伴、环境互动的中介。
一、区域体育活动场地创设与材料投放
1、区域体育活动的户外场地错时安排
我园户外场地面积有限,多个班级同时进行体育锻炼十分拥挤,我们采用错时锻炼的方法,调整幼儿的作息时间,中小班入园后先开展个别化学习活动和集体教学活动,大班先开展区域体育运动,之后中小班再轮流外出活动,错时使用场地,幼儿户外活动时的生均面积增加两倍。小班一日活动时间安排如下:7:50—9:00晨间活动、9:00—9:30集体活动、9:30—10:10 区域体育活动、10:00—10:20自由活动、10:20—11:00个别化学习活动、11:00—14:30 午餐、饭后休闲活动和午睡、14:30—15:00 起床、盥洗、午点、15:00—16:30室内外小组活动、16:30离园活动;中班一日活动安排:7:50—8:45晨间活动、8:45—9:25个别化学习活动、9:25—9:50集体活动、9:50—10:10自由活动、10:10—11:00区域体育活动、11:00—14:30午餐、饭后休闲活动、午睡、14:30—15:00起床、盥洗、午点、15:00—16:30室内外小组活动、16:30自由活动;大班一日活动安排:7:50—8:30晨间活动、8:30—9:30区域体育活动、9:30—10:00集体活动、10:00—10:20自由活动、10:20—11:00个别化学习活动、11:00—14:30午餐、饭后休闲活动、午睡、14:30—15:00起床、盥洗、午点、15:00—16:30室内外小组活动、16:30离园活动。
2.区域体育活动的分区规划同龄共享
我园基于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目标,设置各种活动区域,投放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运动材料,打破班级界限,采用同龄共享区域的形式。充分利用幼儿园原有的大型玩具及运动器械,将周围环境与运动区域有效结合。依据幼儿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特征分走跑區、跳跃区、钻爬区、投掷区、平衡区、攀爬区等活动区,设置安全、宽敞、有效的户外运动区域。运动环境的创设适合各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大班幼儿运动区域体现出挑战性、规则性与合作性,中班幼儿运动区域可以渗透一些具有一定游戏规则的小组合作游戏环境,小班幼儿运动区域突出趣味性。小班开展:拯救小羊(投掷区)、小动物运食物(平衡区)、勇闯水帘洞(钻爬区)、快乐摘水果(跑跳区)、我们一起来寻宝(攀爬区)游戏。中班开展小猴摘桃子(跳跃区)、赶小猪(平衡区)、愤怒的小鸟(投掷区)、炸碉堡(钻爬区)、小小建筑师(攀爬区)游戏。大班开展:翻山越岭(攀爬区)、谍战精英(钻爬区)、小小冒险家们(平衡区)、快乐小足球(走跑区)、突出重围(投掷区)、森林冒险(跳跃区)游戏。
3.区域体育活动的器械材料种类与数量
材料器械是区域体育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准备。我园加大投入,添置多种户外活动器械,如轮胎、平衡木、木梯、攀爬网、圆筒等。另外,设置废旧材料收集站,收集瓶类、绳类、布类、盒箱类等,发动全体老师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多种运动材料。此外,还发动幼儿家长开展亲子制作。种类丰富、数量充足的运动材料满足了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需要,大大弥补了幼儿户外活动材料的不足。
二、区域体育活动材料投放对幼儿行为的影响
1.提供数量充足的材料发展幼儿积极行为
在区域体育活动中,材料的数量是否充足直接影响活动能否顺利开展。教师依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和动作发展水平,设置足够的活动空间,尽可能地为孩子提供人手一份的活动材料,既能满足幼儿的动作发展需要,又能体现身体多种锻炼目的,以此避免幼儿间的争抢与等待现象。以全年级90名幼儿为例,教师设置6个活动区,每区能容纳15人—20人。如在“愤怒的小鸟”投掷区里,教师提供若干小筐并贴上数字,幼儿在30㎡的沙池中根据小筐上的数字找到对应的“土豆”(海洋球),运到对面大型玩具处。在大型玩具上贴有15个颜色、大小、高低不同的猪头图片,幼儿用自己运来的“土豆”投掷小猪,并自由选择不同的远近距离进行投掷。游戏结束时,幼儿将投掷过的“土豆”再捡回来种在沙池中,再进行下一轮游戏。在活动中,如果教师投放的海洋球较少,不能同时满足幼儿的要求,就会出现争抢、打闹的现象,孩子们将无心游戏。充足的游戏材料为孩子们的自由游戏提供了基础。
2.提供种类多样的材料推动幼儿探索组合
在区域体育运动中,教师提供种类多样的运动材料,激发幼儿对材料的灵活运用和任意组合。运动材料锻炼的点要广,既有上肢练习材料,又有下肢练习材料,既有发展多种动作能力的材料,又有进行力量和耐力等体能方面练习的材料,多种运动材料的提供丰富幼儿运动体验,发展运动能力,提升运动思维。此外,区域中每一种基本动作都涵盖很多种类型,教师在设置某一运动区域时可提供多种运动材料,供幼儿自由组合运用。如:在跳跃区中,跳这一动作有单脚跳、双脚跳、行进跳、纵跳、跨跳等,教师提供多种材料,如跳袋、轮胎、跳圈、跨栏、轮胎、步梯等,幼儿利用不同的材料,尝试不同的玩法,发展跳的能力。
3.提供层次细化的材料提升幼儿情感体验
依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发展水平不同,同一年龄阶段,不同幼儿的运动能力的发展也有所差异。在区域体育活动中,教师要创造难易不同的运动条件,充分考虑材料投放的层次性,体现运动量大小的不同,适宜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从而提高幼儿的运动水平,更好地挖掘幼儿的运动潜能,获取成功的乐趣。如:在平衡区为幼儿提供宽窄、高低、长短不同的平衡木、大小不同的过河石,在投掷区提供海洋球、沙包、小布球、果奶瓶等不同的投掷材料,并设置远近、高低距离不同的投掷点。孩子们根据自己的能力自由选择材料,这些不同要求、不同内容的材料有助于幼儿从多种角度锻炼身体各种运动能力,孩子们不再害怕失败,积极主动地按自己的进程开展活动。
4.提供动态变化的材料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幼儿的兴趣与动作发展总是在不断转移和变化的,玩了一段时间后,幼儿不满足于现有的游戏材料和环境,对活动内容产生厌烦。教师可以依据主题的变化及幼儿运动水平的发展,提供动态变化的运动材料,创设不同的游戏情境,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满足幼儿的活动需要。如:在钻爬区“炸碉堡”活动中,幼儿沿着一条纸盒建构的小道匍匐向前,爬过“火线”,投掷“手雷”。活动开展一段时间后,来活动区的幼儿渐漸变少,幼儿对一成不变的活动不再感兴趣。于是,教师和幼儿一起用纸箱构建了一个二维迷宫,用图纸画出迷宫地图并标出迷宫中隐藏的“手雷”,幼儿依据图纸在迷宫中匍匐爬行,寻找到“手雷”后,爬出口,并投掷“手雷”。变化的情景,更新的材料,通过探索、尝试,丰富区域内容,增加活动难度,使得运动富有挑战性,激发幼儿运动的兴趣,发展幼儿运动的能力。
我园立足本园实际,因地制宜,科学设置体育活动区域,提供数量充足、种类多样、层次细化、动态变化的活动材料,通过材料与幼儿间的互动,幼儿的动作技能和身体素质都得到提高,实现全身均衡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幼儿园工作规程[Z].2016.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华爱华.活动区材料的投放方式与幼儿行为及发展的关系[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4]董旭花.幼儿自主性学习区域活动指导[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