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横向沟通问题研究

2018-12-04 10:07鲍长生
文教资料 2018年22期
关键词:双证融通职业教育

鲍长生

摘 要: 不同教育系统的相互贯通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一般趋势。但我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横向沟通渠道不畅,导致职业人才培养“立交桥”缺少重要一环。需要改进职业教育横向沟通体系,促进各级各类教育之间合理流动和沟通,促进他们之间协调发展。建立学分积累和互换制度,畅通各类人才成长的通道,促使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发展,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沟通衔接,优化职业教育体系结构和空间布局。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横向沟通 双证融通

一、引言

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总体目标是形成纵向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有机衔接,横向职业教育、普通教育、继续教育相互沟通的人才培养立交桥。经过四年多的努力,纵向已系统构建了从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体系,打通了职业教育的“断头路”。目前正转向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过程等方面的衔接,形成多种方式、多次选择的衔接机制和衔接路径。相对于纵向衔接,横向沟通体系建设较为缓慢,相关研究较少。通过中国知网搜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4年—2017年共有2398篇文献。再通過“在结果中搜索”功能,发现在2398篇文献研究中高职衔接文献有670篇,研究横向沟通问题的文献只有54篇。这说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横向沟通问题研究未得到足够重视,相关文献较少,导致职业教育、普通教育、继续教育三大系统相互独立,缺少有效的沟通和联系,因此,需要改进职业教育横向沟通体系,促进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合理流动和沟通,促进他们之间协调发展。建立学分积累和互换制度,畅通各类人才成长的通道,从而促使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发展,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沟通衔接,优化职业教育体系结构和空间布局。

二、国外相关实践与研究

不同教育系统的相互贯通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当今世界各国都遵循这一趋势。最突出的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互相渗透、互相横向融合,形成积累和转换制度。欧美等发达国家尤为重视不同教育体系间的横向沟通。美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次修改相关法律,强调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的整合,完整地提出全民职业教育的思想和实施策略,改革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以理论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学方式。职业教育不强调课程体系的系统性,不强调专业知识的完备性和教学过程的完整性,而是按照工作岗位的知识要求和职业能力的需要,有针对性地使用教学方式和传授教学内容,形成课程体系和内容模块化,强调所学知识的真实有用性。模块化的教学内容,更符合工作岗位需要和职业特性,使得学生可以根据工作岗位要求学习。针对不同岗位推出不同的课程模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进行选择。模块化、个性化、更灵活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培养学生的岗位和职业能力。

在德国,有多种形式的教育。不同形式的教育可以相互沟通和转换是德国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在20世纪90年代德国实行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双轨制,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教育系统。然而,随着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需求的增加,德国改变了教育方案和教育体系,加强了各类形式教育间的沟通与融合,特别是强调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间的融合。根据这一教育政策要求,对各类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使各类教育形式逐步融合,它们之间具有横向互通性,可以相互转换。在基本的中学教育结束后,学生可以选择进入普通学校或者是职业学校学习。但这种选择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从普通教育系统的高校转入职业学校,接受职业培训。职业学校学生可以进入普通高校学习,但需要补习指定的文化课程和专业课程。

英国为了促进不同教育形式之间的横向沟通,制定法律,承认职业证书、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具有同等地位,促进职业教育、普通教育、继续教育这三类学生横向流动,使他们有同等资格报考理想的大学。英国依据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分别制定了五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从低到高分别是:熟练工人、技术工人、技术员(监督员)、高级技术员(初级管理人员)、专业人员(中级管理人员)。每级职业资格都等同于相应的普通教育的文凭。其中,三级职业资格证书相当于高中普通教育文凭,可以直接升入大学;四级职业资格证书相当于普通大学的学士学位;五级职业资格证书相当于学历教育的研究生学位。有了这种对应后,职业教育与培训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和方便地横向流动。另外,为了在横向流动过程中学生可以无障碍地学习,英国还构建了学分累积和转换制度,允许学生选择单元制综合课程,这些课程更好地融合了普教和职教的知识,各类学生都可以无障碍地取得学分,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或文凭。

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在不同教育体系横向沟通方面较为落后。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亚洲很多国家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方法等方面几乎完全相同,职业教育没有自己的特点,使职业教育失去了应有的作用;二是因为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现代教育体系的分工与演化不同,导致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差异度不同。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经济技术水平低,对劳动者的基本技能要求不高,因此,对劳动者岗位技能教育要求不高,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差异不是很大;随着社会经济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劳动者岗位技能要求不断增加,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分工和差异不断增加。当社会经济技术发展到更高阶段时,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趋势较为明显。对于亚洲众多发展中国家,还处于经济社会发展初级阶段,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差异不太明显,相应的,不同教育体系横向沟通方面较为落后,当经济技术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与沟通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三、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横向沟通存在的问题

我国经济技术发展正在向高级阶段过渡,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开始逐步分化,但相互融合的趋势开始出现。因此,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存在相互雷同的现象,横向沟通方面更落后,导致职业教育“立交桥”不够畅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横向困难。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横向沟通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雷同

随着社会经济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劳动者岗位技能要求不断增加,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分工和差异在不断增加。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应该有合理的分工:职业教育以岗位和行业为中心,培养岗位实际工作能力;普通教育以学科和专业为中心,主要培养研究能力和思维方式。但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分工不够明确,两者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上,基本上都是以学科为中心,强调学科本位,强调学科知识的相对完整性和系统性,只不过是难易程度不同而已。这导致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几乎雷同,使职业教育失去本应起到的作用。

(二)横向沟通的渠道狭窄

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横向沟通渠道只有两条:第一条是所谓的“专升本”,也就是由高职高专向本科层次的横向沟通;第二条是所谓的“中本贯通”或“高本贯通”,就由中职、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联合培养。这两条渠道招生规模都比较小,能进入这两条渠道的学生很少。专升本学生的比例最高是15%左右,希望通过“专升本”进入普通高校学习的学生高达47.3%。中本或高本贯通的招生人数更少,一般只占到同类招生5%左右。可见,我国职业教育的横向通渠道非常狭窄,无法满足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横向沟通。

(三)横向沟通的方向单一

我国职业教育横向沟通方向单一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只能由职业教育向普通高等教育流动,而不能由普通高等教育向职业教育流动。国外发达国家,两者是可以双向沟通的。这导致我国普通教育的大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太弱,不能满足工作岗位需要时,不能选择回到职业学校或培训机构重新学习,导致部分高等教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对实践人才的需求。二是横向沟通的层次单一。现有的横向沟通多是以升学为目的横向流动,如中职向高职流动,或者是高职高专向本科层次流动。完善的横向沟通体系应以升学为目的横向流动,包括高职高专向本科教育的流动、普通本科向专业硕士流动、职业本科向学术硕士流动等,也应包括以工作或兴趣转变为目的的同层次流动,如职业本科向普通本科,或普通本科向职业本科流动;学术硕士向专业硕士流动,或专业硕士向学术硕士流动。横向沟通应呈现出横向流动、纵向衔接、转换灵活的特征。更重要的是,我国的职业教育还被限制在专科层次,缺少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导致从专科到本科再到研究生的纵向衔接的完整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导致职业教育不能与普通高等教育全程流动。

(四)缺乏有效的横向沟通手段

首先,由于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横向沟通渠道仅限于“专升本”、“中本贯通”或“高本贯通”。在这两类沟通中未形成有效的沟通手段。在“专升本”的选拔方式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考试选拔,考试重点还是英语、数学、计算机等基本课程和知识,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未能纳入考试范围,未能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和横向沟通要求。

其次,缺少学分累积和转换制度。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既有不同之处,又有相同的地方。当职业教育向普通教育横向流动和沟通的时候,避免重复学习,造成时间和精力浪费,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应形成学分互认、学分累积和转换制度,节约学生学习时间和精力,提高教学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的流动和沟通更加便捷合理。

四、促进我国职业教育横向沟通的对策

完善我国职业教育横向沟通体系,需要探讨现代职业教育的定位和特色,横向沟通的体制机制,调动参与各方的积极性,探讨打破学科界限和专业界限,形成按岗位和职业的课程模块,构建融合普教和职教的单元制综合课,建立起一套职业资格与文凭等值融通的整体性框架,形成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终身教育相互沟通、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协调发展,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沟通衔接的局面。

(一)制度层面的对策

一是要确定职业教育的特色和定位问题。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职业教育的专业和课程体系同普通教育、继续教育一样,都是按学科划分和设置的,导致三者雷同,职业教育的作用不能发挥,也失去了相互沟通的必要性。这导致我国职业教育、普通教育、继续教育三大系统平行而相对独立,缺少有效的融合和沟通,导致人才培养立交桥缺少重要一环,人才成长通道不畅。因此,职业教育横向沟通的前提是三类教育各自特色,发挥各自职能,协调发展,促进高等教育三元结构的沟通与融合。

二是要建立完备职业教育链。我国长期以来,歧视职业教育,将职业教育限定在中专和高职高专层次,缺少本科以上层次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学生想进一步升学、提高学历,只能进入普通教育系统。因此,加强职业教育横向沟通的前提是形成完备的职业教育链,形成从中职到高职、本科、专硕这样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才能够形成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两个系统之间架设相互沟通、相互融合的桥梁,使两种类型教育体系在各个层次都能够相互流动和沟通。

(二)沟通技术层面的对策

建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流动和沟通的关键是两者同等重要,公平看待,不受歧视。在这一前提下,从沟通技术层面来说,最关键的对策是构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学分积累和互换制度,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的横向流动和沟通。加强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的相互融合,完善职业资格与学术资格之间的转换。实行学位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同等效果的制度,增强两者之间流动性和渗透性。通过完善的职业资格标准、学分互换标准、入学标准等标准体系,促进职业教育及其与其他教育的横向沟通、流动和协调发展。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横向沟通和融合的最佳路径是“双证融通”。所谓“双证融通”,是指依据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和培训之间共同存在的职业能力的需求,探索理论教学标准和职业技能标准的融通,理论课程评价方式和职业技能鉴定方式的融通,促进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的横向沟通衔接,实现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教育的课程学分的转换互认。“双证融通”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面向院校学生的“課程重组型双证融通”、面向院校学生的“学分认可型双证融通”、面向培训学员的“直通车式双证融通”和“面向持证学员的“证书认可型双证融通”。通过“双证融通”这一路径,将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有效沟通起来,实现高等教育三元结构的有效沟通与融合。

参考文献:

[1]刘占山.加快构建现代化的职业教育治理体系[J].职教论坛,2014(13).

[2]杨进,刘立新,李进.治理理论视域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治理结构的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2).

[3]王继平.迈向世界舞台的中国职业教育——在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上的主旨演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7).

[4]潘懋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

[5]罗先锋.高等职业教育迈向2030的三个挑战[J].中国高等教育,2016(9).

[6]陈锋.关于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若干问题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4(6).

猜你喜欢
双证融通职业教育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基于“双证融通”的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职学生对“双证融通”和“以赛促学”认知度与参与度的现状研究
“院校合作、工学结合、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