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时代责

2018-12-04 10:09胡冰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理论课规律马克思主义

胡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新时代中,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发生了新变化。思想政治教育要比以前有更全面的把握,教书育人的目标是为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培育人才,新时代成长起来的学生其思想、行为与以往的学生有所不同,认真对待这些变化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时代责任。

责任是一种内化了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行为及其结果的价值判断体系,是个体对行为、事件及其结果的主观体验,并在情感体验后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新时代中,个人的生存、生活、工作现状和期待已发生了变化,有了“中国梦”的指引,有了“文化自信与讲好中国故事”的课程目标,将这些内容深化和吸收,可以在新的起点上获得教学的新时效。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时代责任的定位

个体的责任。作为责任,主体是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时代责任,是由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组成的责任总体。个体责任的基于人的责任意识和行为两个内容,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反映。

时代的责任。是基于社会发展规律而提出的普遍需要责任,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反映。为此,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时代责任,个人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价值判断、主观体验、后继行为选择,要放置于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新情况之中。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信息技术发展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当前的思想政治工作在进行理论灌输、实践引导上,需要新的突破。这种新的突破,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时代责任应该走进真实世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本质的内容,去适应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的认识、掌握和运用,必然受教师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价值判断、主观体验、后继行为选择等要素的影响,当这些要素的影响是正面的、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效果将是良性的,当这些要素的影响是反面的或不科学的,就会产生不良后果。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强大感染力和说服力,才能解决教师的时代责任。恩格斯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加以重复的教条。”[2]因此,思想政治理论回归马克思主义本真,就是教师的时代责任。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责任意识的现状及分析

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责任意识已基本确立,对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有明确的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牢牢占据了主流阵地,然而,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新时代社会、学生服务的价值本质还未展现,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现状,要面对部分学生敷衍应付的上课状态和自已在理论上的无奈灌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对教学内容的研究,责任感不够强烈

有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缺乏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有效研究,没有将马克思主义本身的鲜活性、实践性表达出来,在教学工作中,显得枯燥乏味,很难全身心投人到教学工作中。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性质的特殊性研究不深刻, 在刻板的职业生活过中缺乏奉献精神。导致教师对职业认同感产生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的偏差, 不能有效地在教学过程中将国家、社会规定的教师规范、准则、要求等内化,并通过行为自觉表现出来。

2 .高校管理没有适应时代的新变化,责任感不够科学

科学的管理机制能够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工作热情, 科学的管理机制要与时代发展规律相适应。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教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是客观需求,人才竞争有了新的模式。部分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管理仍旧采用“铁饭碗”模式,行政化太浓,学术研究在行政化中缺乏活力、缺乏思辨、缺乏创新,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知识与技能缺少追求的精神。同时,学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工作的认同度不够,甚至不认为这是一门学科,而只是单纯的思想交流,没有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本质有科学的认识,导致由于资源配置上的各种缺失而使教师的责任意识出现偏差。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的不足,使得思政教师责任感没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浮于表面,缺乏对自身责任的内容、意义、价值、社会期望的正确认识。

3.理论与实践联系的深度不够,责任感不全面

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活动比较丰富,形式多种多样,然而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深度不够,教师比较容易满足现状,缺乏更深研究和指导的责任感 。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指导实践,教师的责任感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追求自我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使责任内涵有深度,责任行为有针对性,能够适应时代的变化。“要充分认识社会思潮易于向高校集散、社会矛盾易于向高校投射、社会热点易于向高校传导、社会矛盾易于向高校转移等新特点和新变化”。[3]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时代责任产生的心理机制

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条件下如何影响教师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价值判断、主观体验、后继行为选择,是责任产生心理机制的关键。在新时代中,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人们向往的美好生活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呼应。教师有两个选择,一是回归理论本身,深入研究理论本身,进一步挖掘其强大科学性。二是回归社会本身,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社会的发展、社会的规定,以及社会的相对性讓个体在面对自由与必然的选择上,必然承担相应的责任,深入社会调研,进一步完善理论。

1.思维方式。教师看待教学工作的角度、方式和方法,会用“美好”去衡量工作的环境、思想的交流、教学技能、学生的成长。在职业生活中,需要更多的获得感,以满足理论和实践的提升。

2.行为规范。教师的行为规范是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根据社会的需求形成和确立的,为全体教师在教学与研究过程中应遵循的标准或原则,包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和怎样做。在新时代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研究新的理论问题、解决新的主要矛盾,不能因循守旧,要勤于思考,冷静分析,辨析是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及时解决学生的疑惑。

3.价值判断。这是指思政课教师对各种社会现象、问题,作出好与坏或、应该与否的判断。价值判断要适应社会发展规律,在新时代中,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信息技术的运用、多元文化的交溶,使得传统的判断发生了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不仅仅是意识形态的加强,更要求教师能够教会学生运用其思想、方法去指引自身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是全方位育人的重要手段,因此,其价值判断要有大格局、大气度。

4.主观体验。主观体验是强化理论认知的重要方式,这种主观体验主要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过程,收获的情感反映,表现为学生的认同、同行的认同、学校的认同及自身的认同。当获得这些认同时,其坚守职业本真的情感强烈,会自觉选择应该用的责任去规范自身的言行。

5.后继行为选择。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有效地进行教学和研究之后,能够发自内心地真心喜爱自己的工作,形成自觉的理论研究习惯、理论联系实际的行动,不断检验自身的修养。

四、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时代责任

1.回归理论本真,教师责任意识的思维方式有科学的支撑。信息时代的发展,多元文化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主流意识形态是社会发展的选择,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其理论本身具有真理的绝对性和逻辑的严谨性,这种真理、逻辑本身对责任意识思维方式的建构有科学的支撑。

2.回归生活现实本真,教师责任意识的行为规范要素有方法的指引。责任本身表现为一种外在的社会规定性,行为规范就是这种规定性的载体,其内容是对生活现实的规定。行为规范要进入个人的认识领域,才能与人的思维方式有效控制个人的行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在于从生活现实出发帮助个人认识自我、认识社会,从而服从行为规范的指引。

3.回归精神追求本真,教师责任意识的价值判断有信仰的追求。价值的判断是对真、善、美判断的基本能力,能够使自身的发展建立在适应社发展规律的科学理想之上,获得“大智慧”、“大气派”的个人精神修养,将理想与现实对话,当教师个人的精神表现为此时,其职业生涯的追求就变得不再功利和浮燥。

4.回归社会发展本真,教师责任意识的主观体验有担当的需要。责任就显性的表现就是担当,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知行合一,建立深层次的“社会必然”的认知,将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复杂问题进行理性的分析,才能获得真实的主观体验,将这份职业的崇高使命变成自己个人发展的动力,才能真正主动“担当”。

回归社会发展本真,教师责任意识的后继行为有完整的建构。重温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将理论与个人生活的所有经验进行对照,在历史发展的脉落中,梳理个人理想信念与社会发展规律的关系,使个人对责任产生的后继行为有清醒的認识和准确的预判,才能对职业的责任进行完整的建构。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项目“马克思主义研究专项”课题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时代责任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MYZX201745;及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17年“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的研究”重点课题的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2017SZY012。]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6/1209/c117092-28936962.html.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顾海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新要求新任务 [N].中国教育报,2013-11-08.

责任编辑魏家坚

猜你喜欢
理论课规律马克思主义
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办好思政课铸魂育新人
辩证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两个关键”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找规律
巧解规律
找规律
《氮和磷》中的一般与特殊
自卑女的大学生活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