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7)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实施探究式教学有利于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包括依托项目的语言教学在内的各类探究式教学模式由此受到广泛重视〔1〕。依托项目的语言教学在外语学界日益受到重视〔2〕,在高校英语课堂也开始被广泛实施。依托项目的英语教学兼具过程和结果取向,能够实现语言学习、学科内容学习和能力打造三合一的完美融合〔2〕。传统的总结性评价无法担当依托项目的英语教学评价任务。依托项目的英语教学评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3〕,具有形成性评价的诸多特点〔4〕。研究表明:基于课堂教学的形成性评价模式大多以中小学课堂教学为其研究对象,这些形成性评价理论模式高度强调教师的提问与反馈、教师和学习者之间的高频次互动〔5〕。而依托项目的英语教学与中小学课堂甚至传统高校英语课堂有很大的不同:依托项目的英语教学是一种探究式教学模式,强调发挥学习者主观能动性,注重培养学习者的学习自主性,学习者主要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只起到项目管理者、语言知识的提供者等作用。因此,现有形成性评价模式不适用于依托项目的英语教学。本文旨在探索能够适用于依托项目的英语教学的形成性评价模式。
依托项目的英语教学发源于体验式学习,贯彻“以学习者为中心”和在“做”中“学”的教学原则〔6〕。Legutke & Thomas将项目界定为“一个共同构建和磋商的行动计划”,它是“以主题和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是所有参与者共同磋商的结果”〔7〕。Bransford & Stein将依托项目的语言教学界定为:一种整体教学法〔8〕。这种整体教学法使学习者参与到持续性的与合作性的调查活动之中。Sarwar认为依托项目的英语教学是一个由教师发起的教育过程,这个教育过程为英语学习者提供有意义地运用英语的课外环境,学习者自愿地加入合作学习或者个体学习之中〔9〕。Hedge将项目定义为延展的任务。在教师的引导下,为了实现某个既定的目标,这些任务通过综合利用各种各样的活动将语言技能综合在一起。这些活动包括:计划,通过阅读、听、访谈或者观察的方式收集信息,对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小组讨论,解决问题,口头和书面报告,展示〔10〕。
由以上分析可知,目前学术界尚无对于依托项目的英语教学的统一界定。但这些定义中体现出了依托项目的英语教学的关键性特征:(1)整个教学活动在教师的主导下进行;(2)有一个收集信息/调查的阶段;(3)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者共同负责、合作分工、讨论;(4)所学知识/原理与真实运用的结合;(5)最终有一个项目成果。由此,依托项目的英语教学在本次研究中界定为:在教师的主导下,学习者通过合作学习来完成某个真实项目的教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接触真实语料,在“做”中建构了英语语言知识并锻炼了高阶能力。
Taylor认为:教师应根据所看到的学习者的微妙变化而不断进行现场评价〔11〕。形成性评价便萌芽于Taylor的此种思想。形成性评价由Scriven正式提出,并由Bloom引进教育评估实践之中。Bloom认为:形成性评价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获得有关教学的反馈信息,改进教学,使学习者对所学知识达到掌握程度所进行的系统性评价,即为了促进学习者掌握尚未掌握的内容进行的评价”〔11〕。Black & William将形成性评价定义为:为了诊断教与学,教师和学习者所从事的收集学习信息的活动〔12〕。陈玉琨认为形成性评价“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或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13〕。”
由以上定义可知形成性评价虽然没有统一的界定,但具有共同的主要特征:形成性评价跟踪整个教学过程,是以过程为其取向的;需要不断地收集学习信息;评价的目的在于诊断教和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作出反馈;最终目的在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形成性评价的功能在于发现学习者学习的优势与不足,并据此引导学习者完成学习目标〔14〕,是学习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促进学习者学习最有效的方法〔15〕。笔者将形成性评价界定为:为了促进学习者的学习,由教师和学习者从所从事的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收集学习信息、反思、反馈的活动,其目的在于不断缩小学习者现有水平和学习目标之间过程的差距。
根据Gagne的定义,“学习是人的倾向或能力的变化,这种变化能够保持且不能单纯归因于生长过程。”〔16〕邵瑞珍将教育情境的学习界定为:按照教育目标并且凭借经验所产生的比较持久的倾向或能力的变化〔17〕。由以上定义可得出学习的要义为:(1)学习是思维活动;(2)学习是主体所产生的倾向或能力的变化;(3)这种变化是长久的。根据以上定义,笔者将本次研究中的“学习”界定为:在教育情境中,学习者所产生的能够持久保持的倾向或能力的变化。Anderson等将Bloom等的原认知教育目标分类修订为如下六个层级的认知发展水平,即: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18〕。其中,记忆、理解和应用属于低阶的认知水平,对于这三个层级认知水平的发展属于低阶学习。分析、评价和创造是高阶的认知水平,而对于这三个高阶认知水平的发展属于高阶学习。高阶学习产生高阶能力和高阶知识(建构的知识),高阶能力包括高阶思维、团队协作、自我管理、可持续发展等九大能力〔19〕。
依托项目的英语教学实施“做”中“学”教学原则,鼓励学习者以合作小组的方式完成项目任务。学习者小组成员通过对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创造出一个项目成果。最后,对项目成果进行展示和评价。在依托项目的英语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学习者不仅建构了英语语言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学习者发展了其分析、评价和创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高阶能力。在本次研究中,“促进学习”中的“学习”指的是高阶学习。
为了建构依托项目的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价模式,首先需要提炼出它的核心要素。
Sadler所确定的形成性评价框架的三个核心要素为:明确学习目标、确定学习者现有水平和采取行动帮助学习者实现目标。〔20〕明确学习目标是指回答“你打算去哪里?”这一问题,即明确学习者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确定学习者现有水平是指回答“你现在在哪儿?”这一问题,即准确确定学习者的现有学习水平;采取行动帮助学习者实现目标是指回答“你如何达到你的目标?”这一问题,即提供策略和技能来帮助学习者消除现有水平和目标水平之间的差距。
Cowie & Bell指出面向整体学习者的形成性评价的核心四要素为:评价目的、收集证据、解释证据和采取行动:(1)评价目的。他们认为评价目的在于获取相关证据并据此调整教学。在形成性评价的四大核心要素中,评价目的居于首要地位并制约其他三个核心要素;(2)收集证据。收集证据指的是教师设计具体评价任务来收集学习者学习证据的行为;(3)解释证据。解释证据是指教师根据所收集到的学习证据来判断学习者现有水平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标准参照),或者指教师根据所收集到的学习证据来判断学习者现有水平与该年龄学习者所应具有的普遍水平之间的差距(常模参照);(4)采取行动。在对所收集到的学习证据作出解释之后,教师应据此采取行动、作出反馈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21〕。
Heritage明确了形成性评价的十大核心要素〔22〕,这十大核心要素具体包括:学习进程、学习目标、成功标准、搜集学习证据、解释学习证据、确定差距、反馈、调整教学、搭建支架和缩小差距:(1)学习进程。学习进程描述特定内容范围或者特定时间段内学习是如何发展的。它可以对随后的学习目标和成功标准起到提示和指导作用;(2)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描述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所要学习的内容。学习目标应与成功标准相一致;(3)成功标准。成功标准是教师判断学习者是否达到学习目标的依据,同时也是学习者学习活动的行动指南。成功标准应清晰、公正无偏见、易于理解并与学习目标相一致;(4)搜集学习证据。教师应利用不同策略和方法引出并搜集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所产生的证据。搜集学习证据需系统化地进行。所搜集到的学习证据应该反映学习者对重要概念和技能的掌握程度;(5)解释学习证据。教师应该根据所收集到的学习证据分析出学习者所处的学习水平,并据此明确所需提供的教学帮助;(6)确定差距。教师根据证据确定学习者现有水平和既定的学习目标与成功标准之间的差距;(7)反馈。在确定差距之后,教师应对学习者的学习情况作出反馈,指出学习者需要改进的地方,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反馈对于促进学习者学习起着关键性作用;(8)调整教学。教师根据反馈信息调整自身的教学活动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比如,教师可增加诸如讨论的额外学习活动,或者鼓励学习者进行探究性学习;(9)搭建支架。搭建支架是指教师为学习者提供恰当支持,以使学习者能够内化新知识并独立进行说、写、制作等;(10)缩小差距。缩小差距是指在学习进程中,学习者缩小自身当前所知道的、所说的、所做的和既定学习目标之间的差距。
基于以上有关形成性评价核心要素的理论,笔者将旨在促进学习的依托项目的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价的核心要素确立为:学习目标、成功标准、确定学习者现有水平、反馈、调整学习活动。
1.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即为学习所要达到的预期学习成果,它在形成性评价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这是因为在学校环境下的学习活动是典型的以目标为导向的行为;学习目标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依据,它有助于教师向学习者阐明他们通过教学应该学会什么〔23〕。形成性评价以学习目标为出发点和依据,进而对学习成果进行鉴定和价值判断〔24〕。在本次研究中,依托项目的英语教学的学习目标的设立要遵循三个原则:(1)目标双重性原则。总体学习目标为双重学习目标:建构英语语言知识和发展高阶能力。发展高阶能力目标进一步细分为发展高阶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这两个子目标。建构英语语言知识这一目标的设定可以以Bloom的认知目标分类法为其理论依据。然而,Bloom的认知目标分类法虽然具有分类详细、阐述清晰的优点,但是它也有一重大缺陷,即无法测量高阶思维能力〔25〕。而高阶思维能力是高阶学习的核心特征。高阶思维学习目标的设定可以以Biggs & Collis的SOLO(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分类法为其依据;根据学习者所反映出来的其思维方式的性质和抽象程度,以及其思维结构(或者学习成果结构)的复杂程度,SOLO分类法将学习者所处的认知发展阶段和认知反应水平进行了分类〔26〕。(2)最近发展区原则。最近发展区是指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实际发展水平是指个体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现有水平,而潜在发展水平是指个体在成年人或者更有能力的同龄人帮助下解决问题的水平〔27〕。制定学习者的学习目标时,应使学习目标落在学习者的最近发展区内,以使其既因超出学习者现有水平而具有挑战性,又能够使其在教师或者同伴的帮助下得以实现而激励学习者不断前进。(3)学习者参与制定学习目标原则。对学习者进行更为频繁的测试或者提供证据给教师以使他们能够修正自己的教学是促进学习的评价的组成部分。但是,促进学习的评价绝非仅仅包括这些方面。促进学习的评价必须使得学习者也参与到评价的进程之中〔28〕。而要使学习者参与到评价的进程之中,重要的一步就是学习者参与对自己的学习目标的制定。除此之外,依托项目的英语教学所设定的学习目标还应与成功标准相一致、具体、表达清晰、易于学习者理解,并且是可达到的。
2.成功标准
成功标准描述的是:怎样才算成功地达到学习目标。教师可以依据成功标准来判断学习者实现学习目标的程度;学习者可以参照成功标准来从事自身的学习活动〔22〕。成功标准能够帮助学习者明确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应该追求的目标或结果。有效成功标准应该清晰、公平无偏见、易于学习者交流理解,并与学习目标相一致〔22〕。高质量的成功标准还应该详细、具体、有意义,能够使得学习进程对于学习者和教师来说同样清晰、具有透明度。依托项目的英语教学是典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依托项目的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真正为自身的学习负责。为了最大限度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一方面需要英语教师和学习者分享成功标准,以使其具有对成功标准的相同理解。根据标准所被分享的程度,学习者获得识别自身学习的强项、弱项中所出现的问题的能力,以及利用标准来改进提高学习的能力〔29〕。另一方面,仅仅和学习者分享成功标准是不够的,学习者还应参与到制定成功标准的活动之中。当学习者参与到对标准的制定的活动之中,才更可能理解他们所被期望达到的目标,更能够接受,然后成功地完成任务〔30〕。
3.确定学习者现有学习水平
确定学习者现有学习水平是指回答有关“你现在在哪儿?”的问题。也就是说:准确确定学习者的学习现状。促进学习的形成性评价的三个核心问题为:去向哪里?现在何处?怎样达成目标〔31〕?对学习者的学习评价应重视学习者的现在,即:“现在何处?”只有着眼于学习者知识水平和能力的现状,才能找出其学习的断裂点或者断裂带,并据此调整和改进教学和学习的进程,以促进学习者在现有水平上的提高。在依托项目的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价过程中,若要准确地确定学习者的学习现状,必须能够从多方面系统性地收集有效证据并精准解释证据。首先,在收集学习证据阶段,应做到如下三个要求:所搜集的证据须具有系统性,并应涵盖课前、课中和课后;从多个角度进行证据收集,以便进行三角验证;所收集的数据的方式和策略须与学习目标和成功标准相一致〔22〕。其次,在学习证据解释阶段,由于依托项目的语言学习的一个典型特征是个性化学习,在进行数据解释时应将标准参照和个人内部参照有机结合在一起。最后,学习者与教师应共同确定其自身的现有学习水平。
4.反馈
反馈指的是学习者接收到有关自身学习活动结果的信息,反馈是促进学习评价的关键环节〔32〕。根据搜集的学习证据确定学习者现有水平,继而确定现有水平和既定学习目标之间的差距之后,具体而具有针对性的反馈能够帮助学习者确定所需改进之处和所需努力之方向,从而促使学习者缩小现有水平和既定学习目标之间的差距。在依托项目的英语教学的视角之下,反馈环节应遵循如下原则:1)反馈主体多元化。依托项目的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价的反馈主体不应该仅仅包括教师,还应该包括学习者同伴和学习者自身〔33〕。学习者不再仅仅是反馈的单一接受者,而成为反馈的主体之一。反馈主体的多元化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多方位、多层次的反馈信息,以最大化地促进学习者学习的进步。2)内部反馈与外部反馈相结合。反馈可分为外部反馈和内部反馈。内部反馈指的是学习者的自我反馈:学习者对照学习目标和成功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并找出自身现有水平和预设学习目标之间的差距,然后调整自己的学习活动以缩小差距。外部反馈指的是来自教师和学习者同伴的反馈:教师和同伴对学习者学习进程中的进步进行评价和反馈〔34〕。Sadler认为对于学习来说,自评(内部反馈)很重要。学习者只有充分理解学习目标并能够评价自身需要做什么以达成学习目标时,才能够真正地实现这一学习目标。互评(同伴反馈)能够促进自评。其一,互评是学习者以自己的语言所进行的,他们容易接受;其二,通过充当教师和检查者的角色,学习者自身也在学习〔20〕。由教师或者同伴提供的反馈能够成为学习者进一步学习的“脚手架”,进而促进学习者知识和技能的发展。3)反馈应促进个性化学习。一方面,教师根据成功标准对学习者典型性群体错误作出集体反馈并实施教学补救,对于个体学习者最易出错之处作出单独反馈,以此达到根据学习者个体差异,使反馈能够尽力适应每个学习者的需求;另一方面,学习者根据成功标准发现自身或他人问题所在,在矫正问题之时促进个体自身的知识建构、高阶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此外,由于学习者英语语言水平、高级思维能力水平和团队合作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在对学习者进行反馈时,应采用标准参照和个人参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如此一来,每个学习者在向着学习目标努力前进的同时,也在不断地与自己的过去作比较之时获得成就感,从而能够不断保持前进的动力,个性化学习得到极大促进。4)提供有效反馈。有效的反馈所应具有的特征为:及时、具体、可行、有针对性、个性化。Ramsden指出:及时反馈对于学习者学习进步的重大促进作用是不言而喻的〔35〕。反馈应给出实据与解释(或者说明原因),以使学习者清楚自身应如何改进;有效的反馈应根据学习者的学习目标聚焦于学习者最需要改进并且易于跟进之处,并以学习者容易理解的语言为其指明〔36〕。来自教师的反馈应注重指明每个学习者具体的改进方向并给予学习者具体的实施措施、对每个学习者进行鼓励和赞赏,从而有力支持每个学习者的学习。此外,反馈要能够引发学习者思考以促进其学习。
5.调整学习活动
调整学习活动是促进学习的形成性评价的一个关键构成元素。在形成性评价过程中,应根据反馈不断调整学习活动,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在本研究中,学习活动定义为:在教师具有目的性的引导之下,处于特定学习环境之中的学习者群体通过探索、合作或者个别学习、师生交互等操作活动以完成特定学习目标的认知活动,其中包括培养学习者态度和技能〔37〕。学习活动以合作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可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对学习者进行分组,以使其互相学习、互为补充、共同提升。学习活动的设计和调整应遵循如下原则:(1)目标双重性原则。在依托项目的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价的框架之下,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以合作学习为主,其学习目标之一为培养合作学习能力。因此,学习活动的设计应兼顾知识建构的学习目标和高阶能力目标。高阶能力目标又包括合作技能和高阶思维两个子目标。(2)简略性原则。合作学习活动的设计应力求简洁明了、易于执行,以免成为学习者的额外负担,使其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合作学习之中,无法实现双重学习目标。(3)适度性原则。依据学习者现有认知水平和合作技能水平,适度地结构化合作学习过程,以达到既给学习者提供支持,又给其留有自由发挥空间的目的〔38〕。
根据以上分析所得的形成性评价核心要素(学习目标、成功标准、确定学习者现有水平、反馈和调整学习活动),笔者构建如图1所示的形成性评价理论框架模式:
图1
整个形成性评价的过程为一循环模式,起始于确定学习者现有水平。根据学习者现有的认知水平和高阶能力水平(高级思维能力水平和合作技能水平),教师和学习者共同制定总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子目标。学习目标的制定要符合两个原则:目标双重性原则和最近发展区原则。之后,根据所制定的学习目标和所确定的学习者现有水平,教师和学习者通过协商共同制定成功标准。教师、同伴和学习者本人依据成功标准分别从事教师评价、同伴评价和自我评价并给出反馈。根据反馈结果,教师和学习者对学习活动进行必要的调整:教师调整自己所需提供的支持和辅导,在适当的时机发挥“脚手架”功能以帮助学习者实现既定学习目标;学习者调整自身的学习方法,弥补所发现的不足,促进自身学习的发展,达成既定的知识建构目标和高阶能力目标。学习活动调整结束之后,教师、同伴和学习者本人再次依据成功标准做出反馈,以确定学习者经过调整学习活动之后的新的现有水平。之后,根据学习者经过调整之后的新的现有水平,教师和学习者重新制定新的学习目标,从而开启新一轮的形成性评价循环。
总之,五个核心元素互相补充、互相支持,整合在形成性评价的统一框架下,共同为促进学习而服务。
1.评价、教学和学习融为一体
在依托项目的形成性评价模式下,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是教学的主体,而是成为学习者学习的指导者、项目的管理者和形成性评价主体之一。从学的角度而言,在形成性评价模式中调整学习活动这一环节,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之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以完成项目活动。他们搜集有用信息、对其重新组织加工、形成项目成果,并将之与全体学习者进行交流分享。在这些学习活动中,学习者锻炼了比较、分类、对比、分析、演绎、归纳、概括、创造、评价和反思等高级思维能力,发展了合作能力,建构了英语语言知识,其高阶学习得以最大程度地促进。从教的角度而言,教师的教学不再以满堂灌的形式进行,而是作为项目的管理者和促进者,在适当的时机给学习者提供“脚手架”,帮助学习者建构知识,发展其合作技能和高阶思维能力,教师的教学功能在此一过程中也得以实现。从评价的角度而言,评价不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而是成为教学和学习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教师和学习者在形成性评价的过程中共同确定学习者现有水平、一起制定学习目标和成功标准,通过教师评价、同伴评价和自我评价找出学习者现有水平和既定学习目标之间的差距,共同设计并调整学习活动。Rogers指出:只有学习者能够负责任地自己决定成功标准、学习目标和评价自己所达成学习目标的程度,真正的学习才能够实现〔39〕。由此,评价和教师的教学、学习者的学习融合为一体,真正地、最大限度地实现促进学习者学习这一目的。
2.学习者主体地位的充分体现
在此形成性评价模式下,教师不再是唯一的评价主体,而是和学习者共同作为评价的主体。学习者参与形成性评价的各个环节:学习者与教师共同制定学习目标和成功标准,学习者是反馈的主体之一,学习者在教师的“脚手架”作用之下调整自身的学习活动并确定自身现有学习水平。通过参与形成性评价的各个环节,学习者可以清楚地知道自身的学习所要达到目标、怎样才算成功地达成目标、自己应怎样学习、所学到的内容和学习上所存在的问题。如此一来,学习者更为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对自己的学习负起最大责任,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者主体地位的确定能够确保学习者学习得到充分的促进。这是因为:对学习者进行更为频繁的测试或者提供证据给教师以使他们能够修正自己的教学是促进学习的评价的组成部分。但是,促进学习的评价绝非仅仅包括这些方面。促进学习的评价必须使得学习者也参与到评价的进程之中〔29〕。只有如此,学习者才能够更深刻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目标,更易于成功完成学习任务〔30〕。由于学习者主体地位的真正实现,学习者不仅参与成功标准的制定,同时也参与学习目标和学习活动的制定、对自身学习的反馈等形成性评价全过程。在整个形成性评价过程中,学习者自始至终清楚自己的学习目标与成功标准,自觉地、主动地分析自身当前学习状态、学习特点和日后努力方向。他们在自我反馈、同伴反馈和教师反馈的持续作用下,不断调整学习方法、保持积极学习动机,从而实现最佳发展〔40〕。
3.个性化学习的实现
依托项目的形成性评价重在能够基于个性化的反馈信息指出学习者所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提供具体的并且有针对性的建议。它关注个体差异,能够有效促进个性化的学习者学习。个性化学习的实现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在整个形成性评价过程中,针对各个项目合作学习小组或者个体学习者所出现的问题,分别提出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和有建设性的建议,搭建“脚手架”,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另一方面,在依托项目的形成性评价模式框架之下,学习者在这一过程中,积极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不同学习水平的学习者将其关注点从分数转移到自身薄弱之处,他们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身问题所在以及如何改进。他们采用个人内部参照而非常模参照来解释自身的进步,能够真正实现个性化学习,从而有效促进所有学习者的发展进步。总之,此依托项目的形成性评价模式淡化了学习者个体之间的横向比较,突出了学习者自我发展的纵向比较,从而更能够促进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