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敏
摘 要:小学体育教学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便于在教学中开展,适合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体育能力与德育水平。在这个过程中,游戏化教学法十分符合教学需求,能够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过程中,发展运动能力,培养团结协作意识,树立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根据日常教学经验,总结出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途径,希望借此进一步促进小学体育教学研究事业的发展,为小学体育教学研究事业贡献出一份力量。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小学体育;运动能力;团结协作;道德风尚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法是一种适合在教学中开展,适合学生接受,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体育以及德育水平的优秀教学方法。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课程中的应用,需要时刻遵循学生的最新发展需要,利用健康有趣的体育游戏,吸引学生参与其中。在小学体育游戏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得到了更为明显的体现,学生从被动接受学习到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发生了质的改变。以下就从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的应用进行介绍。
一、利用体育游戏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
小学体育游戏教学的首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在小学体育游戏教学中,学生参与各种游戏,其中包含了大量的体育运动元素,能够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促进学生的身体发育以及智力发育。具体来说,小学体育游戏教学中的游戏,需要学生大量运用跑、跳、钻、闪、躲等动作,能够对学生的肌肉以及心肺功能产生有益的锻炼作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助力。
例如,我们在游戏“老鹰捉小鸡”的开展过程中,扮演“老鹰”的学生需要利用迅捷的跑动来追赶“小鸡”,聪明的学生还会用假动作蒙骗“母鸡”。这个过程对于扮演“老鹰”的学生不仅能够有效锻炼腿部肌肉能力,还对其反应能力以及智力发育有着明显的提升作用。而扮演“母鸡”的学生则需要严密监视“老鹰”的动向,不断地进行防守。扮演“母鸡”的学生虽然运动量不如扮演“老鹰”的学生多,但是其需要对“老鹰”的动作做出预判,从而更好地保护小鸡。扮演“小鸡”的学生想要不被抓住,灵活的转身、闪躲能力必不可少。扮演“小鸡”的学生在游戏中,需要根据队伍的整体队形及时进行跑动与转向,参与游戏能够有效锻炼他们的身体反应能力。
二、利用体育游戏发展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
小学体育游戏的开展,不仅需要锻炼学生的运动能力,更需要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对于小学体育游戏,学生往往是凭着兴趣进行参与的,我们要利用学生的兴趣,为学生制订相应的规则,让他们在游戏中通过团结协作共同完成游戏目标,从而发展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
例如,我们在游戏“撒网捕鱼”的开展过程中,首先为全体学生划定游戏范围作为“鱼塘”,之后让四名学生手拉手并排站好作为“渔网”,其他学生则在“鱼塘”范围中作为“鱼”。游戏开始,扮演“渔网”的四名学生需要利用他们组成的人墙围堵扮演“鱼”的学生,“鱼”不能出“鱼塘”,扮演“鱼”的学生被围住即加入“渔网”。游戏直到最后“鱼”被捕光或剩下少量鱼为止。在这个游戏中,“渔网”不能利用手拉人、抓人,而是凭借着配合依靠团队的力量围堵人,使学生通过游戏有效提升了团结协作的意识。
三、利用体育游戏为学生树立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
小学体育教学不仅需要对学生的身体机能进行有效提升,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体育道德风尚。小学体育游戏教学能够在加深学生彼此友谊的基础上,有效培养学生的体育道德风尚,让学生真正實现全面发展。为了发展学生的体育道德风尚,我们应多采取一些具有竞技性色彩的小学体育游戏进行教学,使得学生能够在体育游戏比赛中,发扬比赛风格、相互团结协作、胜不骄败不馁,从而真正发展体育道德风尚。
例如,我们在游戏“丢沙包”的开展过程中,让两队学生模拟排球的运动规则,进行丢沙包的比赛。在学生开始比赛之前,我组织学生实现握手,为学生解读“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体育精神。学生在比赛中,能够很好地遵守比赛规则,并且尊重对手。在比赛结束之后,我们为学生进行计分统计,分出比赛胜负,并让两队学生再次握手致谢。整个比赛的过程,学生展现出了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为他们的德育发展提供了助力。
总而言之,游戏教学法是一种学生喜爱的优质小学体育教学方法,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不仅能够有效锻炼身体机能,而且还在游戏中充分培养了团结协作意识,并获得了体育道德风尚的提升。学生在游戏教学的过程中还能够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体育课堂的主人。因此,小学体育游戏教学应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得以开展,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游戏教学带来的快乐。
参考文献:
[1]王德沾.浅议小学体育游戏教学的作用与组织原则[J].成功(中下),2018(14):204.
[2]罗玲玲.小学体育游戏教学的实践研究[J].东西南北(教育),2018(8):274.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