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莉,董振宁,谢如鹤
(1.广东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2.广州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当代高等教育的目标,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及较强的应用能力是高等教育对毕业生的基本要求。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信息技术的出现,使得知识获取越来越简单,因此简单拥有知识的大学毕业生与中学生相比已经没有什么就业优势,只有具备较强创新能力的大学毕业生才可以称之为真正的大学毕业生,因此物流管理本科类专业必须探索自身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1]。
物流管理专业学科竞赛是培养创新型物流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评价和指引实践教学的重要手段[2]。全国物流设计大赛自2006年开始已经举办了5届,我省也策划组织了两届广东省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这些比赛都吸引了很多同学参加,对于丰富实践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起到了很大作用。然而目前创新创业教育效果仍感不足,为此本文首先分析广东省物流管理专业学科竞赛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然后提出了广东省物流管理专业学科竞赛的对策。
为了了解我省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科竞赛情况,课题组设计了《广东省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科竞赛调研问卷(教师版)》和《广东省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科竞赛调研问卷(学生版)》。2017年7月通过问卷星发布了调查问卷,其中《调研问卷(教师版)》共回收有效问卷62份,样本来自省内13所高校,包括广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广东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被调查者中讲师占了45%,教授和副教授共占51%。《调研问卷(学生版)》共回收有效问卷489份,来自于省内27所高校,包括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广东工业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财经大学等,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抽样数据来源分布情况统计表
经过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我省物流管理专业学科竞赛现状如下:
目前,广东省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科竞赛的种类较多,按照学科竞赛的级别来分,主要包括;(1)外国机构主办的国际级比赛,如TFC全球供应链挑战赛;(2)教育部等国家相关部委及国家教指委等主办的国家级比赛,如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物流仿真设计大赛、全国供应链运营管理创新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3)教育厅等政府有关部门、省教指委或者行业协会主办的省部级比赛,如广东省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广东省物流职业技能大赛、“创客广东”物流与供应链创新创业大赛等;(4)市教育局等机构组织的地市级比赛,如广州市物流技能大赛;(5)高校各部门或者院系组织的院校级比赛。
从调查结果看,学生参加学科竞赛以国家级和省部级比赛为主,比例高达60%左右,其次分别是院校级和地市级比赛,国际级比赛比重不足10%,数据如图1所示。
图1 广东省高校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级别分布情况
调查中发现:93.55%的教师愿意指导学科竞赛,并且超过70%的教师指导过相关竞赛。只有不到7%的教师不愿意指导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科竞赛,原因主要是:(1)科研教学压力大,没时间。各高校普遍重视教师的科研水平,对教师的年度考核都有科研工作量的要求,导致教师忙于科研,而没时间指导学生参赛;(2)学校对学科竞赛的指导教师的奖励与其付出不成正比。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科竞赛从学生组队到初赛再到决赛往往历时长久,可能要几个月甚至大半年时间,这需要老师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指导学生不断地完善参赛方案,但是大部分高校只有学生在较高级别比赛中获得奖项,才会对老师有相应奖励;而且即使有奖励,奖励幅度也不大。
学生认为参加学科竞赛具有以下主要意义: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运用(24.23%)、提升自身综合能力(21.47%)、增进团队协作能力(20.57%)、了解学科的发展前沿(16.92%)、使评优、拿奖学金更具竞争优势(16.25%)等,数据如图2所示。学生也觉得学科竞赛对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增长经验获得荣誉等有帮助。而93%的学生认为学科竞赛对自己的帮助程度在3分以上(5分制)。
图2 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目的
在学生参赛过程中,指导老师认为大部分的学生工作态度认真。有93.18%的指导老师认为所指导的学生工作态度认真或者非常认真,投入时间较多;只有6.82%的指导老师认为所指导的学生态度不认真,投入时间非常少,敷衍了事,随便提交一个方案,如图3所示。87%的学生认为指导老师对参与物流管理学科竞赛学生的指导认真程度在3分以上(5分制),如图4所示。师生互相对工作态度认可程度较高。
图3 指导教师对参赛学生态度评价
图4 学生对指导教师态度评价
各高校对参与物流管理专业学科竞赛获奖的师生普遍采取了一定的激励措施,主要有:评奖评优加分(39.64%)、物质奖励(24.32%)、冲抵公选课或者创新实践类等学分(17.12%)、考研或者工作推荐(9.01%);没有激励措施的只占到7.21%,如图5所示。
图5 学校对获奖学生激励措施
对获奖指导教师的激励措施主要有评优评先或年终考核加分(36.17%)、公开表彰(20.21%)、物质奖励(19.15%);没有激励措施的只占到14.89%,如图6所示。
图6 学校对获奖指导教师激励措施
虽然物流管理专业学科竞赛种类多样,但是绝大多数高校学生参与比例在50%以下。根据对学生建议分析,发现学生不参加竞赛的原因主要包括:(1)学校对相关竞赛关注度不高,宣传不到位。有些学校不重视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科竞赛,缺乏相应宣传,学生不了解竞赛信息,因此无法参赛。(2)学校(学院)缺乏激励措施。大部分学校(学院)对参赛获奖学生无激励措施或者奖励幅度不大,无法激发学生参赛积极性。(3)学生对本专业知识掌握不充分,没有信心应对比赛比例大。学科竞赛需要学生熟练掌握本专业的知识,才能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而参赛的学生大多是大二、大三学生,他们的专业课还没有全部学完,因此没有信心应对比赛。
首先学科竞赛的管理制度不够规范。我省部分高校制定了相对完善的学科竞赛的管理制度,也有部分高校并没有相应的学科竞赛的管理制度:关于学科竞赛如何组织,如何认定,如何奖励等都无章可循。而关于大学生学科竞赛的归口问题,有的学校是由教务部门负责,有的学校是由学生管理部门主管,有的是由社团管理部门主管等[3]。
其次,激励机制不健全,激励效果不明显。很多高校往往更重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而对学科大赛经费投入不足。目前大多数学校仅对在较高级别(比如国家级学科竞赛)的物流管理学科竞赛中获奖的学生和老师有奖励,而对在较高级别竞赛中未获奖以及参加较低级别(比如省级、院校级学科竞赛)学科竞赛的学生和老师则完全没有任何的激励措施。比如广东省物流设计大赛从校赛选拨到省赛初赛再到决赛需要持续大约半年时间,指导教师和学生付出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最后即使获奖,有些学校对指导老师也没有任何工作量等方面的奖励,这直接影响了老师的指导工作积极性。
学科竞赛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的竞赛,其本质还是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现实情况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应用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4]。
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大部分教师长期从事传统的理论教学,普遍缺乏企业工作经验,相对缺乏实践能力。而学科竞赛强调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指导教师的实践创新能力不足,导致了学科竞赛成绩不够理想。
参与学科竞赛,学生会得到教师一些指导,但最主要还是要自主探求知识[5]。参加学科竞赛,需要学生主动学习多学科知识,如物流管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运筹学等,并灵活综合运用才能科学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也拓宽了知识面,最终培养了创新能力。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创新能力还有待加强。
学科竞赛管理机构应充分发挥对学科竞赛活动的有效管理功能,使学科竞赛能有效地开展,就必须对涉及学科竞赛的人、物、事等方面的关系和学科竞赛的行为进行规范,制定与实施健全的学科竞赛制度[6]。
省内高校可以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学科竞赛的各项工作。比如成立学科竞赛指导组,由教务处、各二级学院、团委、财务处等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指导组负责如下工作:(1)制定学科竞赛相应规章制度。包括竞赛级别认定、激励制度、保障措施等的制定。(2)学科竞赛信息的收集以及发布。(3)部门协调。(4)设立专项学科竞赛经费,用于竞赛的启动和奖励。
二级学院作为具体组织实施和承办单位,需要负责学科竞赛的宣传、具体方案的制定、指导教师的选拔、实施过程的监控管理、竞赛结果的认定以及对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奖励等。
学生和指导教师的积极性是影响物流管理学科竞赛成效的关键要素,而积极性的调动离不开学校和学院的激励机制。大多数省内高校对参加较高层次的物流管理学科竞赛获奖的学生和指导教师都有不同形式的奖励。比如对参赛学生评奖评优加分、物质奖励、冲抵公选课或者创新实践类等学分、考研或者工作推荐等;对指导教师考核加分、公开表彰、物质奖励等。
但毕竟能在较高层次学科竞赛获奖的比赛队伍只是少数,为了激发积极性,建议高校在继续保留对获奖学生和教师奖励的基础上,增加对高层次学科竞赛未获奖以及低层次学科竞赛的参赛学生和指导教师的奖励。比如对指导老师可以根据大赛的层次折算相应的工作量。对参赛学生才可以采取冲抵公选课或者创新实践学分。
学生有强烈的参赛兴趣和意愿,才可能参加物流管理学科竞赛[7]。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增强学生对学科竞赛的兴趣:
首先,课堂教学时向学生介绍相关的物流管理学科竞赛,宣传以往的竞赛成绩,增进学生的信心和参赛热情,让学生对物流管理学科竞赛有所了解并敢于参赛。另外可以选取与课程方向相关的往年学科竞赛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再把优秀的参赛作品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与自己的方案进行比较,从而了解别人的分析思路,找到自己的不足。
物流管理专业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因此可以组织专业教师到物流企业进行挂职等锻炼,以掌握企业的物流流程以及运营管理;也可以组织教师参加相关实践性培训教育。另外进一步加强与物流企业的合作,聘请企业相关管理人员做物流管理学科竞赛的校外指导教师,和校内导师共同参与学科竞赛的指导,以弥补校内导师实践经验的缺乏。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靠高校开展的各项实践教学活动。比如:各类实习可以使学生了解物流企业的运作;课程设计和中期论文等可以加深学生对物流管理相关理论的理解并运用所学理论解决部分实际问题;创新创业实践等课程则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所以我们建议省内高校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在学科竞赛中获得较好的成绩。
本文以广东省物流管理专业学科竞赛威力,分析了大学生学科竞赛现状,然后发现目前学科竞赛存在学生参与比例不高、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有效激励措施、教师和学生的创新能力都有待加强等问题,然后提出了建立完善的学科竞赛管理制度、完善激励机制、增强学生参与意愿和提高师生创新能力等具体措施,对于完善高校学科竞赛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