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思考

2018-12-01 10:20邱柏姣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合唱教学小学音乐建议

邱柏姣

摘 要:合唱教学是音乐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科学采用合唱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增强教学效果,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和挖掘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本文针对现阶段小学音乐课堂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分析合唱教学对音乐课堂发挥的作用,并试图探索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旨在能够提高小学音乐课堂质量。

关键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现状;建议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期待,素质教育成为教学重要目标。小学生的可塑性很强,为了使他们得到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十分重要,而音乐教学是其能力得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合唱教学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科学采用合唱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增强教学效果,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挖掘他们的潜力。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可以合理采用合唱教学的方式,为实现小学音乐教学的最终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现状

1.教学资源匮乏,轻视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由于教学资源有限,且大部分学校不重视音乐这一学科的重要性,传统和陈旧的教学观念直接影响着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进程。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学生个性和全面发展,只是片面的追求升学率,一味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缺乏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很少为学生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教学内容没有一点创新和新颖,只是按照教材内容循规蹈矩,不能够有效的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导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缺乏创新。

2.合唱音调不准,独唱严重跑调。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一是有的找准音很困难,唱完上句下句起音就成困难。还有的学生不能够把理论上的知识运用至实践之中,例如学生心中明白如何起调起音,但是唱出声来就存在很大的问题。歌唱教学中音准问题严重,使学生的歌声缺乏美感,音准问题不解决,歌唱难以激起学生美好的感情体验。长此以往的音准问题还会使学生对歌唱失去兴趣。二是教师对学生歌唱音准的关注率很低,面对学生歌唱时音不准缺乏有效的方法。有的教师认为这么一点音准问题是很正常的,便忽略了;而有的教师则是关注到音准问题了却没有有效的方法去解决,也就跳过去了。在歌唱教学中请学生独唱的机会少,检测少给学生唱歌的时间不够多。导致学生在歌唱时对准确音高的心理感知能力、对声音的控制能力不够强。

二、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效果的对策和建议

1.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由于小学生的心智发展不成熟,兴趣成为了他们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的驱动力。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他们热爱音乐的兴趣,才能在教学中事半功倍。音乐教学中的合唱队学生的音乐素养能力要求很高,合唱比独唱的旋律更为复杂,学生在掌握此技巧和知识也更为困难。在此种情况之下,培养学生浓厚的音乐兴趣爱好十分有必要。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可以多播放一些音乐合唱作品,让学生自己欣赏,从而引导他们说出感受。与学生共同分析合唱音乐作品的唱法和技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接受水平,对唱法进行调整,保证学生可以充分掌握合唱唱法,不断提升合唱水平,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发展他们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2.采用不一样的辅助教学。关于辅助合唱教学的方式有多种:第一种就是通过乐器来进行辅助教学,乐器可以帮助小学生掌握比较难的音准,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通过钢琴、小提琴或者口琴等乐器来帮助小学学习;第二种就是教师在教学合唱过程中,通过小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来辅助合唱,如老师唱前一声部小学生尝试唱二声部,通过反复的练习要求他们可以独自完成一二声部的合唱;第三种就是通过情景设定的教学方式来完成合唱,这种方法就跟歌剧表演中的角色表演类似,有着异曲同工之效。

3.巧用合唱作品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最佳动力。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俄国著名作家、思想家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育不在于强制,而在于激发兴趣。”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第一要务是唤醒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主动投身于合唱教学活动中来。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方法多种多样,笔者认为可以巧用合唱作品,引导学生欣赏优美的合唱作品,感受合唱音乐的艺术魅力。小学音乐教材中不乏大量而经典的合唱作品,如东方之珠、杨柳葉子青、等,为了避免对作品欣赏产生审美疲劳,应引导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下欣赏作品,比如独唱、合唱、无伴奏下的演唱等,运用多种表现形式,丰富歌曲的表现力,让学生全方位感受合唱艺术美、形式美,进而激发学生合唱的学习欲望。

4.引入乐器实施辅助教学。为了使学生从宏观上准确把握音准、音高,可以引入乐器辅助教学,发挥乐器对不同声部间音准、音高表达的独特优势,提高合唱教学的有效性。比如说在教学“送别”时,其旋律节奏较为简单,可以借助于口琴、竖笛等乐器,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训练,同学间相互聆听,以此掌握不同声部的高音、音准。之后,实施合奏训练,老师加以引导,要求学生把合奏时音准、音高的感觉注意到合唱中来。为了强化学生对不同声部音准、音高的把握,在合奏、演唱时,每个声部指定几个同学伴奏,其他同学交替轮流练习。也可以利用钢琴教学,弹奏钢琴担任声部,辅助合唱训练。总之,乐器在表现不同声部的音准、音高上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和价值,借助于乐器,让学生分声部演奏,待学生掌握不同声部间的音准、音高后,引导学生合作训练,具有事半功倍的成效。

在合唱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的引导小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充分的显示出教师领头羊的作用,还需要将课堂教学与课余练习相结合从而把合唱的效率提高。教师也要督促小学生常常练习,增强他们的音乐感,让他们从小养成审美观念,为小学生的德智体美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蒋玲玲.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小学),2016(04):78.

[2]朱桂芳.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策略探讨[J].好家长,2015(29):233-235.

猜你喜欢
合唱教学小学音乐建议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