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靠性为中心的呼吸机维修管理体系的应用研究

2018-12-01 08:30赵艳琼
中国医学装备 2018年11期
关键词:机率呼吸机管理体系

赵艳琼 杨 威

随着科学技术和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提升,医疗设备在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医院的重要保障性工作,医疗设备的维护维修也面临着设备类型增多、故障内容繁杂及技术人员水平有待提高等诸多困难,预防性维修理念引起医学工程中心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1-2]。呼吸机是通过人工替代自主通气功能实现呼吸衰竭等疾病治疗目的的医疗设备,在现代医学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其维修管理工作同样是医院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3-4]。应用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eliability centered maintenance,RCM)理论开展呼吸机维修管理工作的研究,分析呼吸机功能单元及故障模式,确定RCM维修大纲,探讨RCM理论在呼吸机维修管理体系中的应用价值。

1 呼吸机维修管理体系的研究方法

1.1 研究资料

德国德尔格Savina300型和飞利浦伟康V200型等呼吸机设备共25台,专职设备维修人员5名,2014-2015年,呼吸机开机率统计数据为88.9%,针对维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2016年实施基于RCM理念的呼吸机预防性维修管理模式,2016-2017年,开机率提升至97.1%。以2014-2015年呼吸机故障及维修数据和2016-2017年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同时,对两个时间段内呼吸机设备类型、使用年限、单台工作负荷量及人员配置等数据进行差异性分析,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RCM分析

依据RCM理论的分析思路,由设备采购管理人员、维修技术人员、临床使用人员及不同品牌厂家技术人员等组成课题小组开展研究工作。分析的具体步骤是:①确定呼吸机的典型功能单元,梳理功能单元的结构部件和控制电路;②分析故障模式、故障原因和故障影响范围,全面落实呼吸机维修管理中的重点内容;③辨别RCM逻辑关系,建立功能部件、电路模块与故障模式和故障原因之间的因果关系;④制定呼吸机预防性维修大纲,通过日常检查工作和定期维修等形式提高设备开机率[5-6]。其中,故障模式通过分析2014-2015年呼吸机的维修数据进行确定,统计典型故障的现象、原因及影响范围,建立故障分析FT图,以呼吸机气道功能单元为例,RCM分析过程如图1所示。

1.3 维修管理体系构建

本研究根据RCM分析的结果,针对不同的呼吸机功能单元,逐一梳理故障模式及故障原因等重要指标,明确故障模式与故障原因的逻辑关系,建立故障节点的预防性维修方法。同时,本研究的预防性维修方案中故障节点由不同品牌厂商技术人员审核,按照设备的具体情况,制定预防性维修的工程技术途径及周期,制定RCM维修管理体系。

1.4 可靠性评估

可靠性是评估设备性能的重要指标,定义为设备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和在预定时间段内达到其目标功能的能力。结合呼吸机设备的临床应用情况,课题研究组制定可靠性评估的具体指标为呼吸机开机率、维修效率、功能期望值分数及设备维修管理经费等4项。其中,开机率通过规定时间段内单台设备实际处于运行状态时间与应工作时间之间的比率进行计算;维修效率通过单一故障维修的时间周期(小时计)进行计算;功能期望值分数通过调研32位临床医务人员,获取对呼吸机设备使用效果的打分值进行计算,调研内容包括设备性能期望、稳定性期望、操作性期望和安全性期望等4方面;设备维修经费通过规定时间段内单台设备的维修管理费用支出总和进行计算。

图1 气道功能单元RCM分析流程图

表1 呼吸机RCM管理指标体系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软件对呼吸机维修管理的可靠性评估数据进行分析,采用的方法是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呼吸机维修管理体系的应用结果

2.1 RCM分析结果

根据RCM理论方法,对25台呼吸机进行功能单元及故障模式分析,共构建4个一级功能单元和15个二级子功能单元。同时结合2014-2015年的维修管理记录,子功能单元的故障模式、故障原因和故障影响进行逻辑决断分析,制定呼吸机维修工作大纲,建立呼吸机维修管理体系[7-9](见表1)。

2.2 RCM应用效果

RCM维修管理体系的应用效果主要通过呼吸机可靠性评估进行检测,评估指标包括开机率、维修效率、功能期望值分数和设备维修管理经费等4项,数据来源包括2014-2015年和2016-2017年的评估数据,通过差异性分析验证RCM理论在呼吸机维修管理应用中的价值。不同时间段内呼吸机开机率如图2所示,设备维修经费变化趋势如图3所示。

图2 2014-2015年与2016-2017年设备开机率变化图

图3 2014-2015年与2016-2017年设备维修费变化图

RCM理论指导的呼吸机维修管理体系有效地改善了管理效果,2016-2017年的呼吸机维修管理评估数据优于2014-2015年。2016-2017年期间呼吸机的开机率明显提高,设备维修率也逐渐降低,而且两项指标的变化趋于稳定,表明RCM呼吸机维修管理体系的可靠性明显提升。应用SPSS软件,对评估值的开机率、维修效率、功能期望值分数和维修管理经费4项指标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6.986,F=227.765,F=374.910,F=240.856;p<0.01),见表2。

表2 呼吸机RCM管理数据分析

表2 呼吸机RCM管理数据分析

年份 开机率(%)维修效率(%)功能期望值(分)维修管理经费(万元)2014-2015 0.889±0.02 12.25±2.11 83.09±2.39 1.15±0.19 2016-2017 0.971±0.02 5.92±1.10 92.75±1.50 0.32±0.18 F值 216.986 227.765 374.910 240.586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表2数据结果显示,RCM维修管理体系的应用前后,呼吸机可靠性指标中开机率、维修效率及功能期望值分数都不同程度的提升,同时维修管理经费有所下降,应用SPSS软件进行差异性分析的结果p<0.01,表明RCM维修管理体系有效地改善了呼吸机维修管理效果,对设备管理工作的应用价值明显。

3 RCM呼吸机维修管理成效

作为临床医疗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医疗设备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医院的综合效益,制定科学实用的设备维修管理体系成为医学工程中心的重要工作内容[10-11]。由于品牌类型、使用年限及维修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呼吸机的维修管理中存在设备故障率高、维修效率低和维修费用占比重等突出问题。用25台呼吸机为研究对象,分析2014-2015年维修记录中的故障模式和影响结果,结合不同设备的结构原理制定基于RCM理念的维修管理体系,通过2016-2017年的应用效果研究分析,在呼吸机的开机率、维修效率、功能期望值分数和设备维修管理经费等方面,呼吸机的可靠性明显改善,实施RCM前和实施RCM后的统计分析结果p<0.01,表明RCM维修管理体系适用于呼吸机日常管理工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4 结语

在设备维修管理过程中,实施RCM维修管理体系,将维修技术人员作为工作的核心,加强技术能力培训和考核,在具体工作内容上明确职责、落实标准和严格要求,可为RCM维修管理体系的落实奠定基础,并为维修管理工作积累经验[12-14]。

猜你喜欢
机率呼吸机管理体系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班上的“小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