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计算能力较弱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2018-12-01 07:44江苏省高邮市城北实验小学
小学时代 2018年4期
关键词:做题正确率计算能力

江苏省高邮市城北实验小学 从 蓓

计算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中是随处可见的,在一份满分为100分的数学试卷中,纯计算题就能占据不少于30分的分值,更不要说还有一些贴近生活的实例,综合性较强的题目,这些题目中都不乏计算。如果准确率太低,无论该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多么强,对于他的最终成绩依然是有影响的。所以,经常因为粗心大意而导致计算错误的情况是天天都有,学生们对这一情况的存在也是十分懊恼。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状况呢?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去避免这些状况的出现呢?

一、导致这些情况出现的原因

1.不看清题目就急着下笔

小学生尤其是1至4年级的学生对题目的感知能力不强,过于笼统,往往只关注了其整体,没有去仔细观察数字与数字之间的差别,只是第一眼望去觉得是自己熟悉的就盲目依照自己的感觉下笔去写题目。例如,在计算时会把25看成52,将96写成69……这些情况的出现都不在少数。

2.记忆出现偏差

在写一道多步计算题时,中间可能会需要短暂的记忆,然而,小学生比较浮躁的心理和嫌麻烦的做法使得他们不愿意多写几个数字帮助记忆,结果就会影响到在最后提取这部分记忆时出现细小的偏差,最终导致整道题目答案的错误。例如:36÷4+6=15 小学生可能因记忆失误将9+6算成6+6等。

3.对基本定理的不理解

学生在听课时没有真正地理解“为什么是这样做”,使得在做题时只会依葫芦画瓢,从而犯错。例如,在多位的乘法运算中,对于每个数的乘积的位子,大部分的学生只记住了一个“外形”,知道呈现的是阶梯式,一般的数字运算还没有什么迷惑性,一旦出现有零的,甚至是出现几个零的,此时,学生就开始犯晕了,不知道最后到底要写几个零,出现错误的可能性就变大了。这主要还是因为学生没有理解。

4.轻易被题目出现的陷阱所迷惑

有些简便的计算题目一眼看上去十分相像,非常容易掉入题目的陷阱中,自认为有简单的方法可以走捷径,实际没有按照计算法则运算,将计算的顺序搞错了。例如:6×26÷6×26 一眼看去觉得非常简单,下一秒就写个1上去,实际上在运算顺序上就出现错误了。

5.思维定势

小学生会因为前面写过很多形式和答案相似的题目,在遇到有细微差别的题目时,思维无法一下子从原思维中跳出来,就顺应着上一题的思维得出一个错误的答案。例如:220÷22=10、110÷11=10,紧接着330-33时,学生会觉得还是330÷33而得出10这个错误的答案。

6.无法快速“吸收”老师的重点内容

老师在讲课时会先讲知识点,然后将知识点与生活实例相结合,接着出题给学生进行巩固,但是有些学生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弱,在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的上一步时,老师已经进行到下一步了,小问题就会越堆越多,最终导致学生都没有掌握基础知识,更别说能够熟练地运用了,反复这样最终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二、从哪些方面入手去避免这些情况的出现

1.注重训练口算

笔算是一个个口算堆积起来的,口算可以说是笔算的基础,想要又快又对地口算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练成的,需要坚持不懈地练习。以我的经验,我认为课前练习3分钟口算,十分有效果,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小结,对进步大的学生和表现优秀的学生不要吝啬对他们表扬,可以加强他们的积极性,在训练的过程中一定不要忽略正确率。对于一些常见常用的数值可以单拿出来特别记忆,这可以加快做题的速度。

2.要求书写要认真

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无论是家庭作业还是课堂作业的书写规范,不能因求快而字迹潦草,一些细节部分更是要注意,数字该是几要写清楚,不能产生歧义,小数点要写清晰,不能太浅让别人发现不了还有一个小数点,运算符号也是,不能潦草,除号一连成加号……数字之间要有间隙,不能太紧让别人看不清,也不能太开,让别人觉得另一个数字是别的题目里的,间隔一定要适宜,只有规范了书写,正确率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有所提高。

3.针对性练习

简单的题目不能轻视,要保证每回写每回都能做到百分之百的正确率,只有简单的能够做好了才能使得有难度的题目有一定的把握。

(1)重难点的题目要强化训练,在学习小数除法时,主要是小数点有几位,可以针对同一题有很多展开。比如:1010÷101、101÷101、10.1÷101、1010÷10.1、101÷1.01等,将一组类似的题目放在一起寻找里面的规律,更加方便学习和记忆。

(2)易混淆和易错的题目可以对比训练,在掌握了一些基本知识后,把相像的、易错的题目放在一起,让学生找出他们的差异,能够在一定基础上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简便运算的思维,在学生充分学会了计算的基本知识及一些基本的运算法则之后,老师就要进一步加强他们灵活运用的能力。因此,可以先从简单一点的有规律的题目中进行训练,然后逐步提升难度,想让学生们在题目中找到自信,在加强他们在学习中的求知欲,最后激发他们的参与感,最终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4.培养检查的好习惯

小学生做题时都是比较急躁且想求快的,所以,在写完之后检查对他们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身为一名学生应该具有的好习惯,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培养学生自觉检查,在写完作业之后,没有把握的还要验算。比如,在学习解方程时,解完方程后,一定要把答案带入原题目中进行验算,看与题目中的答案是否相符,如果不相符,还需要再次验算,直到正确为止。

5.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

在遇到一些不会的题目时,可以运用估算的方法算出一个与选项相似的答案,当然,这种方法不适用于所有题,只对某一些题目有效,在时间紧迫又要检查题目时,我们也可以不精算用估算,大致地检查其中的解题思路,估算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也十分实用。

计算能力是我们从小学就必修的课程,可见其重要性,计算教学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我们要耐着性子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它,同时也要做一个善于计算教学的人,这样就能高效地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计算对我们无论学习还是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它。

猜你喜欢
做题正确率计算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提高住院患者留取痰标本正确率的影响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策略
聚焦高考选做题中的解不等式问题
门诊分诊服务态度与正确率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