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戴海霞
幼儿自主能力较弱,在习惯养成方面最大的影响源自家长和幼儿园教师,从某种意义上说,流动人口子女良好习惯的培养,是幼儿园老师对流动人口家长不良习惯的“纠正”。在明确这一问题本质的前提下,我们对幼儿进一步展开了不良习惯表现和良好习惯培养的探索。
狭义上的流动人口,是指进入城市中务工的农村人口,具有较高素质的外来人口可以排除在外(如求学、经商滞留在城市中的人口),仅在户籍上属于农村性质,但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的习惯与市民无二。结合现状了解,幼儿园流动人口子女的不良习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和礼仪习惯。
此类幼儿家长通常学历较低,平时工作较忙,对于幼儿家庭教育缺乏认识,仅仅是将幼儿园作为一个“代管机构”,对于幼儿学习习惯培养没有正确的认识,导致幼儿学习热情较低,不认真、不仔细,学习任务方面敷衍了事。
流动人口的生活环境往往较差,卫生设施简陋,造成一些幼儿个人卫生状况不良,如衣服、鞋子经常脏兮兮的,长时间不洗澡、不洗头、不洗脚等,随手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现象较为普遍。
客观上说,我国城乡之间的教育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仅反映在学校方面,也反应在“家教”领域。调查发现,很多刚进入幼儿园的流动人口子女不善交流,缺乏合作精神,对于文明礼貌用语掌握的程度很低,时常出现骂人、打人的现象,例如,见到老师不知道问候,私自拿其他小朋友的东西、抢夺玩具等。
作为教育工作者,幼儿园老师不能抱有对流动人口子女的成见,在一视同仁、有教无类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改良幼儿坏毛病的方法,不断塑造流动人口家庭幼儿的良好习惯,并以此为媒介,促使家长在相关方面加以注意。针对以上表现,具体的策略如下:
第一,在“家园共育”平台的基础上,加强流动人口家长家庭教育课程化建设。针对“良好习惯”的培养,重点在于家长而非幼儿,如果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在价值观上不能达成一致,所能够取得的成果是相当有限的。考虑到流动人口家庭工作繁忙、经济制约等特点,可以采用“线上常态、线下定期”的方式,加强与幼儿家长的交流,例如利用微信群的方式,定期教育幼儿家长应该关注哪些方面的问题,在线下活动中,可以聘请一些优秀家长做报告,分享交流幼儿良好习惯培养的经验,这样更有说服力。
第二,构建正面、反面典型推动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一方面,在幼儿之间建立筛选良好习惯“标兵”,激发幼儿的自尊心,例如“卫生好宝宝”“礼貌好宝宝”“学习好宝宝”等头衔,给予奖章、奖状、奖品等鼓励。这种幼儿之间的竞争,也能够促使流动人口家庭的父母去改善自我。在具体执行方式上,幼儿园老师可以录制一些微视频,在家长群传播,例如“问候老师”“尊重同学”“遵守纪律”等礼仪习惯主题;另一方面,针对问题较为严重的幼儿所出现的例如长时间不洗澡、骂人打人等现象,可以树立“反面典型”,但对于幼儿的批评教育要“适可而止”,更不能将反面典型公布出来,而是要总结相关问题、形成具体材料(如视频、图片等),与幼儿家长进行积极地沟通与解决。
第三,加强幼儿园流动人口子女对城市环境的认知。事实上,一些“不良习惯表现”在流动人口子女看来是“习以为常”的,这源于不同的成长环境影响。诸如乱扔垃圾、学习态度差、个人卫生不注重等,在农村环境中存在较为宽容的态度,而进入城市环境中,短时间内要求幼儿强行改变是不容易的。因此,教师必须站在幼儿的角度考虑问题,不断引导他们去了解城市,学习正确的学习、卫生和礼仪方式,循序渐进地改变不良习惯。例如,幼儿园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式,在校园走廊、教室、户外等空间中布置一些“好习惯”的展示,时刻提醒幼儿。
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改变,流动人口子女进入城市教育体系的规模会越来越大,在良好习惯培养的策略上,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幼儿成长经历、区域文化、民族风俗等,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同时要做好流动人口家长的工作,通过家庭教育课程化的方式,促使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保持协调性,不断推动“新市民”素质的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