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到做学问的三个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想,教师的成长也需要经过这三个境界。
第一个境界是对教育对教师职业的认识。教育是伟大的事业,从大处说,教育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兴衰;从小处说,教育关系到一个人的成长、千万个家庭的幸福。所以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面对的是生动活泼成长的儿童与青少年。习近平总书记说,教师是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教师要认识自己职业的重要性,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全身心投入教书育人工作中。教师要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教师有了这样的认识、这样的信念,才能不断成长。
第二个境界是修炼。教师要不断学习,努力钻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总结经验教训,逐步认识学生成长的规律、认知的规律,逐渐掌握教育规律,不断提升教书育人的专业水平。教师的成长就在教育实践中,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正如特级教师于漪所说的:“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最重要的是内心的觉醒,就是把日常平凡琐碎的工作与我们未来的事业和千家万户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每件事情就会有育人的平凡意义。”于漪还说:“我这一辈子有两把尺,一把尺子量别人的长处,一把尺子量自己的不足。”她就是这样做到“衣带渐宽终不悔”,不忘初心,在不断学习反思中磨炼成为我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
第三个境界是收获。教师的成长与学生的成长是同步发展的。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引导帮助学生成长,自己也就成长起来。到时候,看到你教的学生一个个成才,你就会成就感油然而生,感到无比的幸福。正如于漪所说的:“教师的生命是在学生身上延续的,教师的价值是在学生身上实现的。”所以我常说,教师是最幸福的职业。
这三个境界是教师成长的路径。归纳起来无非三个词:理想信念、实践反思、学习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