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家风建设的主体在家庭,学校作为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渠道以及与家庭并驾齐驱的德育实施主体,应当也能够在家风建设上发挥重要作用。
学校参与家风建设,首要的角色定位就是价值引导者。从目前学校开展的与家风建设相关的活动内容来看,学校对身为引导者的角色都有较为明确的认知。然而,学校的价值引导是否能够充分发挥预期的效果,还要看引导的方式是否适切,又取决于学校对于学生家庭家风建设基础的了解。
家风建设的基础包含很多内容,其中最基本的集中在两个关键点上:学生家庭的家风意识如何?家庭中是否有可感知的家风?学校开展家风教育活动之前,有必要通过问卷调查、家长座谈或是班主任集体研讨等了解本校学生和家长的家风意识,掌握学生家庭的家风传承状况,如果通过调研发现本校学生家庭有较好的家风传承,活动设计可以围绕“寻家风”的主题展开,重点在“重现”;如果调研发现本校学生家风意识淡薄,家风传承已经中断,那么在设计活动时更应考虑“树家风”一类的主题,重点在“建设”。
在家风建设中,学校可宣传号召或直接发起相关的教育和实践活动。目前,无论是“寻家风”还是“树家风”活动成果都相当可观。特别是前者,通过续家谱、寻家训、记录家族历史、书写家庭故事等活动,学校在短时间内推动许多学生家庭重塑了家庭文献,为家风建设积累了宝贵的资源。
家风建设工作如果不想变成“一阵风”式的活动,就需要与学校和教师已经开展的工作相关联。比如与学生家庭教育工作、德育工作相结合,甚至成为创新德育内容和方法的有效路径,这也是目前为止许多学校的家风教育能够开展起来的重要原因之一。
持续的家风教育需要更好地与学校整体工作目标进一步融合。比如尝试以家风故事为切入点与阅读课、写作课结合,或者以家史研究或家庭调查为切入点与综合社会实践课程结合等。从学生角度来看,这些课程主题与学生自身体验密切相关,也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阅读、写作、问题解决等多种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