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瑞金市井冈山小学 马 艳
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后,我国多数学校在应用设备资源的基础上创新了很多有益于教学水平提升的方法,如“微课教学”“翻转课堂”“情境教学”等。从现阶段的教学效果观察,不仅能够满足现代小学数学教育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也在很大程度上通过“教师牵引,学生自主”的新模式,激发了学生各项能力的培育。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曾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仅局限于模仿与记忆。实践证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及动手操作才是最佳的学习方式。为了符合此教学理念,实际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善于给学生预留充分的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进行听讲、练习、探索、操作实践以及与同学交流和分享探索结果,不断感受自主学习带来的乐趣,让学生真正从被动式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总是引导学生进行单一的学习,使得学生没有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与独立获取信息的能力,实践及创新能力难以得到有效发展。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老师必须要对学生进行创新的引导,需要明确数学是一门抽象性与实践性并重的课程,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的学习,设计丰富的趣味性、探索性的学习活动。
以小学数学教学中“圆的周长”的教学为例,首先通过网络搜索圆的周长教学资源,包括关于圆的周长的文字叙述、图片表达、视频观看。然后,按照课程教学要求,选取适合的部分,将其融入教案之中。其次,按照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列举出教学目标,并根据大纲列举对应的能力培育。最后,依据新时期多媒体教学方案,以标准化的流程操作,在教案中设置“课堂四大环节”,并在最后留有课外作业。
在课堂教学中,按照牵引、问答、讨论、归纳四大环节开展教学实践,具体如下:在牵引环节,主要是用PPT向学生展示与圆相关的生活类图片,包括车轮、蛋糕、锅、碟子等,将其杂陈于其他事物中,使学生从中观察并挑选出圆形的东西,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参与能力。在问答环节,由教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解答,并在PPT上进行展示,顺利地引入圆的周长的概念。然后播放制作好的flash动画“绳绕法产生圆”与“滚动法产生圆”,在学生观看后,由教师指导进行分组,在讨论环节,按照分好的组,由教师提供教学用具,包括剪刀、纸片、绳子、不同类型的尺具,各小组在讨论后共同完成一个圆的设计,并使其成为作品,用铅笔标出其中的直径与半径。同时由小组组员讲明设计思路以及如何测量出制作好的圆的周长,最后根据PPT提供的表格,用电子笔填写周长、直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三组数据(包括每个小组的数据)。在归纳环节,教师按照数据计算的结果得到圆周率π=3.141592653……并介绍:“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通常叫作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π倍。”
作为小学数学老师,必须要明确学生间存在差异是必然的,要善于合理运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同时还要明确有些学生之所以成绩不理想,和智力并没有太大关联,主要是由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接受能力不同导致的。虽然学生间的先天因素不同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方面存在差异,但这并不代表班级学生无法获得共同性的发展。因此,想要使每个学生都取得理想的成绩,得到个性化的发展,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设计与各层次学生学习水平相符合的问题,并预留给各层次学生充分的分析与解答问题时间,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不断过渡,从而顺利解决问题,之后借助多媒体的演示教学功能,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紧密联系起来。如:在课堂教学尾声,教师通过一系列的习题演练加强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记忆与理解,然后布置与课堂学习相关的作业。本次设计中留的作业是根据PPT提供的网址搜索关键词,收集与圆的周长相关的历史人物,并将其写成一段小故事。同时,要求学生完成课后习题作业,并在课后按照自己所选择的材料独立完成一个“圆的周长的案例”。为了方便学生完成作业,选择QQ与学生及家长保持课外联络,可以克服时间与空间阻碍,实现课外教学交流,其中“讨论群”的设置有利于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
基于多媒体的小学数学教学证实了它的价值与意义,不仅使多媒体技术与工具资源融入小学教育教学之中,并且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课程教学计划,使教师作为指导者的角色发挥优势,借助PPT与相应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地养成自主式学习意识与习惯,并在课外通过社交工具促进了教学的延伸与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值得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