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彬彬
〔摘要〕通过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生活事件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应对量表,对697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研究,得出的结果为:初中生抑郁问题检出率为24.86%;九年级抑郁状况高于七年级和八年级;初中生抑郁情绪与父母教养方式、生活事件、人格和应对方式均呈显著相关。回归分析表明,不良情绪应对与学习压力是影响抑郁的主要因素,父亲惩罚严厉、退避、人际关系、内外向对抑郁有一定预测作用。同时,根据多种因素影响分析,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关键词〕初中生;抑郁状况;影响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31-0013-04
2018年2月14日,班主任向心理教师反映班里有位同学不肯来上学,在家行为反常,将几只刚出生的小狗虐死;2月19日,两位九年级学生求助心理教师,她们的好朋友小徐严重自残甚至有自杀念头;3月18日,在学校心理危机排查中,班主任反映班里的苏同学总说听到别人在背后说她,觉得在班里很痛苦,想从窗口跳下去。这些个案最终都被转介,经省七院心理科确诊为抑郁症。“抑郁症”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抑郁症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自责自罪,饮食、睡眠差,担心自己患有各种疾病,感到全身多处不适,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其实,从有关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的研究文献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抑郁是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抑郁情绪是青春期极为普遍的一个内隐问题。抑郁情绪不但会影响初中生的身心健康,还深刻地影响着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对初中生的抑郁状况的调查以及对抑郁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目前很多研究局限于对中学生抑郁状况进行单因素分析,缺乏对多种影响因素的整合研究。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家庭环境等因素并非单独作用于心理,它们彼此影响,共同作用,因此,深入系统地研究影响初中生抑郁的多种因素,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研究旨在了解初中生抑郁现状,并从父母教养方式、生活事件、人格和应对方式等方面分析影响学生抑郁的因素,为学校德育与心育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提出更有针对性的预防及干预措施,最终提高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调查对象为某初中学生697人。其中男生363名,女生334名;七年级学生290名,八年级学生236名,九年级学生171名。
(一)测评工具
1.抑郁自评量表(SDS)
该量表由Zung 于1965 年编制而成。共20 个项目,包含精神性—情感症状、躯体性障碍、精神运动性障碍、抑郁的心理障碍四个维度。50分以下者为无抑郁;50~59分为轻微至轻度抑郁;60~69分为中至重度;70分以上为重度抑郁。该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92。
2.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
本测验采用的是岳冬梅修订的父母教养方式量表,用以评价父母教养态度和行为的问卷。由父亲和母亲的教养行为两部分组成,父亲量表包含六个因子,分别是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偏爱被试、过分干涉、过度保护;母亲量表包含五个因子,依次为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偏爱被试、过分干涉保护。
3.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
刘贤臣等人编制的青年生活事件量表,由27 个可能引起青少年心理应激的生活事件构成,采用五级评分制,ASLEC共有六个维度因子: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丧失、健康适应和其他,得分越高表明应激量越大。
4.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采用龚耀先修订的艾森克人格问卷,按E、N、P、L四个量表计分。内外倾性E因素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强度有关;神经质N因素与植物神经系统的稳定性有关;精神质P因素与某些易发展为行为异常的心理特质有关;L为测谎量表,用以测定被试者掩饰、假托或自身隐蔽倾向。本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5.应对量表(COPE)
该量表由韦有华编制,共有72个项目,包括不良情绪应对、解决问题、合理化、退避、发泄和求助六个应对因子。
(二)统计分析
对测评数据使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
二、结果
(一)初中生抑郁总体状况
在697名调查对象中,存在抑郁症状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24.86%,其中轻度为14.91%,中度为7.63%,重度为2.32%;男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3.31%,女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6.41%,女生抑郁问题检出率高于男生,但无显著差异。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20.42%、24.58%、29.58%,九年级学生抑郁水平均高于七年级和八年级,且存在显著差异。
(二)抑郁与生活事件、父母教养方式、人格和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根据表2分析,抑郁与人格因素中的神经质、精神质呈显著正相关,与内外向呈负相关;在父母教养方式因素中,抑郁与父母的情感温暖型教养方式呈负相关,与父母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母亲偏爱被试呈正相关,但与父亲偏爱被试无相关;抑郁水平与生活事件的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丧失、健康适应均呈显著正相关;与应对方式中的不良情绪应对、合理化、退避、发泄呈正相关,与解决问题、求助呈显著负相关。
(三)初中生抑郁水平影响因素逐步回归分析
以抑郁为自变量,以生活事件、父母教养方式、人格、应对方式各因子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学习压力、不良情绪应对、人际关系、内外向、退避、父严厉惩罚依次进入回歸方程,按作用大小依次如表3,该分析结果对初中生抑郁的预防与干预提供了较有力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