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
〔摘要〕本文回顾了青少年内隐攻击性的相关研究,并对青少年内隐攻击性的成因、危害及对策做了适当的探析。总结出青少年内隐攻击性的成因主要为个体自身因素及外界环境因素。此外,内隐攻击性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学习生活及教师的班级管理均有一定程度的危害。对此,本文建议采用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用亲社会性视频游戏替代暴力性视频游戏以及教授认知情绪调节技能等方法来弱化青少年的内隐攻击性。
〔关键词〕内隐攻击性;青少年;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31-0008-05
近年来,校园欺凌及青少年犯罪事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也已成为一个受到社会各界重视且急需解决的问题。调查发现,实施校园欺凌行为的人往往具有高攻击性[1]。有研究表明,校园欺凌也是一种特殊的攻击行为[2]。外显的行为往往受到内隐社会态度的影响,故内隐攻击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外显的攻击性行为。由此可见,内隐攻击性本身是具有一定危害性的。因此,了解内隐攻击性与外显攻击性行为同等重要,对内隐攻击性进行适当的应对能对外显的攻击性行为起到很好的干预作用,可以减少校园攻击性行为及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发生。
一、青少年内隐攻击性的研究现状
攻击行为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学术界对于攻击性行为从来都不缺乏研究的热情,众多学者对攻击性行为做了许多理论与实证研究,取得了一些值得借鉴的成果[3]。Greenwald和Banaji两位学者在1998年首次提出内隐社会认知的概念,并同时提出了一种新的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即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IAT)[4]。后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展了关于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其中,杨治良等人对内隐社会认知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被试在无意识条件下表现出对攻击性信息的偏好,证实了人们内隐攻击性的存在[5]。后来有研究表明,内隐攻击性不仅可以表现在成人身上,也可以表现在青少年身上[6]。
个体的内隐攻击性是指个体在无意识条件下具有的一种潜在的攻击心理倾向性。当前,在证实青少年存在内隐攻击性后,研究者主要对青少年内隐攻击性的影响因素及特点进行了一系列探究。
(一)青少年内隐攻击性的影响因素
在青少年的内隐攻击性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发现主要有三类因素影响着个体的内隐攻击性,分别是个体因素、家庭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7]。已有大量研究表明,网络暴力视频、网络暴力游戏、父母的教养方式、自尊等因素对内隐攻击性均存在影响[8-11]。
1.个体因素
该因素主要包含自尊、自恋、焦虑等人格特质对内隐攻击性的影响[12,13]。这些特质也导致个体形成了不同强弱的内隐攻击性。有研究表明,心思细腻,内心体验深刻的中学生,更容易累积内隐攻击性[14]。可见,不同人格特质的青少年,内隐攻击性的强弱也是存在差异的。以往的经验也告诉我们,那些看起来内向自卑,平时不爱说话的人,有时往往会采用最极端的方式去报复伤害他人,比如前三年发生在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的一个少女毒杀童年惟一伙伴的案件,通过调查发现她有着典型的留守特征,孤僻怕生,极度不爱说话。可见,个体的性格特征对内隐攻击性的影响很大。
2.家庭环境因素
该因素主要包括父母教养方式、亲密关系等,不正常、不良的、破裂的家庭环境会导致青少年内隐攻击性的加强[15,16]。通过以往的调查,我们也发现,在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儿童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比例。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不在身边,他们从小缺少关爱,这显然会危害他们身心的发展,也会导致其内隐攻击性的累积,在一定条件下就会外化为攻击性行为。
3.社会环境因素
該因素主要包括学校环境和大众媒体环境两个方面。在学校环境方面,主要是师生关系及同伴关系对内隐攻击性的影响[17]。大众媒体环境主要是网络暴力信息对内隐攻击性的影响[18,19]。青少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常年与同学和老师相处,在其身心发展过程中,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尤为重要。此外,青少年也受到许多网络媒体的影响,有暴力画面的动画、影视作品等会影响他们的思想和态度。
(二)青少年内隐攻击性的特点
对内隐攻击性的影响因素的探究也渐渐揭示了青少年内隐攻击性的一些特点。了解这些特点,将有助于我们对青少年的内隐攻击性问题进行分析。
1.与外显攻击性相互独立
许多研究已证明内隐攻击性与外显攻击性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且提出了双重攻击性理论模型。2013年,学者李静华同时采用行为实验和ERP实验,选取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验证内隐攻击存在以及探讨二者关系的基础上,考察了内隐与外显不同水平攻击者的注意偏向。结果发现外显攻击性和内隐攻击性是可相互分离的,且脑区结构是独立的[20]。随后,也有研究者使用ERP技术对此进行了探究,结果发现,内隐攻击性有着独立的脑区结构,且结果表明,N100、P300和N400可以作为一种客观的指标来识别有攻击性的个体,而在脑电图上的显性和隐性攻击之间的差异为双重攻击模型提供了认知神经科学证据[21]。
因此,在谈及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时,不能将内隐攻击性和外显攻击性等同起来,两者是不一样的。内隐攻击性在一定情境下会外化为外显的攻击性行为,但并非一定会外化,主要看内隐攻击性的强弱及环境中刺激的强度。
2.具有隐蔽性
内隐攻击性反映的是个体内隐的攻击倾向性,通常采用间接的方法测量。它是一种内在的认知态度,更多的反映想法和意识,故具有隐蔽性。我们一般判断一个人有没有攻击性,主要是通过观察这个人有没有采取攻击性行为,这是很直观的。但是内隐攻击性一般不具有外显性行为,无法通过行为进行观测,只能通过一些间接的方法去测量。因此,我们不能仅凭没有观察到外在的行为活动就判断某个学生没有攻击性倾向,这显然是不对的。我们仍然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意识活动,留意学生的社会认知态度,了解其在无意识条件下是否有很强的攻击倾向。
3.男女普遍存在,但表现方式不同
外显攻击性行为的相关研究发现,未成年人不同性别的外显攻击性行为存在差异性,男性的外显攻击性普遍高于女性[22,23]。但在青少年内隐攻击性的研究中发现,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即男女普遍具有内隐攻击性[24,25]。
但是,在内隐攻击性的表现方式上,同外显攻击性一样,不同性别之间也存在差异。有研究发现,男性的内隐攻击性以更直接的方式呈现,比如打架等;而女性的内隐攻击性则以间接的方式呈现,比如对受害者采用言语侮辱、谩骂等[24,26-28]。
4.具有强弱之分
受个体、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内隐攻击性是有强弱之分的。即有的个体普遍具有高内隐攻击性,而有的个体具有低内隐攻击性。比如青少年犯罪的往往都是那些具有高内隐攻击性的人。我们可以理解为青少年均具有内隐攻击性,但内隐攻击性的强度存在差异。
5.具有自动化的特点
已有研究发现,内隐攻击性者对攻击性线索的加工具有自动化的特征,即对该线索的加工需要的认知资源更少[29,30]。对具有攻击性的刺激在无意识条件下自动加工,这也是人们一般感受不到内隐攻击性存在的原因。当环境中有强度很大的攻击性刺激时,就容易激活个体的内隐攻击性,并可能转化为外显的攻击性行为。
二、青少年内隐攻击性的成因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特殊的阶段,此阶段的少年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在发生巨大的转变,也伴随着许多变化,比如,身体出现二次发育、独立意识增强、出现叛逆心理、与同伴之间的关系变得密切等。由于内隐攻击性实质是一种内隐社会态度,而一个人的态度往往是在个体自身和外在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故将青少年内隐攻击性的成因归纳为个体自身的原因及外界环境的原因两个方面。
(一)自身原因(包括生物特点、人格特点等)
内隐攻击性的产生与个体生物学基础和人格特质息息相关。在生物学基础方面,大脑的发育、基因结构及激素的分泌都是重要的原因。比如,年龄的变化影响大脑的发育,会间接影响内隐攻击性的形成。在人格特质方面,性格和气质类型都是重要的原因。不同的人格特质形成的内隐攻击性强弱也不一样。以下是从个体自身方面对内隐攻击性的形成做出解释的几种观点。
1.生物学观点
个体的基因、脑区结构及激素水平都与攻击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已有研究发现,MAOA基因缺乏的个体会表现出更高的抑郁情绪及人际敏感性等特质[31],额叶脑区受损伤的个体更易产生攻击性,激素、荷尔蒙分泌不足的个体也会更易产生攻击性。
2.本能论观点
从本能论角度来看,如果个体向外释放力比较多,会产生攻击和破坏行为。弗洛伊德曾提出生本能和死本能的观点,他认为当个体的死本能朝向外部时,就会对周围产生破坏行为,而当个体的死本能朝向内部时,就会对自身产生损害行为。如该观点所述,个体具有内隐攻击性是由于自身的死本能倾向于朝向外部,即攻击力较容易外泄。
3.生物进化学观点
从生物进化学角度来看,人具有内隐攻击性是因为延续了祖先的自我保护能力。为了抵御外界的威胁和伤害,我们有必要采取攻击行为。这种出于自我保护的能力导致我们具有内隐攻击性,对威胁物产生自动化的注意偏向,以助于采取攻击行为来保护自己不被伤害。
(二)外界环境原因(亲密关系、教养方式等)
除了自身生物及人格特质方面的因素影响内隐攻击性的形成外,外界环境因素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影响因素。青少年还未真正涉入社会,主要任务是学习,因此,外界环境主要是与其密切相关的家庭生活环境、学校学习环境及网络媒体环境。
在家庭生活環境中,家庭结构、家庭氛围、父母的教养方式、孩子与父母间的相处模式等都会影响青少年内隐攻击性的形成。病态的、不正常的家庭环境必然会导致孩子内隐攻击性的累积,使孩子更易发生攻击性行为。比如,父母离异导致家庭分裂,孩子在家中若体验不到温暖,就会累积更多的内隐攻击性态度,对外在环境充满敌意。
在学校学习环境中,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班级管理等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青少年内隐攻击性的形成。其中同伴关系的影响更为重要,青少年时期,由于独立意识不断增强,他们不再依恋父母,而是更加注重同伴关系,同伴关系若良好,会使孩子受益,但若同伴关系恶劣,就可能会使孩子不断累积内隐攻击性,可能会导致最终的外显攻击性行为的产生。
在网络媒体环境中,网络上传播的暴力动画等影视作品都会增加青少年的内隐攻击性。长期大量地受到网络暴力媒体影响的青少年会累积更多的内隐攻击性,表现得比常人更具有攻击性。
以下是从外界环境方面对内隐攻击性的形成做出解释的几种观点。
1.社会学习的观点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青少年的内隐攻击性是在不断观察学习中形成的。青少年会受环境中的暴力攻击事件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习得攻击性行为。因为受学校和家庭的各种约束和管制,这种攻击性不能以外显的行为表现出来,最终只能形成隐蔽的内隐攻击性态度。
2.强化学习的观点
斯金纳的强化学习理论认为青少年的内隐攻击性是在不断强化的行为中形成的。青少年极易受到周围同伴的影响,受到不良同伴的影响,内隐攻击性会不断强化。比如,那些受同伴影响去欺负弱势群体的青少年,只有他们参与了欺凌他人的事件后,同伴才会接纳他们,他们才能在同伴群体中找到归属感,这其实就强化了他们下一次欺负弱势学生的行为。久而久之,青少年就将这种同伴的处事态度建构到了自己的思想意识中,逐渐形成内隐攻击性态度倾向。
三、青少年内隐攻击性的危害
内隐攻击性实质是个体潜意识中存在的一种攻击性倾向,这种倾向会潜在地对个体是否表现出攻击性行为、怎样表现攻击性行为产生影响。可见,内隐攻击性可能会转化为外显的攻击行为,这对青少年自身及周围的同学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
(一)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一般来说,内隐攻击性是消极心理的指标。如果青少年时期健康的人格系统没有形成,内隐攻击性会严重影响身体和心理健康,不利于良好健全的人格系统的形成。内隐攻击性强的个体对攻击性线索刺激格外敏感,对外界抱有敌意和偏执的态度,这显然是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的。
(二)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与生活
内隐攻击性强的个体更易激惹、冲动,极易受到威胁性刺激的影响,可能会转化为外显的攻击性行为,导致班级斗殴行为的发生,更糟糕的是会被老师批评,被同学们疏远,导致无法静心学习,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三)导致犯罪行为的产生
青少年极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冲动易怒不计后果,易发生犯罪行为。据有关调查显示,青少年犯罪数量正在不断上升,具有高强度内隐攻击性青少年的犯罪比例较高。内隐攻击性强的青少年表现得更加无视规章制度,个性更加张扬,追求刺激性,这加大了青少年犯罪的风险。
(四)影响教师的班级管理
良好的班级管理有助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但攻击性行为会打破良好的班级氛围,影响老师对班级的管理和整个班级的风气,也会对其他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影响。
四、应对青少年内隐攻击性危害的有效方法
内隐攻击性虽然隐蔽,但是在特定的情景下也会转化为外显的有破坏性的攻击行为。内隐攻击性越强的个体越易产生外化的攻击性行为,因此,弱化内隐攻击性的强度对预防其危害性尤为重要。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内隐攻击性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是相当有意义的,包括家庭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同伴之间的关系等。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能减少诱使内隐攻击性外化的刺激的出现。通常,不良的外界环境会增加青少年接触到威胁自己的刺激风险,导致其内隐攻击性的外化,从而产生具有破坏性的攻击行为。因此,营造良好的环境是十分重要的。
(二)开展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青少年时期,学生心理和生理发生巨大的变化,但由于他们对自己认识不够,会盲目采取错误的行为。此时,开展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能帮助青少年正确地认识自己,并避免犯错误。通过指导教育,可以让学生学习适当的调节方法,避免采取极端的攻击行为,释放内心的压力。还可以教学生一些可替代的方式方法来外化内隐攻击性,比如唱歌、蹦极、打沙袋等。
(三)用亲社会性视频游戏替代暴力性视频游戏
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孩子有了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这些设备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得青少年接触到了更多的网络信息。如前所述,我们知道当前网络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十分重大,网络视频中暴力的攻击性画面会被他们不断效仿与学习,这的确是一个安全隐患。有研究表明,亲社会性的视频游戏能有效抑制青少年的内隐攻击性认知,且更容易抑制女性的内隐攻击性认知[32]。既然如此,我们可以试着将充斥在青少年周围的含有暴力信息的视频游戏用亲社会性的视频游戏代替,这样就可以起到弱化青少年的内隐攻击性的效果。
(四)教授认知情绪调节技能
有研究证实,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对攻击性和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33]。内隐攻击性影响着身心健康,其重要原因是青少年无法科学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因此,教授青少年认知情绪调节技能能帮助他们有效调节内隐攻击性对自身心理健康的影响。只要青少年学会了自我调整,就能大大弱化内隐攻击性的危害性。
五、总结
本文对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的内隐攻击性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它的成因、危害及相关应對措施等。青少年时期正是学生人生中的重大转折阶段,关爱他们的身心健康尤为重要,家长、老师、社会都要给予最大的支持去帮助青少年解决身心问题。累积的内隐攻击性会在某种威胁自我的情境下外化为外显的攻击性行为,我们要密切关注这一变化,重视内隐攻击性的危害性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弱化其内隐攻击性。
参考文献
[1]蔡袁笛,田澜. 高攻击性女中学生校园欺凌行为特点及成因分析[J]. 吉林教育,2017(48):11-12.
[2]章恩友,陈胜. 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心理学思考[J]. 中国教育学刊,2016(11):13-17.
[3]李萍. 内隐攻击性研究综述[J]. 天府新论,2006,17(s2):35-35.
[4]Greenwald A G,Mcghee D E,Schwartz J L. Measuring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Implicit Cognition: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1998,74(6):1464-1480.
[5]杨治良,刘素珍,钟毅平,等. 内隐社会认知的初步实验研究[J]. 心理学报,1997,29(1):17-21.
[6]叶茂林. 材料性质与内隐攻击性启动效应的实验研究[J]. 心理科学,2001,24(4):418-421.
[7]贾守梅,汪玲. 儿童攻击性行为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中国学校卫生,2011,32(3):379-381.
[8]田媛,周宗奎,谷传华,等. 网络中暴力刺激对青少年内隐攻击性的影响[J]. 中国特殊教育,2011(7):75-81.
[9]王玉龙,钟振. 挫折情境对不同心理弹性个体内隐攻击性的启动[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23(2):209-212.
[10]陈欣,杜建政. 父母教养方式与内隐攻击性的关系研究[J]. 心理科学,2006,29(4):798-801.
[11]Bluemke M,Friedrich M,Zumbach J. The influence of violent and nonviolent computer games on implicit measures of aggressiveness[J]. Aggressive Behavior,2010,36(1):1-13.
[12]Seah S L,Ang R P. Differential correlates of reactive and proactive aggression in Asian adolescents:relations to narcissism,anxiety,schizotypal traits,and peer relations[J]. Aggressive Behavior,2010,34(5):553-562.
[13]Suter M. Urben S.,Pihet S.,et al. Implicit and explicit self-esteem as predictors of reactive and proactive aggression in adolescent boys and girls [J]. Journal of Adolescent and Family Health, 2015,7(2):2-27.
[14]栗波. 中学生人格特质、知觉父亲教养方式与内隐攻击性的关系[D]. 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1.
[15]Rodríguez Naranjo C,Ca?o A. Dysfunctional Family Environment Explaining Direct and Indirect Aggression in Adolescents[J]. 2014.
[16]Sharma,D. and S. Sangwan,Impact of family environment on adolescents aggression [J]. Advance Researeh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2016,7(2):225-229.
[17]Bowker J C,Ostrov J M,Raja R. Relational and Overt Aggression in Urban India:Associations with Peer Relations and Best Friends\ Aggress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2011,36(2):107-116.
[18]Tian Y,Zhou Z,Pan Q,et al. The Implicit Aggression in Adolescents:The Priming Effect of Internet Violent Stimulus[C]//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media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EEE Computer Society,2010:123-126.
[19]田媛,周宗奎,丁倩. 网络暴力材料对青少年内隐攻击性的影响研究[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4):88-91.
[20]李静华. 内隐/外显不同水平攻击者对攻击性刺激的注意偏向:行为与脑机制研究[D]. 重庆:西南大学,2013.
[21]Li J,Zheng Y. Attentional Bias in Individuals with Different Level of Implicit /Explicit Aggression:Behavioral and ERP Evidence[J].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2014,37(1):40-47.
[22]Loeber,R. and D. F. Hay. Developmental approaches to aggression and conduct problems. 1994.
[23]张文新,纪林芹,宫秀丽,等. 3~4岁儿童攻击行为发展的追踪研究[J]. 心理科学,2003,26(1):49-52.
[24]徐大真,杨治良. 内隐社会认知中攻击性行为的性别差异研究[J]. 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1(4):100-103.
[25]戴春林,杨治良,吴明证. 内隐攻击性的实验研究[J]. 心理科学,2005,28(1):96-98.
[26]Crick N R,Grotpeter J K. Relational aggression,gender,and social-psychological adjustment[J]. Child Develop ment,1995,66(3):710-722.
[27]Kai B,Lagerspetz K M J,Kaukiainen A. Do Girls Manipulate and Boys Fight?[J]. Aggressive Behavior,1992,18:117-127.
[28]Lagerspetz K M J,Bj?rkqvist K. Indirect Aggression in Boys and Girls[M]// Aggressive Behavior. Springer US,1994:131-150.
[29]陈莹,冯建国,王兴华,等. 内隐攻击的ERP研究[J]. 心理科学,2010(2):419-421.
[30]Gao X M,Zhao C,Zhou Q,et al. The Attentional Bias of Aggressive Words in Violent Video Gamers:An ERP Study[J].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2014,36(6):167-174.
[31]Eisenberger N I,Way B M,Taylor S E,et al. Unders-tanding genetic risk for aggression:clues from the brains response to social exclusion[J]. Biological Psychiatry,2007,61(9):1100-1108.
[32]雷浩,魏锦,刘衍玲,等. 亲社会性视频游戏对内隐攻击性认知抑制效应的实验[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29(1):10-17.
[33]Ghabeshi,M. B. ,M. Ghasemi,and H. M. Hashemi,Moderator Effects of Cogn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Skill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gression and Physical Health[J]. Journal of Applied Enviromenta and Biological Sciences,2016,6(35):273-276.
(作者單位: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武汉,430062)
编辑/刘 芳 终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