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昱含
[摘 要] 现在,不论初中还是高中,都按照教学计划开设信息技术课,让学生接触电脑和网络,普及相关知识,传授基本的操作技能。但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信息技术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处于隔离状态,相互之间少有沟通和融合。从学生的视角看,应该在现有条件下,通过学科教学的信息化建设、学生学习的信息化改造、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化实践等,实现信息技术课程与各学科教学的相互融合,使学生的学科学习和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相得益彰。
[关键词] 学科教学;中学信息课;融合
目前在中学阶段,依据相关的规定,信息技术课每周开设几个课时,学生主要通过这个途径接触和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奠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基础,目的是完成相应的教学计划,让学生顺利通过信息技术课的学业考试。但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太过迅速,借助每周几个课时的粗略了解,只能让学生知道一些皮毛,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且,现代信息技术和新媒体作为便捷的学习工具和平台,在中学生面前几乎成为摆设,其功能得不到有效利用,这是一种浪费。能否有效激活中学信息技术课的功能,让它与各门学科的教学融合在一起,相得益彰,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减缓应试教育的负面作用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一、中学信息技术课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中学信息技术课属于学业考试课程,虽然不属于升学考试内容,但是,学生要顺利拿到毕业证,其信息技术课考试必须过关。这种刚性规定为激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促进信息技术学习与学科学习的紧密结合,使信息技术教学尽量学科化、学科教学手段信息化,不仅必要而且可能。
(一)融合的必要性
大数据时代,人们的信息接收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作为高智能网络终端的智能手机的出现和普及,给人们提供了全功能化便捷的学习平台。手机既是通信工具,更具备音频传播、视频传递、在线交往、信息发布、线上咨询、掌中理财等功能。大数据的出现和新媒体的更新换代,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学习。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为了任何目的,都可以借助智能化的、便携的智能手机,完成信息接收和学习。
中学生是信息传播和接受最积极的群体之一,也是信息化需求比较迫切的群体,他们将来要走向社会、走入自己的生活,现代信息技术是其必备的基本素质,当大数据成为生存的环境,当网络使用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时,任何人都没有任何理由使中學生与现代信息技术相隔绝。他们的素质和能力永远不能落后于信息时代的发展。
同时,目前中学各学科的教学正在不同程度地采用信息化的手段,现代教育技术正大步进入中学校园,微课、电子课件、翻转课堂、微视频等已经出现在中学的课堂上,而这些技术手段,正是信息技术课所传授的内容。这些最新的信息技术如果能与各个学科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不仅能节省资源,促进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也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学科学习的效率,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融合的可行性
中学信息技术课与学科教学融合有切实的可行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现实的基础和条件。在现在中学校园里,无论初中还是高中,网络的硬件设施和软件配备都比较完善,可以基本满足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需求。一方面,各学校大多建有服务于管理的校园网,尽管在软件开发、功能拓展上仍有欠缺,但是信息技术的平台已经基本搭建起来。而且现在的校园业务管理、教学管理大多依赖网络。从管理人员、教师到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价值都有比较深刻的认识,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学内容课件化、学科知识点微课化、教学管理网络化,以及在线师生沟通、任务布置、作业批改、同学交流等,已经是一种常态。这是一个很好的基础。
2.学生有迫切的欲望和基本能力。一方面,他们青春年少,充满朝气、充满好奇心,求知欲望强烈,对新事物勇于吸收接纳。据有关数据统计,青少年群体是网络世界最活跃的群体。另一方面,中学生接受信息技术速度快、能力强,大多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现代信息技术素质和能力,能够较好地使用网络。在不少学校,校园网站的维护完善、班级网页的管理、电子课件的使用、空中课堂的开设,大多由学生参与完成。所以,信息技术课程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在学生层面应该没有认识和能力上的障碍。
3.教师的需求。现在条件较好的中学校园,教师已经基本告别了“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逐步实现了教学的信息化、课件化。掌握以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基础之一。从认识层面上讲,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形式、手段,还能充分利用现有的一切教育资源(包括线上和线下资源),充分借鉴优秀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效率,降低教学消耗。
二、融合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方法
由于目前中学信息技术课与学科教学平行推进,彼此少有交叉,应当在基本指导思想之下,探索适当的方法,找到它们之间的融合点,发挥集约化的优势。
(一)融合的指导思想
1.不脱离教学目标和学科教学计划。二者融合的目的和动机,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花样翻新,而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实现教学计划。所以,融合是手段和过程,不是目的。不能为融合而融合,舍本取末。教育目标和教学计划是唯一指向。
2.以学科教学为主导,以信息技术为工具和平台。二者的融合应该以学科教学为主导,围绕学科教学,设计和安排信息技术的使用,信息技术课要充分发挥工具和服务的角色功能,不能喧宾夺主。
3.以培养学生现代信息技术和自主学习能力为核心。融合以教学计划为目标,核心是逐步改变传统的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教育形式,让学生树立学习的主动意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成为和教师地位平等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学生动手、全程参与,学生参与效益评价,参与反馈和修正,学生应该成为学习、掌握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主人,不能是背着口袋装知识的被动受体,否则,就事与愿违了。
(二)融合的具体方法
以学生为核心,信息技术课和学科教学的融合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1.完善校园网建设,拓宽网络教与学的功能。不少学校现有的校园网建设虽然比较完备,但是建设的最初目的大多是为了办公和管理的自动化、信息化。管理功能比较完备,教与学的功能被置于次要地位,尤其是帮助学生自学的功能,其开发和使用基本上还是一个空白。在融合的理念中,校园网应当既是管理的平台,也是教师教的重要工具,更应该是学生学的重要助推器。网站建设不仅要便捷化,其终端要实现在校内的泛在化,内容更要丰富多彩,摒除负面信息,使网络成为学生与社会沟通的通道,改变他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的被动局面。现在的中学生,对社会情况了解不够,社会经验积累不足,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这与他们缺乏与社会沟通的渠道有关。校园网应当扮演好桥梁和渠道的角色。
2.学科教学充分课件化、微视频化,实现线上线下资源的结合。现在中学的学科教学依据各科的教学大纲和计划,各自为战,信息化的程度不高,教师彼此间的沟通也欠缺,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经验共享不够充分。借助网络,各科的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实现学科内容课件化、重要知识点微课化、教辅资源数字化,各个学科将这些处理好的学习资源编程上网,借助信息技术课和便捷的网络终端随时随地向学生推送,作为学科教学的第二课堂,相信比信息课单纯教信息技术、学科课堂关起门来传授学科知识的效果更好。
3.加大信息技术课的课时和自习课的课时,扩大学生自我掌控的学习时间。升学近乎为中学教学唯一的目标,这本身就偏离了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方针。在不违反升学这一目标的前提下,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融合需要做两个调整:一是调整信息技术课的时间,尽可能增加课时量,使学生可以借助网上资源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二是借助网上资源逐步实现信息技术学习的生活化,使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习时间,尤其是在考前漫长的复习时间里,能够借助校园里面泛在的网络终端,实现符合个人实际的、个性化的自主学习,而不必使所有学生流水线式地在内容、进度上整齐划一。
4.加大在线学习资源的共享、管理和及时更新。我国中学教育资源十分丰富,各个学科以及全国各地大量优秀的学科教师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大批优秀毕業生也积累了丰富的学习经验。这些经验如果只流转于一个校园或者一个区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应该借助信息技术把这些优秀的案例、课件和其他资源优选编程上网,进行更为广泛的传播。学校应该对这些资源进一步加以遴选,剔除负面信息,链接到校园网上,供学生参考学习。同时,应该把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新闻等重大信息定期遴选并纳入校园网的内容范畴,使学生做到既读圣贤书,也闻天下事;使学生知道网络诈骗、校园骗贷、商品传销的真面目,以便远离这些骗局;使学生了解“新时代”“中国梦”的丰富内涵。
5.改革学习评价的方法和标准,加大过程监督和考核的分量。融合还需要调整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各类考试,尤其是学业水平考试,应该更多地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借助网络,实现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综合评价,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综合素质、实践能力纳入学业考评的指标,促进信息技术学习的生活化、常态化,促进与学科学习的自然融合、无缝对接。(责任编辑:吕研)
参考文献:
[1]和学新,杨开滋.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学校课程评价策略探讨[J].当代教育科学,2017(10).
[2]李素香.“互联网+”背景下重构教与学形态的探索[J].现代教育,2016(08).
[3]许爱红.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M].青岛:青岛出版社,2018.
[4]赵守武等.初中网络服务平台与教学管理融合的策略[J].现代教育,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