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丽莉 林大鹏
【摘要】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是一项具有创新及实践意义的教学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主观及客观的问题。本文旨在结合本校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实施现状,利用积极心理学相关理论,对如何更好地实施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提出些意见建议。
【关键词】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积极心理学
【作者简介】尚丽莉(1986-),女,辽宁辽阳人,营口理工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林大鹏(1983-),男,辽宁营口人,营口理工学院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计算机及自动化。
一、分级教学研究现状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已经不是一个新鲜事物了,各高校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本校大学英语教学发展,因材施教,有的放矢,陆续尝试了多种新颖的教学改革尝试,而分级教学则是最为普遍的一种。目前对于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研究多采用的理论方式是克拉申的i+1理论,“只有当习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ve input),即略高于他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才能产生习得。” (吴伟英 邓志辉 黄继炎,2008,7);“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 (金威,2012,140);“Horwitz等(1986)对外语学习焦虑的研究” (袁玲丽 黄川,2009,61)以及“勒温(K. Lewin, 1936)的‘场的概念B=F(P°E)” (高照,2010,56)等。分析得出,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当中“人”的概念性及理解感受性在各层级学生习得英语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它更多的是体现在习得者在习得过程中的心理状态、调整以及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的适应协同能力等等。因此在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当中,不仅要在教材选用、教学方法与策略选择、升降级制度制定等方面下功夫,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类型,对学生在分级后的心理状态更要给予重视并进行恰当的引导。“注重学习者的情感因素,才能使学习者的内在语言处理机制(即LAD)起作用,从而吸入已被理解的语言输入,增强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 (李炯英 戴秀珍,2001,55)。
二、我校分级教学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校分级教学始于2017年,主要分为A和B两个级别。因此经验上浅,尽管前期做了非常多的准备,在实施过程中也还是出现了一些始料未及的状况。但从学生非语言习得方面因素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1.班级凝聚力。新生入学军训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增加班级的凝聚力,让整个班级的同学彼此更加相熟,对今后生活学习都很有助益。但是分级教学却一下子又将这种刚刚培养出来的默契打破了,而这一点对于课堂活动的开展来说是会存有一些阻力的。2.学生在班级中的定位。最近流行个词叫“舒适区”,在班级里也是一样,每个同学都会有属于自己的一个“舒适区”。这种舒适区可能体现在座位的位置上,也可能体现在课堂活动参与的频次上,还可能体现在自我心理的认同上。而分级教学恰恰会打破这种舒适区,让学生习以为常的各种定位产生偏差,从而导致各种问题的出现。3. A班同学的骄躁及原地踏步。通过分级考试升入A班的同学会出现些不好的负面状况。有些同学会因为自己升入A班而出现骄傲自满的态度,殊不知自己的英文底子还是有很大不足的。还有些同学会把A班视为保护伞,好像远离了挂科的可能(事实证明并非如此),对自己的期望值降低,因此学习上不主动,不用功,殊不知一味地吃老本实际上就是一种倒退。4.B班同学的自卑及不思进取。有些同学虽然英语基础不是很好,但却非常有习得英语的热情,因此因为分级考试而降到B班,对他们来说无疑会是觉得将热情扑灭。而还有一部分同学则抱着一副无所谓的态度,这种对立的态度对于大学英语的教学也是颇有阻碍的。5.每学期重新流动分级后流动同学的心理波动。A班降到B班的同学,在心理上一定会存有落差,自卑心理等;而B班升到A班的同学也可能会因为新环境的不适应以及突然增大的竞爭环境而变得无所适从。这对于学生的适应力、交流力和抗压力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6.教师在不同层级授课时的心理状态。这里非常有意思的一点是,在有些同时教授A班和B班的教师那里,会出现这样一种状态,就是在B班教学时反而会更有热情,更有讲授欲,这应该是教师对于不同层级学生的期望值(expectation)是不一样的,并且学生的上升空间也是不同的。因此,作为教师而言,如何调整好对于不同层级学生教学时的心理状态也是今后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当中的一个重点问题。
三、积极心理学对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启示
在阅读分级教学文献的过程中,发现有人赞成二分法,也有人反对二分法,认为应当采取三分法,两头小,中间大,总之初衷都是想要更好地为学生创造更为有效的学习环境。但事实上,无论怎样,结合了个人情感特征及养成因素等所体现出的学生的心理状态,导致无论何种形式的分级都会导致学生心理产生微妙的情感变化。人作为个体的心理及情感因素极为复杂,也最难把控,因此对于分班教学来说,再谨慎细致的分班策略也只能是一种类似于数学中的趋近,将弊端趋向于最小,将利处趋向于最大。因此,我们不妨把关注点从分级的形式上转移到学生心理状态的疏通上,从学生主体的内在为分级教学打下基础。在彼得森所著的《积极心理学》中有一章重点讲述了积极情绪的重要性。体验积极情绪的人,在认知能力上有了一定的变化,比如“注意力的宽度更广了、工作记忆能力提高了、语言表达更流畅了、对认知的感受性也增强了。” (彼得森,2010,41)其中还提到,“积极情绪所起的进化性决定作用,不是表现在当前,而是表现在未来。或许体验积极的情绪,其作用在于它们能够指引我们参与增强我们行为和认知能力的活动中。” (彼得森,2010,41)由此可以看出,在平时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中通过多种手段积极调动同学更多地体验积极情绪,会有助于整体教学的实施,于此同时还可以遏制消极情绪所导致的一些问题。
四、局限性及进一步建议
局限:1.分级实施时间太短,经验不足,观察搜集的数据会有片面性。2.由于整体教学及学生评优评先制度的设立,导致大学英语考试评价标准需要一致,而这对于不同级别学生的学习评价便会产生一定的偏差。3.情绪是个很抽象的概念,再结合个体差异的人格理论,导致积极情绪的体验也会因人而异产生不同的效果。
建议:1.除了英语老师,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咨询老师及学长学姐等都应该充分了解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模式及其意义,从而在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维度对他们的负面情绪进行心理疏通。2.应该重视向学生传达出“知识积累”这一概念。科技发展,人们各个方面的节奏日益加快,同学们更乐于去追求眼下即得的利益(immediate benefits),而对于诸如语言习得这种需要长期积累才见成效的学习过程敬而远之,而这对于学生的知识能力养成是极为不利的。3.适度加大分级教学中的激励措施,从情感,四级提前参考机会,水平能力提升等方面给予学生更多的动机(motivation)来争取更好的英语习得成效。4.可以通过丰富有趣的课堂组织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酣畅感,让同学有更多的积极情绪的情感体验过程,从而提高整个班级的凝聚力,消除焦虑,自卑等负面情绪。
参考文献:
[1](英)彼得森著,徐红译.积极心理学[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6.
[2]高照.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对课堂心理环境影响的实证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10,02:56-62.
[3]金威.合作学习模式在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12,10:140-142.
[4]李炯英,戴秀珍.从i+1理论谈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语言输入[J].山东外语教学,2001,01:54-58.
[5]吴伟英,邓志辉,黄继炎.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的有效性研究[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8.01:6-13.
[6]袁玲丽,黄川.分级教学模式下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8: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