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2018-11-30 09:19朱馨玉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8年11期
关键词:学习方式转变数学教学

朱馨玉

[摘 要]当前,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学校基础学科的教学任务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更加注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由此可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成为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习方式;转变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33-0024-02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的教学也是如此。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传授知识给学生,而应该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那么,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如何进行教学,才能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呢?

一、由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

以往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多为“牵牛式”,即教师一刻不停地在前面牵着,学生始终小心翼翼地在后面跟着,导致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数学学习需要学生主动参与,而自主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因此,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善待学生的错误,耐心等待和赞许学生的点滴进步,使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数学学习。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例如,教学“确定位置”一课时,教师课始先问学生:“如果让你创造一种确定位置的方法,你准备怎么表示位置?”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探究后纷纷发表意见,有的说“我是直接用文字表示位置的,如图上的这个点可以表示为‘第3列第4行”;有的说“我的表示方法比他的简便一些,如图上的这个点可以直接写成‘3列4行”;也有的说“我直接写成‘3 4”;还有的说“我写成‘3,4”……教师在肯定每一个学生的方法后因势利导,讲解确定位置的方法——数对。这样教学,通过引导学生经历探究、讨论、观察、思考等活动过程,使每一位学生都积极主动地思考和探索问题。

2.尊重个体差异,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不同的学生应提出不一样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同时,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例如,教学“周长和面积”时,学生容易混淆这两个概念,教师可根据学生喜爱绘画的特点,引导他们在画画过程中明晰周长和面积的区别。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很快得出结论:周长就是我们画画时勾的线,而面积是我们涂颜色的大小……这样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易于理解所学知识。

3.满足心理需要,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

儿童都喜欢在人前展示自己来获得赞许,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教学中多肯定和鼓励学生,不要轻易地去否定他们,否则只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即使学生的回答不正确,教师也要鼓励他们,引导他们寻找到错误的原因后重新思考。同时,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耐心倾听,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这样学生才会更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和解决问题。教师只有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潜能,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到真正的发展。

二、由获得知识转变为亲自探究

以往的传统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因此更加倾向于接受式学习,且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发展。要改变这种状况,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探索获得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获得学习数学的方法。例如,教学“确定位置”时,教材先呈现列和行的知识,然后直接告诉学生可以用数对来表示位置。由于学生对数对能想出很多类似的表示方式,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先讲解列和行的知识,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在学生能够用文字的方法来表示如何确定位置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探究更加简便的确定位置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能感受到数学的简洁美,又体验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创新能力。

数学学习不应该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而应该是“积极主动探索,并且构建新知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要过多地干涉学生的探究,而应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由地进行思考与分析,使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真正获得新知。以往传统的“一言堂”绝不是好的课堂,好的课堂应该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懂得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更不能直接告诉学生所谓的标准答案,否则只会让学生的思维僵化。例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在揭示课题后,教师没有急着告诉学生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而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于是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有的想到之前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选择用数方格的方法来求三角形的面积;有的联想到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尝试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来求面积;还有的想到……学生在集体的探索讨论中优化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学习的自觉性也就跟着提高了。

三、由个体单一学习转变为小组合作学习

当今是一个大数据时代,知识的获取方式不像过去那么单一,这也导致各行各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很多事情、工作不再是一个人就可以完成,而需要团队合作,所以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人才。以往的传统课堂,总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学生疲于接受和记忆,导致从不主动思考和探究,而是被动地等待教师传授知识。这样的课堂,看似进行启发式教学,实际上还是“满堂灌”,不利于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更不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究,尽可能地让他们在实践、合作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只在学生探究有困难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其中,小组合作的形式应该更多地被教师引入课堂,作为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实现人人要求进步的目标,进行的不再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竞争,而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在这样的竞争活动中,小组成员有着共同的目标,能攜手朝着同一方向努力。同时,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各抒己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学生在此基础上形成小组的共同意见,再通过组间交流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最后综合全班意见就能获得对问题比较完整、正确的结论了。“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人的力量再大也比不过集体的力量。小组中每个成员在其他组员的帮助和鼓励下更能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而且提高了他们的交流能力。例如,教学“确定位置”时,教师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确定位置的方法。学生先用文字表示位置,记为“第3列第4行”,探究后再改写为“3列4行”,后来简化为“3 4”。这时有学生提出:“这样表示位置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应该写成‘3,4。”……通过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不断进行优化,教师再因势利导,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了正确的确定位置的方法。

总之,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就必须给学生提供充分进行探索的机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教师长期形成的教学方式不能一下子转变过来,导致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体现。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真正做好适合学生的教育。

[ 参 考 文 献 ]

[1] 陈瑜华.转变学习方式,让数学课堂流光溢彩[J].小学教学参考,2013(11).

[2] 王世忠.转变学习方式 打造生命课堂[J].教书育人,2016(29).

(责编 杜 华)

猜你喜欢
学习方式转变数学教学
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关于会计职能转变若干问题探究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