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引导,评价护航,让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2018-11-30 09:34宋雯雯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8年11期
关键词:预习引导高效

宋雯雯

【摘要】课堂上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低、自信心不足、学习能力弱、学习习惯差,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怎样让每个孩子都能积极参与,兴趣高涨的投入到学习中来,让课堂教学能够更加的高效?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与反思,认识到课堂上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注重方法的引导,更要以评价护航,对学生进行督促与鼓励,通过方法引导与评价机制相结合,让学生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来,才能让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关键词】方法 预习 引导 评价 高效

一、注重方法引导,引领学生有效学习

(一)有效预习让学生有备而学

1.预习的目的是让学生自行扫清文章的字词障碍,读准生字和词语,整体感知课文写了什么?对文本有个总体印象。自主预习时教师从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上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查找资料,通过预习使学生学习定向,知道自己应该去学什么,怎么学,同时保证了学生课堂的参与性,可以有准备来展示。学生学好语文,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在预习中提出问题,试探性地解决问题。在预习环节,我一直尝试让学生自己出预习题,不同层次的学生所出的预习题难度水平也是不一样的。刚开始,我还不太放心,让学生自己出预习题能行吗?经过几次试验我发现,学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一些基础差的同学会出这样的题目: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看拼音写词语,中等水平的学生会出一些辨别多音字、形近字组词等题目,还有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会出一些跟课文内容理解有关的题目。学生出题的题型也很多样,连线、填空、选择这样的题型都会出现。这样一来学生出题的积极性高了很多,而且兼顾了不同水平的学生,达到分层预习的效果。有效预习让学生乐于学,有准备地学习,为有效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预习中学生自己解决了课文的生字和词语,效果如何需要反馈,而反馈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学生展示。具体做法:学生领读生字,开火车读生字并组词,用重点词语说一句话,学生领读生字或开火车读生字并组词,是学生展现自我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使学生在领读中,体验到我是成功者,可一人领,多人读;多人领,多人读等不同形式。使学生都有自我展示和体验成功的机会,并从争着抢着领读中激发学生学习掌握运用词语的热情,变枯燥为生动,变被动为主动。

3.通过领读生字、开火车读生字、组词等形式,使全体学生全员参与识字过程,并对识字掌握情况进行了课堂反馈,出现字音不准以便及时纠错,正音。这样的学习方法就把字、词、句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语言环境中感受词语的魅力。借助语境把相关的词语组织在一起,有机整合,互相联系,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二)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注重培养学生语感

教师要引导学生去理解文本、感悟文本,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读”,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潜心读书,深入思考。

1.把复杂的文本读简单。“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语文学习的手段。“读为主”——教师要根据文本和学生特点,通过“读”引领学生最大限度地走进文本。“悟为先”——当学生读中生疑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反复朗读,使学生明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

2.把厚的文本读薄。“读字当先,长文短教,以学定教”。一个“读”字让学生超越了文本,超越了自我;一个“读”让学生穿越时空与作者、与文本进行着精彩的对话;一个“读”让学生将厚重的文本读薄,然后又从薄的文本走向厚重的生活……

(三)注重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比如,在教授理解“学无止境”等词语的意思时,引导学生总结理解词语的多种方法:查字典、查资料、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等。

新的课堂模式倡导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在讲授《七顆钻石》这一课时,水罐发生了五次变化,让学生能够通过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是本课的重点,因此在教学中此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水罐的几次变化,交流自己的感受体会,完成下面的练习单。

通过学生的交流情况来看,学生能够抓住每一次变化中的关键词语来交流自己的感受体会,每一个学生都能投入到合作学习中来,畅所欲言,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小组合作学习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以评价护航,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每位学生的学业水平参差不齐,兴趣爱好不同,如果用同一标准一把尺子去评价所有的学生,每位学生都会过早的被贴上好中差的标签,对学生的评价,要注重肯定每个孩子的进步,善待、宽容、欣赏每个孩子,让每个孩子在老师的不断激励中超越自我,不断进步。

(一)科学的评价是对学生的督促与鼓励

科学、真实的评价孩子会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学生理想的火花。精彩的、实在、有效、真实的评价能督促学生进一步探求知识,也给了学生真实的鼓励。在课堂上需要的就是真实有效、有延续空间的科学评价。

(二)有效的小组评价竞争机制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1.课堂回答方面。为了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更好的调动不积极的学生。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对敢于回答问题的学生、回答正确的学生、回答精彩的学生分别给以不同的奖励;小组内所有成员都积极参与的,给该小组集体奖励,这种方法大大调动了全班学生课堂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课堂表现方面:

(1)学生课堂纪律方面。根据各小组的坐姿、学习习惯等方面的表现情况分别予以奖励。

(2)学生在课堂上表达补充观点方面。如第一位同学讲解完后,根据讲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讲不完整的地方、讲错或有更好的见解等都可进行补充。凡是补充的学生只要说得正确,都要给以奖励表扬,利用这种方法,就会使学生们认真去听其他同学的讲解,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学会倾听。

3.建立小组间的竞争机制。每周班长做好周总结,根据每个小组、每位同学的量化,评出优秀小组、优秀组长、优秀组员。在进行月总结中,对连续评为先进小组不但要发物质奖励,还要给优秀小组成员照合影相,最后贴到班级的光荣榜中。

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没有评价的课堂,不论什么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其效率都是低效的,只有真正发挥评价的作用,方能做到事半功倍,达到高效的课堂。

泰戈尔说:“天空不留下痕迹,但鸟已飞过。”只有在不断的反思总结中,不断的积累经验中,才能使自己的课堂越来越高效。总之,在课堂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广度和深度,更加关注学生的差异,注重集体间的合作,在课堂上把充分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表达自己思想和观点的舞台,使我们的课堂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0.

[3]王丽.语文课前预习之我见[J].吉林教育.

猜你喜欢
预习引导高效
三步走,“鲜活”口语交际课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浅谈职高生的数学课前预习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