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中几个不可忽略的关键词

2018-11-30 09:30童志国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8年11期
关键词:项脊轩志项脊轩归有光

童志国

《项脊轩志》是归有光的有着“明文第一”美誉的一篇散文。在赏析这篇散文的诸多文章中,论者一般都会作出“这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1]的概括。

这个概括看似无懈可击,其实具有很大的遮蔽性。不少教者就紧扣这句话中的三個关键词来设计教学:物(变迁的项脊轩)、叙事(回忆少年读书轩中的情况,以及自己与母亲、祖母、妻子之间的往事)和抒情(“多可喜,亦多可悲”的感情)。更有教者直接地将文段二中的首句“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抽取出来,将文章情感脉络作一分为二的“喜—悲”处理。且不说这样将“喜—悲”情感作二元对立处理是否妥当,就是以“喜—悲”情感串联起诸如“这一句话在文章中有何作用”“文章分别写了哪些可喜和可悲之事”“这些可喜可悲之事喜在何处悲在哪里”等问题对高中生而言,其思维的含金量无疑是匮乏的。

最近重读《项脊轩志》,笔者发现归有光的这篇散文,表面上是通过对项脊轩变迁的描写,深情回顾了与自己关系最亲的三位女性既可喜又可悲的往事,表达了物是人非、家族衰落的慨叹,抒发了缅怀母亲、祖母和妻子的真挚感情;深层次而言,该文之所以能成为名篇,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字里行间涌动着的归有光的“情志”——为改变家道中落而闭“轩”苦读的坚忍、将亲人对自己的关爱化为热切的光宗耀祖的自觉使命感和强烈的自信——感染、打动读者。换言之,《项脊轩志》是抒情的,更是言志的;抒情是外显的,言志是内隐的;文章既以情动人,更以志激人。从教学的层面看,抒情的层面好理解,但言志的内核是要通过教者巧妙搭建“支架”,来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去潜心体会。

笔者在细读文本的前提下,认为在教学中我们要指导学生发掘出《项脊轩志》内在的“情志”,可以以文中几个关键词为抓手,通过比较法仔细品读揣摩,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揭示出文本感人至深的奥秘。

一、书斋名称蕴含的深意

众所周知,书斋是古代士子读书明理的地方,也是其精神发育的重要场所。读书人大都喜欢给自己的书斋取一个别致的名字,以表达自己的雅趣和寄托自己的志向。我们耳熟能详的有刘禹锡的“陋室”,曹雪芹的“悼红轩”,梁启超的“饮冰室”,梁实秋的“雅舍”等等。

归有光早年刻苦攻读的书斋也有一个名称——项脊轩。一般认为,项脊为地名,是归有光九世祖项道隆所居之处(昆山之项脊泾,今江苏太仓境内)。归有光将自己的书斋取名为“项脊”,含有怀宗追远之意[2]。归有光也自号“项脊生”。为何要怀宗追远?从归有光的《叔祖存默翁六十寿序》不难找到答案:“昔我归氏,自工部尚书而下,累叶荣贵,迄于唐亡。吴中相传谓之著姓。”后来归家子孙对入仕不感兴趣,归家遂逐渐衰落。如五世祖归度永乐中曾“以人才征,辞不就”,曾祖归风“雅不喜为吏,每公退,辄掷其冠曰:‘安用此自苦?亡何,以病免归”(《震川先生集·归氏世谱后》)。“吾归氏虽无位于朝,而居于乡者甚乐。县城东南,列第相望。宾客过从饮酒无虚日,而归氏世世为县人所服。时人为之语曰:‘县官印,不如归家信。”(《震川先生集·归氏世谱》)家族往昔的荣光于无形中激发了归有光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又因现实中的家道衰落而植入了他的基因,融入了他的血脉,时时鞭策着他发愤苦读,希望科考及第以改变家族败亡的命运。

接下来的问题是书斋为何称“轩”,而不称之为“斋”“室”等等?笔者认为这要从“轩”字的本义入手探究,我们才可一窥其中堂奥。“轩”的金文写法为“ ”,左边为“车”,右边是“ (后讹变为“干”,意为树杈)”,合在一起表示竖立在车箱四角的树杈,便于给车子加顶盖。其造字本义为“古代车上支撑顶盖的小柱子”,后来借代引申为“有顶有柱的小室或长廊”。而《项脊轩志》第一自然段中关于项脊轩的描写无不吻合“轩”狭小、拥挤的特点:“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毎移案,顾视无可置者”。不可忽视的是,“轩”还有引申义“直立、高耸”,组词有“轩昂”“轩然大波”等。笔者认为归有光在给自己的书斋命名时,取“轩”字很可能还有这样一层意思:居于陋室中的自己“胸中有丘壑”,是一个器宇轩昂的人,是一个志存高远的人。毕竟当时归有光才18岁,正处在一个敢想敢为的年龄。而这样的用意是普通的字眼“室”“斋”所无法传递的。

从书斋的命名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应该是包含着归有光的至深用意:借用“项脊”,意欲光耀门楣、挽家族颓势于既倒;命取“轩”字,暗示自己信心满满、有责任有能力重振家风。概言之,“项脊轩”在18岁的归有光心中,既很小,是方丈之大的苦读之所;又很大,在方丈之大的物理空间中暂时栖居的鹏鸟胸怀浩瀚苍穹。

二、兰、桂、竹和枇杷的象征意义

“室仅方丈”“雨泽下注”“不能得日”的百年老屋,经过归有光的一番精心修葺,旧貌换新颜:“室始洞然”——采光条件明显得到改善;“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破败的环境有了花草的点缀,呈现出勃勃生机和雅致的情调;“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书斋环境静谧,天人合一,是理想的读书之所。

民谚云:“前不栽桑,后不栽柳,院中不栽鬼拍手。”归有光在自己的书斋“杂植兰桂竹木”应该是“别有用意”的。就“兰”而言,“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孔子家语·在厄》)孔子借“兰”表现出不为贫苦、失意所动摇,仍坚定向上的理想人格。屈原在《离骚》中吟唱道:“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显示出自己的德行高洁、修身清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独立人格。兰也是历代诗人钟爱的对象,已然成为高洁人格的象征。卢纶将兰花喻君子:“佳人比香草,君子即芳兰”(《送尹枢令狐楚及第后归觐》);苏轼写兰的幽香:“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题杨次公春兰》);杨万里写兰的隐逸之态:“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士家”(《三花斛三首·右兰花》)。“兰”在归有光的心目中,无疑也是志向高洁、独立坚贞人格的象征。家道中落的困境非但没有弱化和改变归有光的远大志向和重振家族的强烈使命感,相反地进一步强化了其早已内化于心的责任感。

在书斋前植“桂”,其象征意义比较显见,暗示着通过自己的刻苦攻读,有朝一日能“蟾宫折桂”、金榜题名;而“竹”则表达了自己虚心、能自持的美德,更有着弯而不折、折而不断、柔中带刚的韧性人格。

关于“庭有枇杷树”,论者多认为归有光之妻魏氏亲手种植枇杷树,是取枇杷寓含的多子多福之意。筆者认为不排除这种可能,但我们认为可能还有更深的寓意。宋祁在《草木杂咏五首·枇杷》中写道:“树繁碧玉叶,柯叠黄金丸。”枇杷还有“黄金丸”之美誉,是财富和家庭殷实富足的象征。归有光青少年时期,家道中落,叔伯异爨,一个大家族四分五裂。魏氏种植枇杷树,很可能是寄希望于自己的丈夫,通过刻苦攻读走科举仕途之路,重塑归家往昔的富贵荣耀与辉煌。

另外,归有光读书轩中有时“偃仰啸歌”,有时“冥然兀坐”。其中的“啸歌”值得我们关注。我们可以结合典故“苏门长啸”、陶渊明的诗句“登东皋以舒啸”和苏轼的词句“何妨吟啸且徐行”等等,让学生明白归有光在读书之余的“啸歌”,不仅仅是单调枯燥苦读生活的一种调剂和排遣,更是寄寓了自己的“情志”——在久积的使命感的驱使下渴望在科场一试身手以重振家门的强烈自信和等待的焦灼感。

三、犬吠鸡鸣之现实的反向激励

中国古人的家族观念是很强的,讲究的是世代同居。而在归有光的青少年时期,其家族正逐步走向分崩离析,他亲眼目睹了家族衰落的一幕:“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一般认为上引文字写诸父分灶后庭院一再变迁,家境日趋没落的景象,揭示了“悲”的表象[3]。这样的分析只是揭示了表层的内容,而没有揭示其背后的“情志”。“东犬西吠”使得一个原本相亲相爱大家庭里的成员,变成了熟悉的陌生人;待客会友的庄重之地“厅”,已然成为家禽的栖身之所;先是宽阔的庭院,开始筑起了还有通透感的篱笆,随后被密不透风的墙替代。所有这一切无不暗示归有光:叔伯不肖,家族似乎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败。

但是,考察这几句描写叔伯分家细节的文字,我们发现这是作者在客观地陈述,没有使用一个表现自己情感的字眼,而这正是需要仔细推敲的地方。笔者认为此处恰恰体现了作者隐含的“情志”——分吧,分吧,分得越干净越好。等着吧,总有一天,我会让家族振兴起来,我会让家族以我为荣,我会让你们以我为荣!我们似乎看见18岁(或者更年轻)文文弱弱的归有光紧蹙眉头、咬紧牙关、捏紧拳头,在心里暗自立下这般誓言。换言之,家族的日趋败亡让年轻的归有光很难过,但似乎也更加激励他,强化其为振兴家族而读书的责任感和复兴家业的进取之志。归有光的苦读不仅仅为自己博取功名,家族往日荣耀今日衰颓的现实让他把自己的前途与家族的命运紧紧捆绑在一起,正是这种有使命感的担当让人对其肃然起敬。

四、象笏所寄托的殷切期望

在忆及祖母时,归有光特意写了一个细节:“顷之,(大母)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其中的“象笏”一词,值得我们琢磨。“笏”是古代官职较高的臣僚上朝时所持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用以指画或记事。“象笏”即用象牙制成的手板。据《明史·舆服志》记载,一品到五品官员上朝用象牙做的手板。归有光祖母的祖父夏昶在宣德年间曾任太常寺卿,其官职不低,所以祖母留存象笏就在情理之中了。

祖母将此象笏送给归有光的用意是明显的,祖母有感于“吾家读书久不效”,又见归有光闭轩苦读,文静“大类女郎”,祖母送归有光象笏就等于将一份振兴家族的重任郑重地交给了归有光。另外祖母说“他日汝当用之”,而不说“他日汝可用之”,可见在祖母的心目中归有光是重振家门的不二人选;于归有光而言,接过象笏其实也就等于接受了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还注意到归有光在回忆母亲和祖母时情感表现不一:回忆母亲时用的是“余泣”,回忆祖母时用的是“令人长号不自禁”,后者的情感明显强于前者。就亲情的远近而论,母子的亲情应该亲于祖孙的亲情,归有光此处的表达从表面看似乎就很矛盾。其实,这一处“矛盾”所逗引出来的仍然是笔者强调的“情志”。归有光回忆母亲的事,是通过老妪口述的,而非自己的亲身经历,但母亲养育儿女的辛劳在其懂事后还是有所体会的。而祖母送自己象笏,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更重要的是这已经不是一个普通的象笏,而是一份沉甸甸的家族使命和责任,正因为如此祖母的一言一行才被归有光铭记在心。

有论者在论及回忆祖母时“令人长号不自禁”指出:“祖母望孙成才,情深意切,用象笏来勉励孙儿发愤苦读。而自己一再科场失利,既觉得辜负了祖母的期望而感到内疚,又对科场失利难免有一肚子怨气,‘瞻顾遗迹,百感交集,格外悲痛。”[4]笔者认为论者于此忽略了一个时间,回忆母亲和祖母的这段文字写于归有光18岁。所以“自己一再科场失利,既觉得辜负了祖母的期望而感到内疚,又对科场失利难免有一肚子怨气”之说明显难以成立。笔者认为,回忆祖母送自己象笏时,归有光之所以说“令人长号不自禁”,主要是因为此时(18岁)的归有光还没有等到在科场施展拳脚的机会,他号哭的是时间过得太慢,自己目前还不能将祖母的殷切期望变成活生生的现实;即使在不久的将来,自己能达成祖母所愿,但祖母却看不到这一切了。这一点,还是詹丹教授分析得透彻:“作者写到老妪对自己已经去世的母亲的回忆,写自己回忆祖母生前的话语,虽然也落泪,甚至号哭,但不是那种令人绝望的、虚无的悲痛,而是带着温暖而非凄凉的伤感。其对生命的感召力,是向上的,奋发的。”[5]

为了更好地理解《项脊轩志》中内隐的“情志”——亲情激励下为振兴家族而读书的豪情壮志、满满的自信以及舍我其谁的强烈责任感,我们有必要把原文中有而教材中删去的一段补充出来:“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这段话正是作者在文中内隐的“情志”明示。

综上,笔者认为《项脊轩志》中归有光表达的“情志”是内隐于表面“喜悲情感”背后的。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读出文章的“情感”,只是完成文本解读的第一步。同时要指导学生破除将文章“喜悲情感”作简单二元对立处理的思维,因为第一自然段“喜”的情感中明显包含着“悲”的因子,第二段及其后段落“悲”的情感中无疑也包含着“喜”的元素。更为重要的是挖掘出“情感”背后的“情志”,并搭建“支架”让学生读懂这一“情志”所承载的丰富的文化信息。唯有如此,我们方算是读懂了《项脊轩志》,并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了归有光。

参考文献:

[1][2][3]人教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70.

[4]人教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79.

[5]詹丹.语文教学与文本解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128.

猜你喜欢
项脊轩志项脊轩归有光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字字显真心,句句总关情
《项脊轩志》细节的秘妙浅析
“知人论世”与文言文释义案例分析
一曲读书人的励志
儒家思想观照下的《项脊轩志》阅读
千丝万缕难理情,一景一言皆回忆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及反思
《项脊轩志》教学案例
枇杷树:一个不容忽视的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