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洁霞
摘要:目的: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究护士分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有针对性的选择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这个时间范围内在我院50例临床护理人员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根据对他们的管理方式的差异,有针对性的分为两个组别,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各有25例护理人员。针对对照组护理人员所采用的是常规性的管理方式,而针对是观察组护理人员所采取的是在常规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再进一步采用分层级管理模式。针对两个组别的研究对象在管理前后对于专业理论知识、实际操作、患者满意程度等一系列相关方面进行与之相对应的评价和考核。结果:经过切实有效的护理管理之后,两组人员对于理论知识以及实际操作的得分都要比管理之前有十分明显的提升,观察组人员经过分级管理模式之后,他们在对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各项得分都要比对照组患者有十分明显的提升,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也要比对照组患者有十分明显的提升,观察组的护理人员对其管理方式的有效性和满意程度,也同样比对照组护理人员有十分明显的提升,两者的差距显著,具备相应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根本上切实有效的对于护士展开与之相对应的分级管理模式,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有效提升其护理质量,有效的提高护理人员对于专业知识和护理技能的足够掌握,与此同时,更能显著的提升患者对于医院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这样的方法切实可行,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深入应用和大力推广。
关键词:护士;分级管理模式;护理管理质量;作用
在医院的各项工作中,除了主治医生之外,护士是与患者接触频率最高的医院工作人员,护士对患者所呈现出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水平的优劣程度,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医院的信誉和形象有着至关重要的直接联系。对于相关的护士采取切实有效的分级管理模式,其根本宗旨是为了在最大程度上充分利用有限的护士资源,尽可能的减少对于护理人员的浪费。针对这样的情况,本次研究有针对性的选择50例临床护理人员进行分析和探究,对他们展开不同模式的管理,有针对性的对不同模式下的管理效果和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进行对比,现在把相应的研究内容和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有针对性的选择在2015年1月到2018年1月这个时间范围内在我院50例临床护理人员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的研究对象都是女性,其中有12名主管护师,有22名护师,有16名护士。有针对性的根据学历分级可以看出,本科生有32名,大专生有18名。观察组中的人员有25名,他们的年龄范围在22-40岁之间,他们的平均年龄是(28.4±5.5)岁,对照组中的人员有25名,他们的年龄范围在21-48岁之间,他们的平均年龄是(29.5±5.2)岁。两个组别的人员在年龄、职称、学历等一系列相关方面的比较,并没有明显的差异,不具备相应的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2.研究方法
针对对照组的护士所采取的是常规的管理方式,切实有效的应用轮班制度,对于传统的护理模式进行进一步的延续,对于护理人员用统一化的管理方式,而针对观察组的护理人员所采取的是分层级管理模式,具体的管理方法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有针对性的建立健全层级管理框架
有针对性的构建起全新的培训队伍,对于所有层次的护理人员,设计和制定出与之相对应的培训内容和相应的考核方法,对于所有的护理人员进行分层级的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并有针对性的结合他们的考核结果,且根据他们平时的护理质量进行切实有效的层级选拔。
2.2 進行切实有效的层级明确分工
根据层级的不同,可以有针对性的结合相关人员的能力和经验分为护士长、副护士长、科室各护理质控护士(病房责任护士)和初级护理人员,并有针对性的根据各科室中的具体情况采取阶梯式的方法来对护理人员进行分类,并把相关的护理任务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和量化,确保每一个人员都能够各尽其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同时,要保证各个层级都能够互相分工协作,在保证各自完成各自任务的前提下,各个层级之间要保证互相协调不脱节,护士长对于整个架构进行统一协调,统筹规划,对整个护理构架进行统一管理。
2.3 构建层级工作分工
护理部制定各级护士培养计划,分为轮转护士、一年内临床护士、二年至五年临床护士、六年及以上临床护士培养计划,根据分级有相应的《护士考核手册》,主要由自我评价、护士长评价、理论及操作考试组成,要求及时完成相应《护士考核手册》的考核内容并达标。
护士长对于所有护理人员的人力资源分配进行全面的统筹,具体负责,针对基层护理人员进行监督和协助,保证对于各个科室的护理任务做明确的分配;护士组长有针对性的配合总护士长对于各个科室工作进行管理,并负责上传下达的过渡工作,有针对性的组织科室会议明确工作;副护士长要协助护士长进行科室管理;科室各护理质控护士要对科室护理质量进行控制,发现问题时要针对性的进行原因分析和整改,及时进行评价,向护士长及时反馈,对科内护士进行培训和指导;病房责任护士要有针对性的协助护士针对各患者展开更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和护理方案,在患者入院之后要对其临床资料进行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评估,对其心理和健康状态等一系列相关方面都要展开全面的评价;初级护士对于患者日常的护理工作,要认真全面的负责,并有针对性的贯彻落实相应的护理和配合计划
2.4 有针对性的对于排班模式进行改革
口腔科门诊传统意义上的护士排班模式主要为日班模式,在这种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护士很容易处于疲倦的状态,这让他们的工作热情比较低,态度冷硬,工作效率也大打折扣;新型的排班模式根据具体的情况,可以分为日班和1-8班,这样能够保证每一个护士在上班的过程中都能够有最大的热情,投入到最佳的工作状态中,对工作也比较认真负责,它可以从根本上有效确保他们的工作质量和护理质量都得到有效提升。
3.评价标准
在分层级管理模式进行之后,对于两个组别的管理人员进行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水平进行考核,满分确认为100分:患者及时有效的对于为自身进行护理服务的护士进行满意度评分,而两个组别的护士对于管理模式的有效性和满意度也进行与之相对应的评分,满分均为100分。
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涉及的数据全部有针对性的选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P<0.05代表2者的比较差异十分显著,具备相应的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经过切实有效的护理管理之后,两组人员对于理论知识以及实际操作的得分都要比管理之前有十分明显的提升,观察组人员经过分级管理模式之后,他们在对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各项得分都要比对照组患者有十分明显的提升,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也要比对照组患者有十分明显的提升,观察组的护理人员对其管理方式的有效性和满意程度,也同样比对照组护理人员有十分明显的提升,两者的差距十分显著,具备相应的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于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对于护理护士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要求也逐步提升,针对这样的情况,所以医院对于护士的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且必要,这也从根本上对于医院的整体护理水平起到决定作用。传统意义上对于护士的管理模式,通常情况下都使得护士的分工不够明确,职责不完善,使得他们在根本上产生工作状态散漫的情况,他们的也态度不够亲切、诚恳,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医患关系比较紧张。针对护士切实有效的采取分级管理模式,把整体的护理工作有针对性的划分为多个模块,实行病区责任化分工,进一步把护理工作细化和量化,使每个护士都存在竞争的压力,让他们不断学习,提升护理质量,以达到相应的考核标准,对于整体的护理水平都有较大提升,极大增强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使医患关系有效环节。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从根本上切实有效的对于护士展开与之相对应的分级管理模式,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有效提升其护理质量,有效的提高护理人员对于专业知识和护理技能的足够掌握,与此同时,更能显著的提升患者对于医院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这样的方法切实可行,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深入应用和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刘琴.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4(24):67-69.
[2]刘建红,王敏.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護理管理质量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10):763-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