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道德建设的挑战及其成因论析

2018-11-30 01:47范守勋李茹月
商情 2018年49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建设

范守勋 李茹月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个人成长发展的思想基础,是社会文明和谐的理论保障,是国家繁荣富强的精神力量。它是形成的一种广泛的社会共识,为实现和谐社会和“中国梦”的远大理想提供了强而有力的理论支持。由于转型期社会状态呈现出复杂性以及人们思想认识的差异性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持续而有效的从各个方面、各领域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创造良好的道德环境,对于培育和提高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德 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下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在国家发展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在思想认识层面,这些问题和挑战集中体现为“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潮影响着人们的道德思考和行为模式,“自由化思潮”、“颜色革命”影响着国家的安定团结等等。因此,探究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与道德建设的关联

(一)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思考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自然基于什么样的社会制度与现实,就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价值观。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言,它并不单独地形成和存在于某一个历史时期,它与整个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都息息相关。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和价值观念,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形成和包容,使它具有的鲜明民族特色;同时它又具有与时俱进的优良品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又能在时代的赋予在形成不同的特点、产生不同的作用。近几年春晚支付宝集齐“五福”的活动,掀起了全国人民一年一度的“咻一咻”的热潮。其五福:富强福,和谐福,友善福,爱国福,敬业福,也是核心价值观主体内容的集中体现;可见其承载着社会意识中道德风尚、理想观念、价值判断等因素的形成与发展。

2012年党提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十二个关键词:“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国、敬业、诚信、友善。”在这样一种颇为凝练的主流话语的表述中,这三组词汇分别代表了我们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以及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追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准确把握。

(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道德建设的关联探究

道德建设在笔者看来是一个内涵丰富、能够涵盖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概念,它的核心无非是在社会运行中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在整体的层面上提升社会群体的一般道德水平和思想素质,逐步建构起与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和秩序;同时,道德建设是一个很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因为无论是在国外的词源字典抑或是各类学术文献资料中,“道德建设”这样的提法都很难被检索到。而道德建设问题在国内理论界与学术界却一直是热点议题,尤其在新时期以来历届党代会报告中都会将其重点提及,在笔者看来,“美丽中国”的关键抓手不仅仅是在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更要在建设崇德向善、和谐有序的现代化社会上做文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从本质上来说包含了对于加强和推进道德建设的途径和要求,只有明确其在道德的建设方面基础性、导向性的作用,才能确保道德建设这一重要任务自始至终沿着科学的道路前进。当下出现了一些难以跳出的“道德危机”与“道德悖论”,例如:自从南京“彭宇案”发生之后近数年来“碰瓷老人”现象屡见不鲜,人们一直在“扶不与扶书首德泥潭中挣扎;感动中国的“好人”丛飞将其一生都奉献给了慈善事业却资助出了一批“白眼狼”,使得许多人得出了“好人不会有好报”这样的“荒谬”结论。在这样的情况下,充分阐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建设中的辨析和引导作用就显得尤为突出了。同样,科学有序的道德建设工作的开展也可以进一步推动的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与认同度进一步扩大。“党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因此,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也应当着眼于三个维度,即“国家维度明大德、社会维度守公德、个人维度严私德”。

二、当前社会道德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其原因分析

(一)当前社会道德建设面临的严峻挑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共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历来受到理论界与学术界的高度重视。而当今社会的现状表明,道德建设的情况并不乐观,形势刻不容缓,在新时期,它作为一项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挑战。

(1)从国际来看。21世纪,世界历史的发展沿革迈入了新的阶段。全球化、多极化的趋势愈演愈烈,以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也进入了“白热化”的时期。来自于海外反华势力的“自由化思潮”、“颜色革命”等,也使得中国社会在民族事务、城乡发展、社会保障建设等方面事端显现、摩擦增加、矛盾凸显。大肆宣扬各种歪曲错误的道德价值评价标准,对我国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使得社会公众在社会审视、自我评价、人生价值等方面逐渐产生了“困惑”,社会风气、人际关系出现了恶化的苗头。

(2)从国内来看。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深入发展与完善。一方面,人们提升自身竞争力与处事效率的观念明显增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些令人担忧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主义的各种腐朽思想也开始侵蚀着人们的道德观念,社会上的各种堕落腐败、违法犯罪等丑恶现象时有发生,例如许多不法商贩‘一切向钱看”,制作贩卖有毒食品,让安全问题严重危及我们的健康,更让主流的道德观念与我们渐行渐远,严重影响了党和国家事业前进发展的稳定、和谐。

再提近十年余年来最受热议和人们最为熟知的几个事例来审视这一“道德危机”。2006年底,江苏南京的一起民事诉讼引发了巨大的争议。一位老人在行走中跌倒,彭宇自称将其扶起并送往医院及时救护。然而老人事后却指认彭宇是撞到自己的责任人,要求其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二人最终走上法庭,法院一审判决彭宇给付对方40%的损失;二审和解结案。此后类似的案件在各地相继出现,甚至引发了“职业碰瓷”这种令人瞠目结舌的“职业热潮”,这也进一步激起民众对跌倒老人是否搀扶的在道德、伦理与人性等方面的反思。

除此之外,2011年发生在佛山的小悦悦事件,2岁的孩子被汽车碾过,虽然有is名路人在7分钟内路过,但都对此漠不关心。此案也引发了网友的热议,称“中华民族到了最缺德的时候”,在社会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二)道德建设面临挑战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正如曾经脍炙人口的春晚小品《扶不扶》所表述的:“人心倒了就扶不起来了”。当今社会的公德与良知,被一而再、再而三的严厉“拷问”。因而,在准确把握当前社会的道德现象基础之上,分析其深层次的原因,自然也必不可少。

“社会意识的性质和变化由社会存在的性质和变化所决定。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前提和基础,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和形式。”这是历史唯物主义最为基本的观点。按照这一理论,我们自然会产生这样的认知,之所以人们必须先进行物质生产,是因为在此基础之上才能进行精神生产,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归根结底是来源于社会环境的。

(1)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思想分化。新时期以来,我国社会进入了告诉发展时期,但同时高速发展带来的社会转型也让我们进入了“阵痛期”与“矛盾凸显期”。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各项改革进程中,社会各阶层的利益结构不断分化、重组,使得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群体性事件的增多,一旦处置不当,则更容易导致矛盾激化,使人的思想出现分化,将直接危机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大局的顺利进行。利益的驱动,使人们不可避免的降低了良好的道德品质,以维护自身的权益并求其最大化,不择手段的采取一切措施,则可能导致侵害他人的合法利益。为此,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呈现出的矛盾,是追溯人们思想现状原因的关键。

(2)当前我国利益矛盾主体的多样化、复杂性态势。当前社会利益的矛盾主体以多元化为其最主要的特征体现。这种多元化与社会利益的多种分配方式密切相关。按照生产关系的结构角度分析,一定的生产关系制约着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随着现代化步骤的加快,在各领域之间,不同利益主体的关系经常呈现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的特征,于是当前社会利益矛盾主体也呈现出更为复杂的情况,给道德建设带来一定的挑战。

马克思提出,人的需要和欲望表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而人与人之间最为本质的关系是物质利益关系。物质利益矛盾决定着其他一切社会矛盾。因此,社会上不同利益主体之间产生的多种多样的利益冲突矛盾,追本溯源之后我们的观察视角仍然主要集中于经济领域。这是人们面临思想观念的多维选择以及意识形态差异化的最深层原因。

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交流应当重视。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始终是绝大多数家长对于孩子成才期望的话语表达,“品学兼优”是对这一期望的最好概述,这其实与学校教育的目标呈现出一致性,但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二者却经常会出现偏差。究其原因,仍是學校与家庭之间没有普遍建立起长期沟通与互动的有效机制。进入信息化时代,以QQ、微信、微博、公众号、论坛等网络公共平台为代表的新媒体沟通方式正愈发深入并有效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家庭和学校之间也应紧跟时代步伐,以此为载体增加相互之间沟通交流的频率与有效性,帮助家长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综合发展,有针对性地在家庭教育中以学校方面为参照取长补短,形成良好的互动配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丰富人民精神境界的基础力量,也是推进国家现代化、实]买‘中国梦”的精神支柱,具有强大的整合能力和引领能力。全面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理解个性、博采众长,以最大限度形成社会思想共识。才能在引领社会思潮的过程中,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齐心协力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建设
寒露
跟踪导练(五)(2)
道德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道德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