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莉霞
[摘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入体验式教学模式,对教学实际展开调研,在充分掌握教学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提升教学的适配性。教师可以整合教学资源,优化合作形式,创设演绎活动,拓展训练视野,从不同维度为学生营造体验的环境,创设体验的契机,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塑造认知、磨炼意志、收获成长。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体验;教学构建
道德与法治课程有其学科特点,学生需要融入到教材之中,对相关案例进行深度解读,开展课堂演绎,参与社会走访调查和主题活动,这样才能产生深刻的学习体验,形成学科核心素质。
一、整合教学资源,创设体验教学情境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对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力基础等因素展开深入调研,以便为教学设计提供有价值的信息。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比较固定的教材,但还需要教师引入校本课程内容,利用活生生的现实案例丰富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体验的机会。在具体操作时,教师要重视研究学生的兴趣取向,利用多种手段为学生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如生动讲述、故事展示、实物投放、多媒体展示等,特别是多媒体展示,可以将一些生活案例进行情景再现,给学生带来多种感官刺激。
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享受学习》一课时,上课伊始,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童年》,学生对这首歌曲都比较熟悉,很多学生都跟唱起来。这时教师给出引导:这首歌曲反映了童年时代的快乐生活,其中提到了学习的话题,这说明学习也是童年的美好回忆。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学习究竟是苦还是乐。话题一抛出,学生便展开了争论。有学生说:“学习是快乐的,因为不断收获知识,让我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样的学习当然是幸福的。”也有学生说:“我从来就没有感觉到学习是快乐的。老师布置那么多作业,整天让我们抄写、背诵,我对学习只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苦和累。”教师也参与到话题的讨论之中:“不同的人对学习会有不同的体验和感知,有人说苦,有人说甜,这都是非常正常的。但我们还是要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学习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动力,从这个视角看,学习是有益的。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学习是永远都干不完的事情,感到辛苦也是正常的,我们要正视学习过程中的付出和收获。”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先为学生播放歌曲,活跃了课堂气氛,然后抛出话题,学生都兴致勃勃地投入到论战之中,从中获得学习认知和学习体验。
二、优化合作形式,创造体验学习契机
目前,合作学习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首选学习方式,而在具体设计时,教师往往将小组讨论当作唯一的合作学习形式。其实,合作学习形式多样,如小组辩论、小组调查、小组对话、小组竞赛、集体观察、集体课堂演绎、小组案例分析等。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对合作学习形式可以进行必要的创新设计,给学生创造更多学习体验的机会。
在教学《友谊与成长同行》一课时,教师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可以畅所欲言的活动。教师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有什么样的朋友,自然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属于同化现象。你的朋友对你有哪些影响呢?以小组为单位,每一个成员都说说自己的切身体验。”活动开始后,学生都顺利进入讲解展示环节,教师巡视,并参与到学生展示活动之中。有学生说:“我有一个最好的朋友,他为人正直、坦诚,给我带来很多积极的影响。有一次,他捡到一部手机,找不到失主了,他非常着急,就通过手机上的信息联系失主,最终将手机还给失主。失主非常感激,想把很漂亮的手机挂饰送给他,可他死活不要,这位失主就让我先代收一下。没有想到,我说什么他都不收,弄得我下不来台。通过这件事,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与优秀的人相处,自己也会变得优秀。”
本节课,教师采用小组演讲的形式,给学生创设体验的机会。从学生的表现可以看出,这一教学设计是非常有价值的,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展开演讲,其体验感知更为鲜活。学习体验随时随处都可以发生,教师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给学生提供主动展示的机会,其体验才会顺利实现。
三、创设演绎活动,提升体验情感维度
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对相应的情境进行体验,再以自己所置换的角色的视角为出发点,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和解决。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课堂演绎活动是学生比较青睐的,教师要根据教材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创编课堂演绎剧本,并让学生参与到演绎操作之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常常涉及一些生活案例,引导学生以角色演绎形式展开学习,其体验会更为深刻。教师需要给出演绎指导,帮助学生塑造角色,引导学生展开反思,使学生逐渐形成体验认知。如果有可能,不妨让学生自由创编演绎内容,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展开创新学习。
设计课堂演绎活动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展开调研,以提升演绎活动的可操作性。如学习《爱在家人间》相关内容时,教师为学生设计角色演绎活动:同桌两个人分别饰演家人角色,展示一個电话拜年的情景——春节到了,两个人不能团聚,只能靠电话沟通、拜年。同桌两个人可以自行设计角色和台词,演绎要以真实为设计基础,以情感为调动手段,贴近现实,情感真切。学生领到任务后,都积极地准备和自我展示。“爸爸,您还好吗?”“孩子,我很好很好,不用惦记。”“爸爸,我今年又不能回家了,真是对不起您老人家,我在这里给您拜年啦。祝愿老爸身体健康、事事平安。”“孩子,我……我在家什么都不缺,你不用担心,好好工作吧。”……之后,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个性点评:“对话真实,情真意切,特别是情绪表达很到位,说明对这样的场景有一定的认知体验。”
本节课教师为学生设计演绎活动,成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自编自演,有一定的难度,但从学生表现中也能够感受到,学生都进入到角色之中了,其情感体验也是比较深刻的。
四、拓展训练视野,建立体验认知体系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体验式教学与主题活动相结合,将实践活动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主题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学科素养。课堂训练时,教师要有拓展意识,注意与学生的生活接轨,引导学生开展反思性学习。课堂辩论活动、主题演讲活动、反思检讨活动、自查自纠活动、走访调查活动、实地观察活动等,都可以成为学习体验的契机。教师还可以征询学生意见,对训练形式进行创新设计,以成功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
《敬畏生命》一课教学之初,我引导学生进行情境再现演绎活动。演绎的内容为:一个老爷爷摔倒在马路上,过路人的表现各不相同,有的急忙躲开,有的在一旁观看,有的伸手来搀扶,有的拨打电话求助。看过演绎之后,教师给出几个观点,让学生任选一个展开演讲活动:1.为了避免被讹诈,还是不扶为好。2.要扶,这不仅是道德问题,更是对生命的敬畏和关爱。3.要有证人,或者有监控,这样才能去扶。学生很快就作出选择,并展开即兴演讲。“我选择的是第二个观点。老人摔倒了,正是需要救助的时候,这个时候不能考虑太多得失,需要毫不犹豫地给予帮助。因为每一个人都会老去,当躺在地上的是我们的时候,我们会如何想呢?”“我选择的是第三个观点。有人作证,才可以避免一些麻烦。我们需要对生命有敬畏之心,但现实社会中的确有一些人,不能善待他人,这不能不令人心寒……”教师参与到演讲活动之中,对学生的个性表现给出恰当点评。
本节课教师为学生创设了特定的场景和情节,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演讲中可以看出,其情感体验很到位,学习成效也很显著。
学习体验是最为深刻的认知成长。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优化合作学习形式,开展演绎活动,拓展训练视野,能够为学生带来丰富的体验认知,并逐渐实现认知的内化。
参考文献:
[1]劳婷婷.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观察,2017,(04).
[2]邱霖昌.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J].素质教育,2017,(08).
[3]莫木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体验式教学方式浅探[J].基础教育参考,2018,(01).
(责任编辑 赵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