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树县
摘 要 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小,刚知道了道德规矩,如果不经过反复训练,就会忘记。对低年级的小学生进行教育,要通过活动进行思想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喜欢表扬是儿童心理特点,表扬运用得恰当,学生的积极因素就会像原子裂变一样发生连锁反应。低年级的学生模仿性很强,教师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工作中我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
关键词 低年级;德育;常规训练;习惯;以身作则;表扬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0-0100-01
一、学习规则,培养信心
学校生活要求孩子们树立严格的集体和时间观念,遵守学校纪律。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小,仅懂得了道理,如果不经过反复训练,也不一定做到。因此可以利用班会,队会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认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礼仪常规》等,并将德育的要求化为一条条班级的具体目标,激励学生向着目标奋进,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和集体共甘苦、同呼吸的。然后,进行反复训练,对做得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并让他示范给大家看。有的同学做错了,就让他们重做几次,直到做好,不因为错了一次而批评,真诚地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去做好。
二、以身作则,当好班主任角色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基层的组织单位,而班主任则是这个单位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班主任对创设良好的班集体,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学校里,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教育活动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学生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带头做到: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人格,从不挖苦讽刺他们;教育他们热爱劳动,班主任每天早上和下午放学后和学生一块打扫环境卫生和教室清洁卫生;教育学生搞好团结,首先做到和科任老师、年级同志搞好团结;和学生交知心朋友;在学习上,要求学生书写认真工整,在板书时首先做到书写规范认真。这样自己的一言一行已经成了一种无声的教育,同时也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工作中我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凡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我首先做到。如:要求学生对人讲话要有礼貌,我就带头运用礼貌语言;要求学生要爱护环境,教师就带头做好环保工作。“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以身作则言传德育,学生们的道德品质就会从无到有,从外部调节到内心自觉。
三、身边小事渗透着德育言行
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许多同学熟读“文明规则”、“小学生守则”,甚至倒背如流,却常随手扔果皮、纸屑;许多同学在老师的组织下学雷锋做好事、帮助同学,回到家里,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因此,应要求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生活习惯抓起。
四、常抓德育养成习惯
俗話说,“习惯变成自然。”低年级个人注意力底很容易被周围环境的影响。美国哲学家培根谈道:“习惯真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期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养成德育要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要抓好学生行为的训练,首先要强调持之以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持之以恒,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坚持才能胜利,持久才有收获。
五、坚持正面教育,多表扬,多激励
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的道德闪光点,只要发现就得在班级里进行表扬他。爱听表扬是儿童心理特点,表扬运用得恰当,就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作业书写上有些学生写字马虎,不认真对待学习,作为老师此时火冒三丈,批评他们,也只是让学生暂时有所收敛,并没有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因为学生根本就没有从内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倘若从中找个写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树立一个正面典型,其他学生便会争相仿效,秩序定然好转。因为人都有自尊心,表扬既是对做得好的学生的一种激励,也是对表现不好的学生的一种批评,是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批评。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成长。
六、用同理心去关爱学生,影响学生道德行为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这样学校就是他们长住的家,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留守儿童”的“第一父母”。所以我们教师要关注学生,特别是班主任必须用“同理心”去关爱“留守儿童”。“同理心”是指对对方一种亲密的了解,象感受自己一样去感受对方的内心世界,由此产生共鸣。低年级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关键时期。有的没有满周岁,父母就出去务工,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失落,产生孤独感。作为班主任或科人任教师要建立好与留守儿童学生的交往。这交往不是一种认识上的相互沟通,情感上相互交流的过程,而是行为深入感知彼此,用同理心去与学生交际。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
总之,道德教育在整个教育里站着重要地位,它贯穿于教育教学中,影响着学生学习态度,为人的基础,有利于培养当今的合格人才。作为教育者要重视低年级的道德教育,要把德育训练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在小学低年级里,必须加强德育教育的常规训练,为学生以后的为人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