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笑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需要学校与家庭相互配合,做好阅读情境的构建,让学生有良好的阅读做选择空间,发挥自主选择阅读权。具体操作上需要依据各学生实际情况而定,在方法的建设上要充分考虑实际条件,进而有效的达到执行效果。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学生阅读兴趣;激发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0-0082-02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对学科的培养有重要作用。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在阅读上缺乏足够的兴趣属于常见问题,进而影响学生对阅读作品的理解力,甚至影响文字相关学科能力的成长。要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掌握问题,提出对应的改善优化对策,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兴趣培养问题
(一)学生阅读基础差
在小学水平,大部分的学生在阅读基础能力上相对较差,在文字的理解能力上相对较弱。中文阅读作品的趣味性在于对文字识别理解能力与相对的想象能力,而学生文字词汇量较少,同时对于社会生活缺乏足够的体验与理解,进而导致对阅读作品缺乏足够的领会能力,进而对阅读缺乏足够的兴趣。虽然成人觉得很美好或者很具有思辨性的作品,在小学生看来难以理解,没有趣味,不如漫画书、动画片或者影视作品有趣味。部分学生由于初期没有较好的建立起良好的兴趣阅读体验,久而久之导致对阅读有一种负面印象,影响后续的阅读兴趣的培养。即便随着年龄的成长会有更高的阅读理解能力,但是仍旧受到初期不良阅读印象的影响,导致无法较好的建立阅读兴趣,不能打开对阅读世界的眼界。
(二)家长与教师不良的引导
对于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上,家长与教师可能因为缺乏对学生个体情况的关注,在引导上采用了不合理的方法导致学生对阅读的厌烦情绪。最为常见的就是家长没有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刻意的强调严肃名著,缺乏对小学生阅读兴趣的考虑,这种强行的灌输会引发部分学生的逆反情绪,严重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尤其是不做挑选的给成人名著读物版本给学生,学生不仅理解困难,内容装订也不符合学生的阅读习惯。教师缺乏阅读作品趣味想象力的引导,学生无法通过枯燥的文字做奇妙的想象,无法开阔文字世界中的趣味。教师与家长都通过站在成人的视角去引导学生,缺乏学生视角的观察与体谅,无法在阅读中引入小学生感兴趣的元素,抑制了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其他娱乐活动与学习生活过多的占据了阅读时间
当下小学生可以接触的娱乐活动较多,在家中有电视与平板电脑等智能设备,在外面有多种娱乐设施与娱乐场所。炫目鲜活的娱乐活动较大的刺激了小学生的感官神经,小学生无法接受文本枯燥内容,更多的注重社会娱乐活动体验带来的身心刺激。每个家庭中经济条件的优越,导致对小学生其他娱乐活动的给予有更大的能力,尤其是很多家庭中少子情况,对小学生溺爱情绪很严重,完全依照学生的自我兴趣选择,不做阅读兴趣的积累操作。同时由于当下小学生学习生活压力过大,课业负担重,同时有课外大量的培训班与特长班的参与,小学生可以阅读的时间被严重的挤压,缺乏阅读兴趣培养的时间环境积累。面对日常大量的文字作业,学生对文字有天然的排斥感。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对策
(一)创建阅读情境
要创建阅读情境,无论是课堂还是在课余时间内,都需要注重良好阅读环境的构建。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针对阅读作品播放对应的视频影像文件、音乐作品等,让学生能够对阅读作品有一个初步感性的认识。尤其是可以依据小学生兴趣来选取其中精彩的部分,或者通过精彩的背景知识与语言描述来引导学生对阅读作品的想象,提升阅读兴趣。在课余时间内,教师需要指导家属提供小学生良好的阅读环境,减少对小学生形成的干扰。一般情况下,阅读如果更好的进入到内容中,需要减少外在环境的干扰。避免家庭环境中嘈杂的环境减弱阅读的趣味,特别是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特别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干扰。条件允许可以提供专业的书房,条件不允许时,如果有时间可以多带孩子到优质的图书馆或者书店中去阅读,由此来建立良好的阅读氛围。尤其是这些阅读场所中有很多同龄孩子,孩子在一起可以增进阅读的积极性。小学生之间可以依据自身视角与习惯去分享阅读经验,让小学生吸收阅读能力。家长如果时间允许,可以陪伴孩子一起读书,通过家长的引导来以身作则的影响孩子。或者陪孩子读书中及时的回复孩子的疑问,并且通过适宜的引导与阅读目标来激励小学生。
(二)发挥小学生自主权
小学生阅读内容直接影响个人的阅读眼界。要充分的发挥小学生自主选择权,通过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阅读来提升阅读兴趣,避免强制性压制导致的阅读逆反情绪。作为家长或者教师,可以通过适宜的引导,例如提出对应书单,或者开展班级内的阅读书籍分享,让小学生之间自己购买的感兴趣读物得到流传共享,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读物的最大利用价值。作为家长,最好是挑选更适合小学生或者品质优良的书店与图书馆,这样可以有效的保障小学生选择的读物是有品质保障的,即便是小学生随意的选择都可以接触较好的阅读内容。一般情况下,有图文结合,表述趣味的作品更加吸引小学生注意,相较于成人完全纯文字的排版作品,有配图且色彩鲜艳趣味的读物更容易吸引小学生注意力。避免过度强制性的约束小学生的阅读选择,发挥学生的自主选择,由于其自主选择,有更强的先入为主的良好的印象。
(三)注重阅读内容相关体验的积累
多让小学生丰富个人生活体验,甚至针对日常课文或者课外阅读内容做对应情境环境的游览。条件允许,可以针对课文中提到的景点或者生活情境去旅游或者在家附近去参与相关体验活动,积累丰富的体验感受,这样有助于提升幼儿的感受力,避免对文字缺乏足够的想象。甚至在生活体验中与小学生做好充分的沟通交流,让学生对体验活动有更深入的观察与感受,扩展学生的经验感受能力,然后再做阅读作品的回味感受,就会对文字作品有更深的理解能力。
三、结束语
小学生语文教学中培养閱读兴趣是一项考验成人的专业工作,要依据每个学生不同情况做合理的引导,保持学生兴趣的逐步培养,从而形成阅读习惯,达到语文水平的优化。
参考文献:
[1]张杰.新课标下关于培养小学语文阅读兴趣的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29):240-241.
[2]欧阳燕.论小学语文阅读兴趣的培养[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7(11):59.
[3]赵全义.新课标下培养小学语文阅读兴趣分析[J].青年时代,2016(24):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