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永锋,代凤娟
(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树新林场,宁夏 青铜峡 751600)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加大森林保护力度是当前国家开展生态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新时期国家生态建设规划中,退耕还林工程无疑是重点工作,开展有效的退耕还林工作,能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1]。退耕还林工程无疑是一项能够造福子孙后代的重要举措,满足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将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引入退耕还林工程中,能在科技手段的支持下,为退耕还林工程的有效开展提供保障,进一步提高森林保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营造林是“打造绿色长城行动”的别称,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就提出了防护林工程建设任务。主要是在一些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常年遭受风沙袭击的地区建造大规模的防护林。与普通防护林不同,这种防护林要求采用“带、片、网”相结合的方式,尽可能的锁住和隔绝风沙,降低自然灾害给地区发展带来的损失,进一步保障人民的生活安全。新时期的防护林工程涉及我国324个县和行政区,覆盖面积达到39亿亩。在建设营造林的过程中,主要有4个方面的内容需要注意,以提高防护林建造的质量。其一,是要对种植地区的自然环境进行全方位的调查和分析,涉及种植地区的地形、气候条件、土壤肥沃程度,以及地址条件等,结合这些问题进行整体规划,才能因地制宜的开展防护林种植工作。其二,是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尽量种植生命力比较顽强、比较容易存活的植物。因为,在防护林的种植地区,一般都是风沙较大,水土流失比较严重,脆弱的植物不能适应环境特征,会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只有重视易存活的植物,才能为工程有效性的发挥提供保障[2]。其三,就是在运输方式的选择上,要结合植物特点,选取合适的交通工具,防止在运输途中植物干枯、死亡现象的发生,尽可能的保证植物的质量。其四,就是在防护林种植的效果上,要采用科学的种植方法,尽量在植物生长季节种植,或者在雨后土壤比较肥沃的时节种植,尽可能的提高植物的存活率,发挥防护林种植的重要价值。
因为营造林工程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本目的,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最终目的,因此,在实际种植中,只有结合具体地理位置进行科学分析,才能最大化的发挥防护林的价值。但是,当前很多地区的防护林建设没有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将同一种植物种植在气候、环境差别较大的几个地区,使得很多地区的防护林不但没能发挥防风固沙的作用,还在一定程度上为地区环境带来新的压力。另外,在施工图的设计上,相关工作人员操作不规范,施工图只是简单的标注,没有进行清晰、详尽的规划,给实际操作带来了较大难度,从而使得工程管理比较混乱。
种植防护林的主要目的就是防风固沙,提高地区环境质量。图纸的设计是防护林工程建设的基础环节,也是比较关键的环节,因为图纸设计的质量直接会对工程建设质量产生影响。但是,防护林图纸设计明显过于形式主义,一些工作人员在对图纸进行设计时,过分关注图纸的美观程度,尽管图纸的整体结构比较严谨,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但缺乏实用性,对于图纸上的一些标注也比较模糊,与实际情况不相符,严重与现实情况脱节,不但浪费施工资源,还影响工程施工进度。
因为防护林工程所涉及的地区比较广泛,管理人员的能力有限,主要采取分地区的管理模式。由于一些偏远地区的管理人员素质水平不高,而高级管理人员不能及时对地区施工状况进行了解,使得很多地方管理人员为了“节约成本”,在施工树苗中掺杂劣质的、廉价的树苗,甚至还掺杂已经枯死的树苗,造成了严重的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浪费[3]。
在退耕还林工程中,树苗的栽培工作是重点,只有结合地区特色,采用专业化、科学化的树苗栽种手段,才能保证退耕还林工作的持续、有效进行。当前,在苗木栽培的过程中,有的应用苗圃对树苗进行培育,还有的将苗木作为商业化产品,无论是哪一种,都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对于这两种形式,在实际苗木栽培中,都要按照资源条件和温度、湿度等特点进行规范化培育,只有苗木生长好,才能方便就地选种,体现植物与环境的适应性。另外,要充分考虑运输条件,尽可能的选择一些交通比较便利的地区应用壮苗培育技术。除此之外,在种子的选取环节也要进行充分的考虑,因为对于壮苗培育技术来说,种子的选取是十分关键的环节,要尽量的选取高出芽率的种子,在正式种植之前开展有效的消毒工作,如果种子数量较多,可以采用随机抽查的方式对种子的质量进行检查,以保证种子的播种质量。在播种完成之后,还要根据地区温度特点,对土壤进行处理,适当的给植物松土,能提高其“呼吸”质量,另外,还要结合地区环境特点,对其进行覆盖。对于秧苗的培育工作来说,一般在阴雨天气中进行松土,在晴天浇水。以现实中壮苗培育技术的应用为例,某一地区在退耕还林工程中应用了壮苗培育技术,总共培育出优秀秧苗1200万株,成活率高达98%。可见,壮苗培育技术在退耕还林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总体上看,大部分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的开展都采用封山育林的方法,并且都发挥了较好的作用。这种方法的主要内容就是,采用天然下种的方法,逐渐恢复森林的数量,实际操作简单,因此多少地区都采用这种方法。另外,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还在于其投入较少,从经济性角度考虑,其实用性较强,因此成为很多技术工人的首选。简单来说,封山育林技术的有效实施,首先需要找到一个满足封山育林技术要求的土地,然后结合土地需求进行全面分析,种植合适的树种,保证树木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最主要的是要保证土地地势要有一定的起伏程度,不能过于平坦,植被的稀疏密集程度要严格按照实际标准执行。在选择好植物培育的土地之后,还要对封山方法进行选择,这一环节对整个退耕还林工程来说都至关重要,是保证退耕还林工程有效开展的关键环节,当前主要的封山方法有全封、半封两种形式。其中,全封是针对人员比较稀少的地区,并且地形相对比较复杂的地区而言的;而一般人口较多、地形平缓的地区可以采用半封的方法。一般情况下,这两种方法可以轮换进行。
对于混交林的培育,一定要事先制定好详尽的计划,其中,计划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封山年限,主要需要通过判断封山技术的特点和树种的培育方法来对封山年限进行确定。在整个封山育林技术中,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后期的人工培育工作。工作人员要在严格遵守封山育林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对母树周边的环境进行有效清洁,保证幼树的茁壮成长。在整个封山育林技术的实施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对每一棵母树和幼树进行编号,并开展有效的档案管理工作,及时记录它们的成长状况,对这些植物进行定期检查,保证他们都能按照正常的生长规律成长。另外,为了保证封山育林技术的有效开展,还要引进一些配套设施来进行辅助,提高植物发展水平。
对于主要树种造林技术,可以结合实践经验进行分析。以某县实际情况为例,相关部门通过对该地进行实际考察,将本县的造林类型划分为十五种,并且给这些类型进行编号,归档。结合林木的生长习惯和生态习性,需要对每一种造林类型编制合适的造林程序,要严格对地区条件、树种选择等程序进行控制。对于树苗的选择,要以易生长、易管理、易培育为原则进行选择,另外,也要在地区内对当地居民对林木的喜爱程度进行考察,尽量选取他们比较喜爱的树种,为日后养护提供方便。同时,要想进一步保证林木质量,就要选择优秀的混交苗种,与人工挖穴和深穴低植的造林手段相结合,提高造林质量。在种植完成后,还要加强后期管理工作,相关部门要加强制度保障。
水土保持技术能够为退耕还林工程的有效实施提供技术保障,从而进一步为实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奠定基础。水土保持技术也要结合地区特点进行实际分析,根据不同的地域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水土保持技术,重点以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为核心,另外,还要根据地区海拔高度的不同,依据坡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实施水土保持技术。对于一些正在培育的林地可以采取封山技术,确保水土的健康状态,一定要禁止各种砍伐行为,尽可能地保证植被生长,降低水土流失的可能性。
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党中央和各级政府要积极倡导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工作的开展,改善环境质量。在实施中,营造林技术为退耕还林工程的有效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为进一步的环境改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要将营造林技术在退耕还林工程中进行进一步推广和应用,以发挥其更大价值,为改善生态环境增添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