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滨海县陈涛中学 陈 雨
社会迅猛发展,科技日新月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培养出优秀的人才适应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呢?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初中数学教育的教师来说,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是很有必要的,在计算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也有着积极的意义。虽然计算器已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教师还是可以通过计算来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的。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来谈谈体会:
每一次周测、月考的成绩一公布,都会在班级激起一阵阵涟漪:有一些平时在课堂上表现很积极,聪明伶俐的学生,往往得不到高分;而那些平时不太出众、默默无闻的学生,学习成绩反而很稳定,有时甚至比那些“活跃分子”分数还要高。我把这两类学生的试卷收上来对比,发现前面一类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计算的失分率较高,有些难题,他们虽然步骤对了,但是在运算过程中还有这样那样的毛病;而后一类学生就比较稳定了,他们会的题目基本上不会失分,难的题目也就一两道,所以他们反而比那些看似聪明的学生容易得到高分。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现象呢?我认为原因有二:
我们镇地处县城东边,紧靠县城,一般家庭条件稍微好一些的,孩子的成绩稍微好一些的,都转到县城学校读书了。剩下来的学生一般都是爷爷奶奶带大的,他们有的学习习惯不好,做题目缺乏耐心和细心;有的学习基础差,家里还没有人能辅导。
在学生的观念中,都认为几何证明题和数学应用题最能反映一个人的智商,而计算题就是死记硬背,没有什么思维和技巧,不能代表一个人的数学成绩。就连家长也会轻描淡写地说:“我家孩子大题目全会,就是计算会出错。”他们往往认为,计算上的错误是小问题。其实这样的想法本身就是错误的,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了,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很难想象,一个计算经常会出现差错的学生,会在其他方面取得巨大的成就。学生计算能力不强的问题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只是如何让学生在答题时算得快、算得准,值得我们认真探索。
计算贯穿着计算教学的始终,一份数学试卷,不管是填空题,还是选择和应用题,无一能离开计算。可以这么说,计算是学好数学的基础。计算在物理和化学学科也有重要的作用,如果计算的习惯不好,数理化是很难得到高分的。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他们学习成绩的好坏。所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学生只有具备了扎实的计算基本功,该得到的分数都能一分不漏地得到,才能在每次考试中发挥正常。
学生进入初中以后,学业的负担变重了,他们往往会马马虎虎,应付了事,不去追求完成作业的质量,老师在课堂上,也是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解题思维和思路,特别是应用题教学,老师往往是在关键处对学生进行点拨,中等以上的学生会做就行了,而没有关注那些中下游的学生,那些学生看似会了,其实没有真正掌握。在讲解这一类习题的时候,先让学生明确思路,然后让同学们在作业本上做,还可以请一两个学生到讲台上板演,这样才会让学生学得扎实。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除了在课堂上下功夫,课后也不能大意。为了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我每一节数学课后都会留一些计算类的题目让学生完成,等到下一节新课一开始,我首先就抽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我把学生的作业本放到投影上,师生一起批改。遇到计算有错误的同学,让全班同学共同寻找错误的原因,看是因为粗心引起的还是因为概念不清,公式不牢。我们还要让学生养成验算的习惯,有些习题不好验算,也要细心检查。
榜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要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师也要严格要求自己,为学生做好表率,板书的时候工工整整,一丝不苟,批改作业的时候,也要规规矩矩写字,讲解例题的时候,解题步骤要全面,不能贪图省事,少写步骤。因为老师为了图省事,学生也会模仿,学生的解题能力没有老师强,如果也省略步骤,可能就会出错了。现在很多学生的家庭条件好了,一般学生都有计算器,学生为了偷懒,会用计算器代替笔算,这也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教师要跟学生讲明道理,长期使用计算器,会让学生的计算功能退化,也会养成对计算器的依赖。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教师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还要防止学生会有反复。
以上几点是我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几点心得体会,在实施过程中,学生的成绩也取得了小小的进步。同事们都问我:我们班级的计算准确率为啥会这么高?我告诉了他们我的做法。他们说:这样做是不是太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啊?只注重计算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思维如何训练?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如何培养?一节课的时间那么短。其实我想告诉他们:磨刀不误砍柴工,水高船头涨,学生的计算能力加强了,基础知识学得牢固了,他们反而有精力和时间去完成其他学习。一学年的考试分数告诉我,我的做法是对的,我们班级的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加浓厚了,他们的数学思维品质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学生的答题速度和质量得到和谐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