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实验规范化操作 打造高效科学课堂

2018-11-30 17:43江苏苏州市相城区陆慕实验小学王春梅
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科学实验液体规范化

江苏苏州市相城区陆慕实验小学 王春梅

新课改下,科学是“以探究为中心”的,在探究过程中,很多时候需要学生动手实验。作为教师,应指导和培养学生在实验操作时规范、有效,做到真正像科学家那样探究,从小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

一、关注实验规范化操作有利于打造高效科学课堂

对小学生来说,规范化操作就是指在进行探究实验时,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地使用各种实验仪器;按照一定的要求、步骤连接和装配实验仪器;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实验现象。学生能否顺利完成探究活动、获得有效的实验结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验操作是否规范。可见,在科学实验中,教师只有关注好学生操作的规范性,才能打造高效的科学课堂。

1.关注实验规范化操作,课堂教学高效率

在进行实验教学时,要让学生取得实验的成功、要让学生在短短40分钟内准确无误地完成课堂学习任务,都建立在学生规范化操作的基础上。

如教学《导体与绝缘体》一课时,需要学生检测身边的一些物体是否导电。规范的操作是检测前要先把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互搭一下,测试小灯泡亮了没有,亮了才能用于检测。否则,万一用坏了的电路检测器去检测,即使检测到是导体的物体小灯泡也不会亮,那么学生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再如在《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实验中,按规范操作,取相同多的水,同时应尽量保证每一小份食盐和小苏打的量一样,并且一定要保证实验过程中,只有在第一小份物质完全溶解后才能加入第二小份物质,否则在不严谨不规范的操作下,学生也有可能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可见,在实验中,如果学生操作规范,那么实验过程就井然有序,学生也能体会到更多成功的乐趣,课堂的学习效率也会提高;相反,如果操作不当,浪费课堂时间不说,还会得到错误的结论,引起学生对科学概念的怀疑,那么就会大大降低课堂的学习效率。

2.关注实验规范化操作,学生知识能力齐发展

在一些科学实验中,需要学生使用专门的实验仪器进行操作,这时,实验的成败就取决于学生有没有正确规范的操作。因此,教师在实验前,要让学生明确规范操作的重要性,教会学生如何正确使用,还要指导学生反复操练,直至熟练掌握。

例如: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规范的操作是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在“0”位置,还要估测物体的重力大小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最后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托盘天平的使用——取用砝码、移动游码时必须用镊子而不能用手,称量物放左盘,砝码放右盘,称量完毕,游码必须归零;量筒的使用——使筒放置平稳,倒入液体时口紧挨着口,避免液体外流,等接近量取的刻度时改用滴管滴加至刻度,读数时,视线与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温度计的使用——观察量程和分度值,玻璃泡完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不碰容器底和壁,读数时玻璃泡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且要平视;显微镜的使用——要严格按照取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这样的操作程序等。

学生只有通过规范化的实验操作,才能少走弯路使探究过程顺利进行,获得直接有效的实验数据,使学生信服所学的科学知识,而且能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3.关注实验规范化操作,安全系数有保障

小学生年龄小,即使在比较简单的科学实验中,也有必要培养其规范的操作习惯,否则容易出现危险。如:实验室使用的温度计,为了安全起见一般都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是水银温度计,又由于是玻璃制品易碎,在拿、放、用时,一定要规范小心。又如点燃酒精灯,不能用打火机点或者用酒精灯对火,要用火柴点燃,熄灭时要用灯帽从旁边盖且盖两次,不能用嘴吹灭,不然容易发生危险。在做蒸发实验时,注意一定要趁盐水还未完全蒸发之前熄灭酒精灯,否则加热过度,食盐颗粒易溅出来烫伤人。同时,实验器皿加热完毕会很烫也要注意安全,不可用手去触碰。再如教学《电》这一单元时,虽然课堂上使用的都是电池,电压较小,不会伤及生命,但是在实验操作时还是要教育学生规范化操作,否则学生一旦操作失误,科学实验失败不说,还会造成仪器损坏,更会产生恐惧心理,甚至影响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二、如何在科学实验课堂中实施规范化操作

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学生知识能力的齐发展、实验安全系数的保障都有赖于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规范化操作。因此,我们科学老师在平时实验教学时要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学生规范操作。

1.教师业务能力要提高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桶水,自己要有十桶水。要让学生在科学实验中操作规范,教师自己要正确掌握一些常见的实验操作步骤及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作为教师,不仅要积极参加相关培训加强自身业务能力,还要查阅资料认真备好课,这样才能在实验中规范地演示、示范及指导学生规范操作。

2.学生探究兴趣的激发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实验感兴趣,他们会全身心地投入,对教师演示、示范的规范操作也会仔细聆听并严格执行,操作起来也会得心应手。因此,教师应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例如设置有趣的教学情境、实验中设置比赛环节、给表现好的小组加星等。

3.教师给学生准备的实验材料要规范有效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实验材料是否规范有效也直接关系着实验是否能顺利进行。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准备规范的、有效的材料,让学生顺利进行实验活动,以提高实验教学效果。例如:教学《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一课中,需要用到塑料梳子,如果用的是潮湿的塑料梳子去摩擦,那有可能会不起电或起电很微弱,不能吸起小纸屑,因此教师在实验前要检查塑料梳子是否干燥,才能让学生清楚地看到静电现象。

4.教师对实验的演示及示范要规范

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示范操作,动作规范是实验成功的核心要素。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起着领头羊和榜样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每次实验课前有必要先查一查资料、做一做实验、练一练技术,做到心中有数、动作到位,这样给学生示范演示时才能熟练规范,同时指导起来也更到位。

5.教师对学生实验的巡视指导

科学新课标要求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把实验过程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操作,随意发挥。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巡视指导还是必需的。如教学《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一课时,学生在做食用油、酱油、醋、洗洁精等液体是否溶解于水中的实验时,为了实验顺利有效地进行,教师巡视时要对学生滴管的规范使用进行指导,让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不平放,更不能倒置;一种液体取用完毕,滴管应立即用水洗涤干净,才能用于另一种液体的取用,否则实验结果将与预期目标背道而驰。

小学科学实验规范化操作不仅是实验成功的前提,更决定着课堂教学效率。作为科学老师,我们应把规范化教育学生实验操作,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探究习惯,当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常抓不懈!♪

猜你喜欢
科学实验液体规范化
液体小“桥”
时间都耗在表表、牌牌上 变味的规范化令人厌烦
谁“捆住”基层的手脚?——泛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五颜六色的液体塔
地方立法调研规范化建设探析
层层叠叠的液体
中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升空
计岁的规范化与年谱编纂体例
不会结冰的液体等
小小科学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