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虞永平
让每一个儿童拥有幸福的童年。
我想,自然的童年才是幸福的,童年应与天真为伴。儿童的幸福童年——意味着无损天性,意味着自由和创造,意味着充实和满足,意味着挑战和追求。但在现实生活中,幸福童年并非像普照的阳光洒落所有孩子身上,我们先来看看联合国的儿童贫困界定:“生活在贫困状态下的儿童是指经历过生存、发展和成长所必需的物质、精神和情感资源的剥夺,不能享受他们的权利,不能发挥他们的潜能或不能作为完整和平等的成员参与到社会中。”国际社会认定的贫困,不只是指收入低下,也包括能力不够和缺乏尊严。在现代化的建筑中,儿童的能力得到充分激发了吗?儿童获得展现和发展自己能力的机会了吗?儿童真正拥有尊严了吗?
发达地区儿童贫困的最大威胁有以下几种:营养不平衡、溺爱、缺少同伴交往、受动、过多一致化、过度指导、兴趣压抑、探究机会缺乏。因此,幼儿园和家庭、社会都有责任给予儿童幸福,关注儿童的本质,关注儿童的主动学习,关注儿童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关注儿童的经验积累。
首先说说主动学习,主动学习是指由学习者所引发的学习,而不是教师“交代”或“提出”的学习。主动学习有五个基本的要素:1.材料:幼儿能容易地取得各种有趣的材料;2.操作:幼儿能自由地把玩、探索及使用材料;3.选择:幼儿有机会设定他们自己的目标,并选择材料和活动;4.幼儿的语言表达:幼儿讨论他们在做些什么及他们完成了什么;5.成人的支持:通过与幼儿讨论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参与幼儿的游戏及协助幼儿解决问题;成人可以鼓励幼儿的努力,并协助其扩展或建构他们的活动。
再说说幼儿园课程,幼儿园课程是一个引领幼儿经验的体系,是一系列鼓励幼儿做事的机会,是一个幼儿与教师和同伴真实的生活过程,是一个幼儿不断生发兴趣并满足兴趣的过程,是一个教师和幼儿不断协商、交流和共同活动的过程。说得直白一点,幼儿园课程就是做事,做符合幼儿需要的事,适合幼儿天性的事,幼儿力所能及的事,幼儿能感受挑战的事,幼儿能感受到趣味的事,幼儿能有思维参与的事。良好的课程是幸福童年的保证,当学习是主动的,当学习是一种经验过程,当学习是幼儿自己的需要,当学习是有趣的,当学习是有挑战的,儿童就能达到理想的学习状态——忘我、专注、投入、思索、疑问、有后继冲动……幼儿在幼儿园所听、所看、所做及感受到的一切;幼儿在幼儿园中经历的事情;幼儿在幼儿园充分表现自己的过程;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获得有益经验的各种活动;吸引幼儿积极卷入其中的各种事件,都在幼儿园课程的经验取向范围之内。幼儿园课程的实施途径必须是多样化的,如全班集体教学活动,区域活动,生活活动,户外自由活动等等。
幼儿园是幼儿的生活场,幼儿园里应是幼儿真实的生活,不是模拟场,幼儿应是生活的主体,幼儿园应该是幼儿能够自主地开展属于自己的生活活动的场所,是幼儿能够在生活中发挥自我充实能力的机构。开创生活的能力、把握情景性与连续性的能力是重要的生存能力;拥有自己的项目与构想是创造生活的重要能力;发展同伴关系是快乐的生活之源。儿童的幸福童年,应该是快乐、充实、有挑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