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走心”的教学得以发生
——例谈主题情境探究式教学

2018-11-30 12:27金雪峰
初中生世界 2018年20期
关键词:走心生活化生命

■金雪峰

翻开统编教材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生活的气息扑面而来,教材更贴近学生成长的需求,更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而这样的教材呼唤更“走心”的课堂教学。怎样让道德与法治课堂真正走进学生内心?主题情境探究式教学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主题情境探究式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据生活逻辑,精心选择真实事件、人物或议题创设主题情境,通过一系列将情境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的问题设计,帮助学生学会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发挥主题情境探究式教学的魅力,则需要教师更“走心”地设计与呈现。

一、带着细心走进生活,将主题情境生活化

一个好的课堂情境一定切合教材的核心观点,又能将教材与学生生活自然地勾连起来,达到激起学生探究兴趣的目的。只有将主题情境生活化,学生才能在课堂上有话可说,主动参与其中,由浅入深地认识周围世界。教师需要带着细心走进学生的生活,找到课堂的“源头活水”,真正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最终带着思考和理性认识回归生活。

带着细心走进生活,可以将学生身边的真实案例适时引入,给学生一个真实且生活化的课堂。比如我校教师教学《活出生命的精彩》一课,选择获得“感动江苏教育人物——2016美德学生”称号的本校学生陆文琦的事迹作为课堂的主要案例。学生看着视频里再熟悉不过的校园、教师等场景,学习兴趣定会高涨,感叹原来活出精彩人生的人就在身边,这样的选材无疑充分显现了教学的生活化。

当然,并非所有课堂都能恰巧有身边近距离的案例。带着细心走进生活,更多的是需要在平时捕捉学生的兴趣点,有意识地积累能打动人心的素材。比如《增强生命的韧性》一课,笔者选择了地震中失去双腿的廖智的演讲视频作为课堂探究的载体,而有的教师选择了2017年沧州理科高考状元庞众望逆境中求学的事例,还有教师选择励志演说家尼克胡哲的事迹。不同的案例选择背后,相同的是这些案例都带有一定的震撼力和教育意义,学生看了会被感动并饶有兴趣地进入情境,和教师一起思考,一起感悟。

总之,教师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来探究学习,能帮助学生更快地进入角色。学生丰富的现实生活才是课堂有效的切入点。在这样真实的生活化情境中,生命个体才能更有效地投入课堂,有所体验,让理性认识等素养在课堂参与中不断增强。

二、带着巧心走进情境,将探究教学问题化

主题情境生活化的课堂上,更需要教师们用好、用足情境,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问题,不断探究,让学生不但觉得有趣,更能从中得到启发,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达成师生共识。

精心设计问题,要让问题成为课堂探究教学的抓手,成为课堂的主线,将课堂要解决的知识点巧妙地串联起来。在《增强生命的韧性》一课中,笔者设计了“挫折给廖智带来了什么”“廖智如何在挫折中自强起来”等问题,学生感悟到挫折带来的双重影响,并从视频中捕捉到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对书本提供的方法技巧有了共识,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精心设计问题,还要让问题推动学生思维层层深入。前文所述《活出生命的精彩》一课,教师出示陆文琦的视频之后,设计了如下环节:

1.请各小组以“活出生命的精彩”为主题,为陆文琦同学撰写一段颁奖词并演讲。

2.提问:陆文琦的事迹在电视台播出后,很多人称赞陆文琦是学生的好榜样。网友A说:“陆文琦真伟大!”网友B说:“用‘伟大’来形容十几岁的中学生,太夸张了吧!”你赞同谁的观点?为什么?

这两个环节设计目的明确,让学生了解生命的精彩不仅在于照亮自己,也在于温暖他人,服务社会;形式恰当有趣,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集思广益,思维碰撞,让学生入情入境,学得轻松,能在思维上层层推进,认识上不断提升。

好的问题设计在于能从主题情境中挖掘学生思维的渗透点,引导学生在感悟中升华认识。在课堂中有真问题、真思考、真认识,这是道德与法治课堂应该追寻的。

三、带着真心走进课堂,将情境探究自然化

教师带着真心走进课堂,让课堂情境探究自然而然地发生,才能让课堂流淌真情实感。

带着真心走进课堂,是指教师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全身心地投入课堂,与学生一起探究,教师从原来的告知学生观点,转变到让学生自主探究、自我发现,鼓励学生充分体验、充分表达。笔者执教《感受生命的意义》一课时,设计了“我的生命线”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画“生命线”,探讨生命历程、重要节点,分享生命故事等。学生对这个活动挺感兴趣,随后的表达也让人感动,一个学生说:“我已有的生命历程中,第一件重要的事是3岁时因为贪玩差点没了性命,这让我知道要珍惜生命;第二件事是5岁时我有了妹妹,这让我知道我还需要照顾他人,学会分享;第三件事是我10岁生日,这意味着我过完了人生第一个十年。”这样真切的表达带动学生不断挖掘生命的意义,从各自不同的人生中,看到人生的意义由自己建构。整个教学过程流畅,学生的充分展示使情感得到升华。反思这一环节,笔者认为让学生自己表达,一定比教师的讲述更动人。这正是赞可夫说过的“教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会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带着细心走进生活,带着巧心走进情境,带着真心走进课堂,让主题情境探究式教学经过老师“走心”的设计与呈现,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让真实的教学得以发生。

猜你喜欢
走心生活化生命
中班幼儿生活化美术活动的实践探索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匠心制造来自走心的细节专注
做一名“走心”班主任
李安:拍片靠科技更靠“走心”
从“听”音乐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