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陆婷婷
幼儿的主要活动形式是“游戏”。鉴于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形式多样的特点,户外游戏活动的设备、器材、玩具材料必须多样化,这样才能激发幼儿的兴趣,满足幼儿的实际需要。幼儿的游戏活动离不开材料,户外大型玩具是幼儿园的必备设施。其次,可以适当添置户外游戏活动的各种玩具器材,同时老师要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需要,利用废旧物品自制不同功能的活动器械。
另外,幼儿好奇心重,对于新奇的事物尤其感兴趣。老师需要不断地创新,结合教育教学活动,选择能激发幼儿兴趣的玩具器材,引导和鼓励幼儿自主尝试材料的不同玩法。当幼儿初次接触材料却不知道如何使用而视而不见的时候,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玩,吸引他们的注意,引导他们模仿,让他们能从教师的行为中举一反三,创造出更多的游戏方式。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个体差异性,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游戏方法。户外游戏中教师不是忙碌的组织者、发号施令的权威者,而是站在幼儿的背后,沉静、耐心的观察者。在活动中,教师既是幼儿的伙伴也是幼儿的引导者,应巧妙地引导幼儿参与游戏。不论在什么游戏活动中,教师都要尽力站在幼儿的立场上,透过幼儿的行动去把握幼儿内心的想法,理解他们独特的感受方式。同时,在整个游戏活动中,教师扮演的角色不仅是引导者,还是富有童心的游戏伙伴。对于个别胆小或能力较差的幼儿应该耐心引导,多鼓励,教师只要一个微笑或几句话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让大胆、能力强的幼儿去带领能力弱的幼儿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要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经验能力、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别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在自身原有的基础上发展、提高,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
在户外游戏活动中,教师除了有意识地组织一些游戏活动外,还应给幼儿一些自由活动的时间与空间。每周都有目的地组织幼儿进行大型玩具活动,在自主的游戏中,幼儿之间的接触与交往机会多了,产生问题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就能使幼儿相互影响,共同进步。幼儿在活动时,教师要认真关注幼儿的情感、态度、积极性,对其进行引导而不要过多干预。也可让幼儿之间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运动器械,自由结伴,让他们能在有趣的环境中与人交流,分享自己发现的信息,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作为老师,要学会给幼儿“留白”,即幼儿的户外游戏活动是需要自由的,总是由老师指引,不能随心所欲,对他们来说也是种束缚。
幼儿教育中的“安全”向来占了半边天,因此在户外游戏中更要注意安全。户外场地活动范围较广,幼儿四处分散活动时,教师的视线不能顾及每个幼儿。因此,在活动前要尽量预计到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要向幼儿交代活动的规则和相关安全事项,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同时,要特别强调安全教育。活动时除了要及时增减衣物,仔细考虑体育活动的强度外,教师还要四处巡回走动,对于幼儿的一些危险举动要及时制止,对于幼儿的纠纷要妥当处理,不可忽视。
在幼儿的游戏活动中,教师不仅是组织者、观察者、参与者,更是一个支持者。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的行为和表现,倾听幼儿的想法和创意,欣赏和支持幼儿的探索,注重幼儿自主能力、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等的发展,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鼓励幼儿进行自我评价,使幼儿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过程中,更好地熟悉自己,完善自己,促进自身的协调发展。在户外体育游戏活动中,老师既要让幼儿愉快活动,又要有目的地培养和发展幼儿的自主性、主动性,逐渐培养和发展他们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能力。
每一个幼儿都有着无限的可能性。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理应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提供适宜的活动材料,发挥教师的观察能力,让每一个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玩中有创新,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