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田吉存
由于小纪镇是水乡,我园自组建以来,即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针,引领全体教职员工在教育实践中践行水的精神:清澈、灵动、承载、润物。我们用“教育如水”的理念时刻提醒着每一位教职工,教育工作要始终闪动着清澈的心、灵动的情、涤荡的思与润物无声的行。
2015年,课程游戏化建设忽如一夜春风吹遍大江南北,“该怎样走课程游戏化之路”的问题迫在眉睫。我们来到苏南各市幼儿园参观学习课程游戏化建设的经验,回园后再进一步认真学习《指南》和虞永平教授的文章,同时请来专家详细解读课程游戏化的“六大支架”,最终逐步实施、操作。我们铭记“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游戏精神,将“乐”字渗透在一日活动的每一个细小环节中,努力让每个孩子享受成长的快乐!
“六大支架”全面实施后,很多教师刚开始有些不适应,我听得最多的话就是:“孩子玩得高兴了,但我是三头六臂忙不过来。”“孩子玩疯了,心都收不住了。”老师们还有这样的困惑:都玩游戏了,教材的内容教不完怎么办?鉴于这样的状况,我们带领教师外出参观,到城区幼儿园取经,回来再学习课程游戏化精神。通过实施“一日三巡”“观察记录评比”等一系列制度,孩子们游戏时的秩序好多了,教师也不再像刚开始那样手足无措了。
因此,为了充分利用地域资源,我园开展了《利用农作物培养幼儿探究意识的研究》的课题研究;同时与武坚镇中心幼儿园结对,成功申报了扬州市级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乐在田园·乐享童年》。
我们将园舍后面的空地开辟成“快乐庄园”,并规划了“五园”工程,即:观赏园、育苗园、种植园、果园、饲养园。在“快乐庄园”里,我们组织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我的园地我来领”“我的区域我来护”“我的果实我来摘”等。同时,孩子们在自己班级的“自留地”里,认真细心地播下种子,插上班牌,定期捉虫、施肥、浇水,并做好记录。瓜果成熟后,孩子们争着抢着去摘取他们的劳动成果。
田园课程目标确定以后,我们对班级内部及楼道进行了合理、科学的游戏环境创设。一进入幼儿园,一股清新自然的田园风扑面而来,大厅、楼梯、走道、教室的角角落落,树枝、秸秆、稻草等自然材料随处可见,这些都是孩子们和家长共同收集的游戏材料。老师不用再使用KT板等现代装饰材料,而是将孩子们收集的稻草、废纸板、秸秆用来插花,做成相框、小动物等。
1.体育活动
每天早晨孩子们来园后会自主参加晨间活动,有的在跑、跳、钻、爬,有的玩起他们父母小时候玩的游戏,如:抬花轿、骑竹马、跳房子等。
2.游戏活动
我们还根据我镇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地域资源,将地方特有的资源和文化融入我们的课程和孩子的游戏中,例如,在公共廊道上,我们和孩子一起围绕小纪人的“衣食住行”而打造了“水乡特色一条街”。
3.教学活动
我们根据孩子们的兴趣需要,生成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教学活动,如:小班的“好吃的水果”、中班的“豆豆家族”和大班的“米宝宝总动员”等。
4.生活活动
孩子们最高兴的莫过于吃到自己亲手种植的劳动成果了,如:蒸红薯、南瓜粥、青菜面条、玉米排骨汤……孩子们吃得格外香。
陶行知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我们带领孩子走出园门,参与社会实践。充分利用地域资源,与“超大蔬菜基地”开展“大手拉小手”共建活动,实地参观。带孩子们走进神秘的植物世界,并根据不同的年级,为他们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小班的孩子利用闻、摸等方式来区分颜色与形状;中班则鼓励他们表述、理解蔬菜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大班则要求他们以绘画与音乐等多种方式来体现他们的想法。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今天我们在课程游戏化精神的引领下辛勤播种、一路前行,明天则一同去约见春华秋实、芳菲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