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桃树” 四“度”而行
——执教《一棵小桃树》的几点思考

2018-11-30 11:03陆永红
初中生世界 2018年48期
关键词:桃树课文教师

■陆永红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新坝初级中学)

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一棵小桃树》是贾平凹先生青年时期所写的一篇散文。作者通过描述一棵小桃树曲折艰难的生长过程,赞颂了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并托物言志,抒写自己的理想:面对生活的困苦和磨难要顽强抗争、不懈追求。

统编教材着力于构建“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也就是要让学生在教读(精读)课上有所学并沉淀运用。教师借助书旁自读提示、书后阅读提示乃至单元提示,进行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点拨为辅的学与教。

我在备课的时候,关注到自读提示中“寻常的情景,不寻常的情感”“多次描写小桃树‘没出息’寄托的深意”等内容,教师应将其“咀嚼揉碎”,融进课堂教学中。同时,教师还要充分预设学情: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但对人生的认识体悟尚浅。要深刻体会小桃树的顽强、带来的心灵安慰与精神震撼,以及小桃树与“我”之间特殊的情感,还是需要教师的深入引领。因此,我有这样的设计与思考:

一、通过了解学生课前自读之“得”,把准最近发展区的“尺度”

新课开始前几分钟,我提问:“通过对书旁自读提示以及书后阅读提示进行自读,同学们都读懂了什么?”对于自读课文教学来说,这样的设计便于教师根据学生自读的基础,及时调整预设,适当改变教学策略,更准确地把握最近发展区。

在本堂课伊始,抛出以上问题后,我叫了4名同学作答。他们分别从“我出外打拼时遗忘了小桃树”(对故事情节的了解),“小桃树寄托了奶奶对我的爱”(对文中其他人物的关注),“小桃树在我心中有很高的地位”(小桃树的心理位置),“小桃树带给我前进的力量”(小桃树的作用)等几个方面,给出了自读所得。由此可见,学生对于这篇文章的浅层次的把握还是不错的。但是,对于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挖掘,还有待教师引领。如哪些地方能看出寄托了奶奶的爱,在“我”心中具体是怎样的地位,从文中哪里可以表现出带给“我”前进的力量,小桃树的顽强使“我”受到怎样的心灵触动,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接下来的教学中不断调整,把准最近发展区的“尺度”,以求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二、通过课堂多种方法策略之“读”,把握语言文字的“温度”

学生课前通过多种方式的自读,初步熟悉情节,感知人物形象,了解作者思路。但是,对于语言文字的深入品读,学生课前着力颇少。因此,在课堂上,我搭建了一个“读”的舞台,让学生可以登台一展风采。

在设计了“这是一棵怎样的小桃树”的问题之后,我请学生上黑板给出概括性的词语或短语。学生的答案十分丰富:“顽强坚毅、不被重视、可怜、孤单、瘦弱……”如以“顽强”为例的教学片段:

师:我先请写“顽强”的同学来发表一下观点,你从哪里看出小桃树顽强了?

生:我从13段“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看出小桃树的顽强。

师:老师从你的朗读里感受到了小桃树的顽强。你能不能告诉我们,你是如何做到(读出“顽强”)的?

生:我的眼前浮现出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的画面。

师:不错,情境再现法。还有别的建议吗?

生:我会找一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重读。

师:比如?

生:两个“千百次”。

师:为什么挑两个“千百次”?

生:用反复的手法,让我们感觉到小桃树一次次挣扎的艰难。

师:好,你还关注了重音的问题。那么在语速方面,你有什么建议?

生:我想读得慢一点,读出小桃树挣扎时的不容易。

师:很好,请再为大家范读一遍。(生读)

师:刚才提到语速慢的时候,有同学露出不认同的表情。这样,我们一起快读一遍,再慢读一遍,然后比较不同的感受。

(学生分别快读一次,慢读一次)

师:(把话筒递给不认同的同学询问)现在,你有何感受?

生(男):我发现读得慢,更能体现小桃树挣扎时的不容易。

师:我们还可以读出对它的什么情感?

生(齐):敬佩之情。(生带着情感再次齐读)

师:上学期我们还学过“停连”。老师建议,还可以在“千百次地”和“挣扎”之间稍停一下,从表面来听声音停顿了,但我们读的这一口气仍然连贯,心底的意味也连贯(教师范读),你们也来试一下。(生齐读)

师:(多媒体呈现风雨中的小桃树图片)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它的顽强令人动容。

就这样,我通过询问交流、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反复朗读,让学生体会读重音(两个“千百次”)、读语速(慢速与快速比较,得出此处慢速更好)、读情感(敬佩感动)、读停连(“千百次地”与“挣扎”之间,表面音断而心中气与意仍相连)、读画面(眼前出现小桃树千百次俯身,千百次站起的画面),在读中品悟。

同时,第5段中最后一句“它却默默地长上来了”,我通过语调高昂激动而读与压低语调抑读的比较,告诉学生“于无声处听惊雷”。有时候沉下声去读,一样能起到动人的效果。

总之,正如苏州徐德湖老师评课时所说:“读中品、品中读,读品相连,将诵读、比较、想象、体验等诸多品读语言的方法综合运用,品得深透,品得扎实!”也正因如此,才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语言文字的“温度”。

三、通过课堂顺势之“导”,把握循序渐进的“梯度”

自读课文以自读为主,但并不忽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自可当好“导游”,引导学生由浅而入,步步而进,直至漫溯至文章深处。

在了解学生课前自读所得之后,我通过设计继续仔细“读树”,一起去寻找小桃树的生长历程,理清脉络及记叙顺序。接着通过“这是一棵怎样的树”的设计,初步解读小桃树的形象。而逐步深入的则是“来探究”环节: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反复写‘我的’小桃树”。这是书后阅读提示的问题,也是学生课前不能完全深入理解的问题。“石本无火,相激乃生灵光。”通过各学习小组的积极探究、碰撞交流、互相补充以及教师的总结提升,使得文章的解读逐步向更深层次推进:读出“寄托儿时美好梦想,遥想未来,寄托奶奶的爱,在奶奶心中那就是孙儿”;读到“逆境中给‘我’激励、希望与力量”;读懂“小桃树与‘我’受挫的经历相似,它就是‘我’的化身”;等等。

接下来,通过“读人”,了解贾平凹的坎坷人生;通过“找关联”,进一步明确小桃树就是另一个“我”,托物言志的手法也呼之欲出;再通过“来比较”,思考原题“我的小桃树”和编者改题“一棵小桃树”的原因。我引领学生懂得,小桃树是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每个人都可以做一棵顽强坚忍的小桃树。

“人,何尝不是自然的一棵树,每棵小树都能长大,每个梦想都能发芽,只要,把根深扎!”本堂课的结束语蕴含文章主旨,显而不露,无痕而为,自是水到渠成。

四、通过压缩、提炼、重组之“篇”,设置自读课文的“长度”

书越教越薄,文越读越精。在执教后半节课时,我与学生一起按照小桃树的生长历程、顽强表现来“浓缩”课文,以求提升学生提炼概括、把握重点的能力。最终筛选出以下一段:

“我将蓄着梦的桃核,埋在院子角落里,我竟将它忘却了。可它就在角落的地方,拱出一点嫩绿,紧抱着身子,委屈地长着;爷爷侍弄花草的时候,从来不看它一眼,但它仍旧默默地长着;我出外打拼忘却了它,它被猪拱折了,疼痛袭击着它,有人举着斧头想要砍掉它……它竟然还在长着,弯弯的身子,努力撑着枝条;风雨袭来,它哆嗦,它慌乱,它的花一片一片地落了,一片,一片,落了。但,它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它高高的枝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永远指着希望,希望……”

全班深情齐读压缩文段,再次清晰地看到了小桃树一开始就被“我”忘却时的委屈生长,被爷爷冷落时的沉默不语,被猪拱折时的强忍疼痛,被风侵雨袭时的顽强挣扎……尽管如此,高高的枝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如指示灯一般永远指着希望,在学生心底燃起希望之光。

对于像《一棵小桃树》这样篇幅较长的自读文章,在课将近结束,学生对小桃树也有了一定了解时,通过这样的“浓缩”训练,精心概括、提炼压缩,使重点更加清晰。教师再带领学生阅读回味,就如同写作中的“总分总”一般,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理解、感悟。这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提炼概括能力,更是帮助学生发掘思维深度。

尽管有诸多思考,我挖掘文本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正如徐德湖老师评课时所说:课文最后一段是文眼,重视程度可以更高。一堂公开课虽然只有短短45分钟,但带来的思考可以不断绵延,促人成长!

猜你喜欢
桃树课文教师
桃树施基肥“五字诀”
桃树秋管 来年丰收
桃树咋样冬剪好
最美教师
大山里的教师
背课文的小偷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桃树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