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市天景山小学 陈以华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陶行知所言的实现教学,就是要注意学生自觉开展学习行动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具备主动学习、一生学习的能力。人类迈入21世纪后,知识与信息经济时代来临,特别需要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教育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响应国家“科教兴国”的战略,要特别关注国际竞争的重点,就必须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人才。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当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笔者在教学的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以下是本人的几点做法和思考:
首先,笔者采用民主、平等的沟通方式,为学生营造出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可以在快乐、充满活力的状态下轻松学习。为了让学生接受学习,教师不应该板着脸,更不应该训斥、打骂学生,要做到真正尊重每一个学生,而后将教学活动纳入学生的民主生活,利用民主教学塑造出一个个富有主体性的学生。
其次,笔者联系生活,创设学习情境。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数学教学中,有必要创建一个与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习背景。这样,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之下,学生才会愿意参加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极大地提高学习的效果。在经历了各种学习活动后,学生不仅逐步掌握了必备的数学知识,而且还能学会用数学的思维看待事物、思考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壁画”的数学问题中,笔者出示视频——学生们到老师的房间玩耍,发现墙上的很多地方已经剥掉了油漆。放映到此,笔者就问学生:“为了帮助老师在墙面上涂漆维护美观,我们可能遇到哪些问题?”学生提出了很多有意思的问题,如我们必须知道房间中墙体的总面积,门窗需不需要涂漆等。学生们感到困惑,就需要设法解决问题,从而明确了学习目标——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难题。
这种引导学生利用数学工具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单纯的提出问题,让学生计算墙体总面积、再减去门窗面积,最后计算需要多少涂料,更能引起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并理解学习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虽然常规的教学方法最后也能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但显然前者是学生主动地去探索研究,后者则是学生被动地学习。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欲望、不明白学习数学的作用,自然觉得数学没有学习的必要,渐渐产生厌学的心理。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难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进行创造性地学习,通常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将来学生离开学校、离开老师后,能通过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工作要求继续学习,利用知识充实、提高自己。因此,从一开始就在课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教材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过于注重书本知识。教师可以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充分引导学生利用他们的双手和大脑,通过实践以及阅读课内外的文本和相关材料获取知识、自我学习,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调查研究来检验学生自学的效果,促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小学生思维和控制能力相对薄弱。要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需使课堂成为学生提高自学能力的主要阵地。人的主体性主要在活动中形成和提高。教师应改变教学的实例,通过演示和解释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推测和推理,使学生逐渐感受数学方法的产生以及发展过程,并通过活动进行探索,让学生发展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自主探索的活动:
(1)情境导入。教师先由故事引入:小兔有一块地要种萝卜,兔妈妈要考考小兔,让小兔说出三角形菜地的面积有多大,可以种多少萝卜?请学生们帮助小兔解决难题。笔者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三角形的面积应该如何计算?”
(2)观察思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先将一个平行四边形沿虚线剪开,观察后得出结论:平行四边形可以分成两个相同的三角形,所以一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再通过三个不同种类但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的比较及数方格的方法验证,使学生得出一个重要结论:眼见非实,需要进一步研究。笔者提供数据,让学生看到数据并猜测三角形的区域可能有什么,它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是什么,并推测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3)自主观察。学生人人动手操作,想办法将三种不同种类的三角形拼成一种已经学过的图形,并计算出面积的大小。
(4)动脑思考。三角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如何在不知道数学方法的情况下弄清三角形的面积?这个课程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知识和经验设法解决问题,最终使学生得出结论:三角形的面积等于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即三角形面积=底×高÷2。
在上述学习过程中,教师是设计师。是教学过程的发起者和组织者,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让他们利用自己的资源在开放的环境中独立探索,并充分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必须掌握学习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引导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的自学能力,使学生有兴趣、有能力自我学习、自我提升。
课堂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中教师干什么?应该是引导学生质疑、发问;引导学生描述问题、思索问题;引导学生设法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提高其所提问题的质量,抓住问题的重点和本质,解决问题的各种思路以及回答问题的水平。教师是教学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为了学生的学,为了学生自主的学,更需要教师从课前到课后的整体设计、巧妙引导。教师只有引导好,才能使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只有引导好,才能使课堂成为学生积极参与与交流互助学习的阵地,激发学生思维上的灵感,才能让学生利用好已拥有的知识和经验,才能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得到提高。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有消除学生思想上的包袱,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多方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质量才能真正得到优化,课堂才会充满活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