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市小西湖小学 成 娜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英语阅读教学要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放在首位,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丰富材料,让学生进行有目的的阅读实践,使其掌握阅读的技能和技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容易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禁锢,对阅读教学的认识不清,以至于不能通过英语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有悖于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基于这样的现状,多模态教学应运而生,逐渐成为一种新趋势。
中小学阶段会开设一些英语阅读课,但事实上,这些阅读课的内容还是局限于词汇及语法知识,脱离了文本情境。新课标中提到要实现课程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就需要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促进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良好的个性品格、开放的心理的形成。而在现实教学中,教师担心生词成为阅读的障碍,生硬教授后再进行机械的反复操练,看上去学生是学会了,但实际上这种“碎片式”的学习状态并不能给予学生学习上长期的帮助。长此以往,学生会产生一种依赖心理,没有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就看不懂文本,从而产生畏难的情绪。
[教学片段]
1.听读文本,借助图片理解绘本
Listen and find
Q:How does the wind blow? Please open your books.Let’s listen and read with the tape.Try to find the answer.
Tip:
If you have some new words,the pictures will help you.
英语绘本具有比较强的故事性,绘本的插图也很丰富。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了生词,可以借助插图进行猜测或理解。例如,在这篇绘本中,sniff/pond/dish/stump都是相对学生来说稍难一些的生词,但是通过插图学生可以发现老虎在闻花,小鱼在池塘里吃食,帽子落在了树桩上。不需要教师的讲解,在情境中,学生能自然地掌握这几个生词的意思。
2.二读文本,带着问题和技巧深入绘本
Scan and find
T:The wind blows up the hat again and again.Where does the hat go?What does the hat see?Please scan from P6~19 and find the answers.
Tips:
If you meet the new words
①Think about the similar words.
②Ask group mates for help.
二读绘本时,教师应该让学生带着问题或任务去阅读,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文本。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只是带着学生逐句翻译和讲解。这样会影响学生阅读的整体性,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没有得到锻炼。教师需要做的就是给学生提供阅读的指导,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运用阅读策略,体验阅读的成就感。例如,在这篇绘本中,学生通过自然拼读法、联想法、交互补偿法等方式深入理解绘本,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阅读任务,这样的阅读是整体的、有效的。
3.三读文本,享受阅读自然生成
Share and read
If you were the storyteller.Where would the hat go in your story?What would it see?Try to imagine and make a new period.
阅读之后,教师会让学生进行一些操练,例如抄写和默写。这样的训练只是片面地强调了词汇句型的练习,而忽略了情境的运用。这样不利于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在这篇绘本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两个场景后,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后四个场景,这样也为之后学生的续写做好了铺垫。学生能在教师渐进性的引导下想象帽子还能去什么地方看到什么风景,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成,而不是机械的操练。
阅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方法,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必要的阅读技巧和阅读策略,大力发展个性化学习和自助式学习。多模态教学的出现正好能弥补传统式教学的不足,让学生在阅读的情境中运用阅读技巧和策略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长此以往,在没有教师的帮助时,学生们也能借助自主学习进行良好的阅读。
1.掌握拼读规律,减少阅读障碍
[片段教学]
Scan and find(学生读后)
T:Where does the hat go?What does the hat see?You can say like this.(PPT 出 示 Then down the hat falls...It sees...)
S:pig-jig/tiger-flower/mouse-house/cook-book/fish-dish/cat-hat
单词联想读:rain-paint/on-pond/jump-stump
课标对小学生阅读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掌握拼读的规律,能读出简单的单词。教师可以采用因素分析法和整体认读法,引导学生自主拼读和学习生词。因素分析法要求学生首先知道字母和字母组合的发音,然后将这些音组合成单词。整体认读法是指把单词作为一个整体读出来,这在中年段的教学中经常被使用。
2.朗读绘本有情感,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
Enjoy and read
Let’s read the story again.Try to feel the exciting/funny/...trip.
Tips:
①Read in turns in your group.
②Each one reads one scene.
Share and read
T:I like the story.Let’s read the story beautifully.
课标对小学生阅读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对于所学故事或短文能够正确地朗读。学生能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理解和思考。在阅读的过程中将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整合,综合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多模态教学能调动不同的符号资源,在特定的文本中共同建构意义,在多模态环境下,学生、教师在与音频中人、物、场景的互动中对阅读教学与学习产生效果,教学中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想,从而大力发展个性化学习和自助式学习。
结合对绘本教学的环节设计分析,笔者认为绘本教学不能采取传统的上课方式,每一篇绘本都有一定的情节。学生可以在图片、文字、音频的多模态下进行绘本学习。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掌握必要的阅读技巧和阅读策略,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为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读前活动是教师唤起学生学习经验的热身活动。在这一环节中,应根据课文主题与学生进行多样式的语言训练。一般情况下,教师会采用歌曲、动画、对话等形式,目的是活跃气氛并激活旧知。有些教师担心生词给学生阅读带来障碍,在读前就以枯燥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是不可取的。脱离了绘本情境,学生没有得到阅读能力的提升,反而会对阅读产生教学依赖感。
读中环节是阅读教学的主体部分,教师应该让学生带着任务或问题去阅读,然后在解决任务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去理解掌握。一般的阅读教学会采用整—分—整的形式。第一步借助任务型教学,引导学生初步阅读绘本。第二步引导学生通过泛读、跳读、精读、猜词、推测等方式逐步理解文本。教师要设计有梯度的问题或任务,帮助学生理解绘本。
读后活动是让学生在学习了绘本之后进行各种思维活动,让学生通过复述、看图说话、仿写、续写、改写等方式进行语言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生输出的方式有很多种,在这节绘本中采用的是戏剧的表演方式,让学生观察图片进行想象,编写对话并进行表演。在童趣的意境、鲜活的表演中,通过多模态的阅读学习,升华绘本教学。
近几年,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多模态与教学的关系。作为一线英语教师,在绘本教学过程中应尝试多模态教学,并在教学中进行探索、思考。多模态教学能够极大地丰富信息输入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来。而绘本的教学为多模态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希望一线教师能在课程教学中及时转变观念,促进小学英语教育质量快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