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市江浦实验小学 马恩婷
文化的概念很广泛,《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文字、价值观念等。”同时还规定:“文化意识(包括文化知识、文化理解以及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是英语课程的五个总目标之一”,明确要求:“在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学生应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了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文化教学以及文化意识的培养,已成为英语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教材中增添了全新的Culture time板块,文化意识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也进一步得到体现。
虽然新课标已经实施多年,但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还没在英语教学中凸显出来,存在以下一些现象:
大多数的英语课堂,教师只进行单词、短语、句型、语法等知识的传授,教师们为了自己能取得好的教学成绩,让学生取得好的考试成绩,课堂教学主要以词汇、句型和语法为主要教学内容,知识传授面面俱到,但对文化意识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只是为成绩而教。这种脱离文化的英语教学,学生并不能真正确理解所学的内容,同时也会使跨文化的交际发生障碍。
英语教学中,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习内容,常常见到教师们让学生表演英文歌曲或者诗歌。但教师们在教学这些歌谣或者诗歌时,很多时间都用在纠正学生发音,看似学生都学得非常快乐,可是他们对这些诗歌、歌词所反映的文化背景不了解,而教师也没有安排时间去讲解,忽视了文化意识的培养,很多学生对所学内容及语法知识等,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有些教师会把文化意识与文化知识混淆,所以,即使在课堂上,教师们讲授了Christmas等相关的文化知识,但往往没有进行中西方文化对比,学生不能正确掌握所学内容,不能真正达到学习的要求。同时,没有中西文化的对比,有时也会造成学生错误地“崇洋”,对自己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缺乏热爱与敬畏之心。
教师们理念陈旧,为教英语而教英语。英语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英语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可以让学生通过所学的英语知识去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进而促进英语的学习,两者相辅相成。文化意识的培养,不可能与所学的内容分离开。
有些教师因为文化素养薄弱,对英语国家的文化不甚了解,难以发现教材中隐含的可以进行文化意识培养的内容;再加上教材和资源的整合能力不强,不能有目的地去改编教材,开展教学活动。
应试教育体制下,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过度关注,课余时间给孩子报了各种英语辅导班,但他们的目的只是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根本不关心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收到文化意识的培养和熏陶,更不了解英语学习与文化密不可分。
1.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素养
教师应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并在教学中勇于实践,与时俱进,跟上新时期的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不断发掘、发挥自身的潜能,提高自身教学素养,包括增强教学中文化教学的意识和能力。
2.加强专业学习,提高学科素养
教师一方面要不断地学习,从词汇、语法、语音等方面进行研修,保证有充足的新知识储备;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参与教科研和教研活动,以此进一步提高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
3.丰富英文阅读,提高文化素养
英语教师要经常阅读一些英文版的书籍,包括介绍这些国家人文历史、地理风俗等相关书籍,既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自己的眼界,又能够借助这些知识,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
1.发掘教材,事半功倍
很多教材内容,只要教师深入钻研,推敲文本信息,就会发现有不少可以用来进行文化渗透的。以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中Culture time为例,笔者通过猜谜的游戏来描述动物特征,引导学生猜测,在设计谜面时,注意渗透异域文化。教师在教学中可借助多种游戏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心境中学习新知识。这些教学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感受外国文化。
2.活化教材,生活延伸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新课标倡导我们要以课本为中介,以课堂为依托,实现Culture time的外部延伸。以六年级下册Unit 3 A healthy diet中Culture time为例,主要是介绍中西方早餐的差异:Chinese people often have some porridge and steamed buns,for breakfast.Western people often have some bread,eggs and sausages for breakfast.本单元的话题是健康的饮食。在教学时,笔者让学生通过实际生活中熟知的早餐开始介绍,然后拓展一些西方的早餐食物,引导学生了解中西方早餐饮食的差异。教师要以教材为中心,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延伸,过分依赖教材会使教学枯燥乏味。
3.文本再构,知识整合
文本再构,教师一定要注重文本中包含的文化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新旧知识的衔接与呈现以及资源的有效整合和运用。Culture time的内容特点是短小精炼,却含有大文化,学生从语言表面可提取的信息是很有限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结合整个单元的主题情境,将文本进行再构。牛津英语有个文化板块的句子为 “Christmas is the most important holiday in the UK.Chinese New Year is the most popular holiday in China.”教师将五年级所学的Christmas结合在一起进行讲解,既唤醒了学生的旧知,又加深了学生对新知的理解,从而实现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延续,将中西方两个重要节日更加清晰地呈现给学生。
4.文化渗透,悉心感悟
牛津英语教材,在不同单元提到了中国的名胜古迹及西方国家的标志性建筑。笔者在教学中将这些标志性建筑与所体现的民族文化有机结合,再以“小导游”的形式让学生搜集资料,进行解说。从课前的资料搜集整理到课堂上的学习、介绍等,整个过程适时持续地进行文化渗透,潜移默化地加深学生对中西方国家文化的了解,有意识地提高了学生的文化意识,培养学生对异国文化的理解和正确认识,进一步提高其学习英语的兴趣。这也符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要求。
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不应只限于课内,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一些相关活动,对提高学生文化意识和文化学习能力也是很好的补充。
1.课外阅读,品味文化
五年级某一单元的文化中提到Coffee is popular in Western countries.Tea is popular in China.学生从中仅仅了解到“西方人喝咖啡,中国人喝茶”的信息,完全不能理解其中包含的中西方文化差异。教学时,笔者提供相应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西方人喝咖啡、英国人喝红茶、中国人喝绿茶等相关文化知识,再进一步推广到饮食方面。通过分析、比较,不仅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西方生活习惯差异,还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了这些国家的饮食文化。
2.网络利用,优质整合
通过网络浏览信息,教师可以了解到很多外国文化。笔者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通过布置一些作业,让学生通过网络搜索查询,了解外国文化,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听英语广播、看英文版电影等,从中去了解、感受英语国家的文化,实现文化的优质整合。
家长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家长自身的文化素养也比较高,对孩子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因此经常也在家中辅导孩子的学习。教师要多和家长沟通,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告知家长英语学习的规律及特点,指导他们教育孩子学习的方法,特别是多关注孩子英语文化意识的培养,潜移默化地加强他们的文化观念。
总之,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和能力,不仅仅是因为课标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拓展学生思维,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的英语素养进一步提升。教师在教学中应更新理念,增强意识,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真正做到文化化雨,润物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