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小强
2013年,我校教师以课堂教学为抓手,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变教为学、变讲为导、变听为展、变仿为创”的四个转变,切实扭转了教师们的传统课堂教学观念,开启了属于陕西师范大学奥林匹克花园学校的深度 “学教”课堂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然而,这种仅停留在教学方式或教学技术层面的浅层次变革,已不能满足师生的需求。2016年,我们开创性地提出了 “基础+导学+能力”的自主课堂教学范式,开启了教学新局面。
“范式”一词属于哲学范畴,最早由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提出,他认为,凡是具备以下两个特征的都可称为 “范式”:一是拥有共同的理念和价值观的共同体;二是这个共同体能为后来的研究者提出有待解决的问题。而后,在 《对范式的再思考》一书中,库恩将 “范式”分为抽象用法和具体用法两个类型:所谓抽象用法,是指共同体拥有的理念和价值观;所谓具体用法,是指 “范例”,即解决问题时具体的操作模式。
教学范式是范式理论在教学领域的运用,是由哲学层面向具体学科层面的运用,所以教学范式更加具体。叶增编先生认为,教学范式可以从两个层面去理解:第一个层面是对教学活动结构的形式抽象;第二个层面是教学理念对教学实践过程的具体指导,即教学范式对教学实践的影响。陈晓端教授认为,教学范式的内涵要从多元整合的角度去把握,如系统整体的角度、艺术的角度、科学的角度、反思的角度和能力的角度,等等。也有学者认为,教学范式应该从自上而下的理论层面和自下而上的实践层面两个方面去探讨,教学范式的理论层面是教学研究共同体认可和接受的关于教学的基本认知、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体系;教学范式的实践层面是指具体的教学范例,是教学范式中理论层面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具体应用。[1]
我们认为,中小学的课堂教学范式是一个双向的综合体,既是对学科教学活动结构的抽象,更是学科教学实践的具体指导,并侧重于后者,是一种理论支持下具体的、
可执行的课堂教学 “范例”,它是从学科教学抽象而来,但更重要的是又服务于学科教学。所以,课堂教学范式是在对学科课堂教学活动结构总结、概括与抽象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具体的、可操作的课堂教学范例。
2016年,学校总结、提炼了过去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经验,凝结出了 “基础+导学+能力”的课堂教学范式,并提出了 “厚基础、重导学、提能力”的教学要求,这便有了陕西师范大学奥林匹克花园学校的教学范式。
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就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它标志着课程改革已经进入了核心素养的发展时期。其中,包含了 “品格”“能力”“发展”等关键词,要求学生应该具备科学精神、健康生活、责任担当等基本品格,拥有人文底蕴、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等基本能力,促使学生发展为一个全面的人。全面发展又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体系,它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共同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生态环境,帮助学生形成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作为学生发展的重要生态环境之一,学校既负责学生品格的塑造,帮助他们健全人格、自我管理、学会担当等,更侧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比如乐学善学、勤于反思、质疑批判、勇于探究、问题解决等。具体落实在学科课堂教学中,我们认为更应注重扎实的学科基础、关键的学科能力以及来自教师适时的引导与点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文化基础,促使学生自主发展,并积极融入社会。
基础是课堂教学的主要载体。中小学教育也被称之为基础教育,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夯实基础”就是中小学阶段的重要目标之一。具体到课堂教学,“基础”侧重指向学生应该具备的 “读、写、算”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即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以数学为例,学科基础知识如定理、概念、公式等,学科基本能力如逻辑推理能力、建立模型能力等。从实际考虑,我校又是一所新成立的学校,周边人口密度松散,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需要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所以 “厚基础”符合学情与校情。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发展学生能力,必须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载体,在学习、理解、迁移、运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要提升阅读能力,就必须给学生一段文字;要提升写作能力,必须让学生积累一定的阅读量;只有在解决实际数学题目中才能逐步提升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所以 “厚基础”是发展能力的重要载体。
导学是促使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在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导学,即引导学生学习,就是实现角色转换的理想方式,具体讲就是,教师以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合作、质疑,创造性地学习。其中,教师以组织者的身份设计问题,以引导者的身份帮助学生思考交流、质疑创造,又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学生合作探讨,最终落脚在学生学习上,真正体现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所以,导学是促使学生学习的一种有效方法。在我校,课堂教学以问题为情境,以教师的引导为动力,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已形成了问题引导式的课堂 “学教”形态,基本框架是“自主学习 (预设问题)—合作讨论 (生成问题)—展示交流 (解决问题)—目标反馈 (问题迁移)”,具体来讲:一是以预设问题为文本的自主学习;二是基于生成问题展开的合作讨论;三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展示交流;四是通过目标反馈来评价迁移运用、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实现从 “知识传递”到 “知识建构”的深度课堂教学转型。
能力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应从 “知识本位教育”转向 “能力本位教育”,“能力为本”已成为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必备因子,比如美国提出的21世纪超能力,包括交流、合作、批判地思考和创造;英国提出的交流、运用信息技术、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能力;日本提出的三级能力体系,即基础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2]我国提倡的 “四能”,即发现与提出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体现了能力才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借助各种手段、方法,不断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同伴交流、分享质疑、实验探索、实践创新等,这不仅能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提升个人能力,也反映出教师对新课程中 “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育理念的理解与实践。
“厚基础、重导学、提能力”具体来说,就是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重视教师的课堂引导、提升学生的能力水平,简单理解,基础即知识、导学即方法、能力即目标。
基础是 “重导学”的必备因素。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在备课中,分析学情又是其关键的一个环节,它可以帮助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与基础,合理把握课堂教学的重难点,进而指导教师设计有效的课堂问题,以引导学生展开学习活动。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也不会因为太难而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指标之一,也是教师有效引导学生学习的必备因素。此外,在正常在校时间里,特别安排了语文阅读、数学计算、英语听力等基础课程,又在课堂时间中,重视对学生基本知识的考查、强化与理解,更好地帮助学生夯实基础。
导学是基础与能力的重要纽带。“重导学”指教师重视引导式学习、启发式学习,教师不应是拥有知识的权威者,应是以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己任的启发者。在奥林匹克花园学校课堂教学中,推行的是导学案教学,师生共用一份文案。具体流程:第一,教师依据教材与学情编写导学案,经团队审核后作为学生学习前置的助学工具;第二,学生独立阅读教材,结合导学案中的问题自主学习新知识;第三,教师检查、批阅导学案自学情况,具体了解学情;第四,在课堂上,以导学案作为教学文本,通过两人结对子之间的互学、多人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教师点拨、学生展示等途径,解决文案中的重点与难点,从而达到学习、理解新知识的目的。这样的导学案引导方式,既可督促学生提前预习教学内容,也可帮助教师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自学情况,促使学生带着“思考”进入课堂。导学案教学在推行的1—2年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发现导学案的前置并不是适合所有的课型与年级,如探究型课程,如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等,大统一的模式使得导学案教学逐渐形式化、教条化。我们不断思考,抛去表象,寻求导学案教学的本质,即借助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交流、探索,在习得新知识的同时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等。基于此,奥林匹克花园学校探索、形成了问题引导式的课堂 “学教”形态,其中问题引导是以预设问题、生成问题、解决问题、问题迁移为学习活动的基本发展思路,具体讲,一是通过预设核心问题,构建起课堂活动的框架;二是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提出或生成新问题,促进学生更深度地思考;三是师生集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内化知识;四是问题迁移(或称知识迁移),引导学生将新知识用于解决新问题,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需要说明的是,除了预设核心问题、构建问题情境需要作为第一步外,其他环节并没有严格的次序规定。
能力是 “厚基础”的有效措施。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 《学会生存》一书,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提高教育质量的着眼点从 “教”转向 “学”,强调学会学习、终身学习。此外,在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也指明,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是 “终身学习”的四大支柱,纵观四大支柱,无一不是指向能力的发展。以学会求知为例。学会求知也可以解读为学会学习,这正是中国学生发展的六大核心素养之一,也就是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必须具备的关键能力之一。如何提高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如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我们认为,其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而根本在于基础知识的积累。所以,“厚基础”与“重导学”可以帮助学生“提能力”,反过来,“提能力”能更好地服务 “厚 基础”,故三者相辅相成。
总之,在教学中要正确认识“基础、导学、能力”三个主要因子,理解它们在课堂教学中的关键作用,辩证看待三者之间的关系,不可固化三者的次序,不可厚此薄彼,亦不可不分轻重。三者“交融合一”才是教学的本质所在,才能体现 “以人为本”的教学观,才能有效践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才能让学生有独特的灵魂、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