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市安丰初级中学 邵 华
课堂小结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和层面展开,有效的课堂小结不仅可以作为知识的回顾与总结,也可以是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素养的一种培养与锻炼。教师不仅可以就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做总结梳理,也可以在课堂小结中有意识地进行教学延伸与拓宽,将其他关联知识在总结中做回顾梳理,加强学生知识体系的建立。如果是针对习题课或者典型问题剖析课的小结与回顾,教师还可以从问题出发,进行一些典型解题方法与思路的归纳总结。这些都可以在有效的课堂小结中实现,掌握好的课堂总结方式不仅会强化教学效果,也会让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得到更好的培养与锻炼。
首先,如果是针对章节知识的课堂小结,进行相应的归纳总结很有必要。在这样的课堂小结的展开中,教师要注重归纳汇总的系统性与连贯性。初中数学知识在容量和难度上都在逐渐加深,章节间的内容也有相对紧密的关联。教师在针对特定章节的内容做复习回顾时,很难不涉及其他背景知识。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从这一点出发,在进行教学归纳总结时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回顾。既要将本章节内容做系统深入的梳理,将章节内涉及的核心知识进行教学强化,同时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点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教师也要适当将一些章节外的关联知识内容进行复习回顾。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完整,学生更能够明白很多规律和定律的来由,这才是我们要在教学归纳汇总中收获的积极效果。
比如,在学习“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这一章节时,教师在进行总结梳理时需要罗列出全等的条件,使学生全面了解三角形全等所需要的条件,然后让学生在所有的条件中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明确可以证明三角形全等的各种条件。这样的梳理回顾可以使学生在知识掌握上更加清晰,能够就知识的整体框架进行良好构建,加深学生对于知识内容的理解记忆。总体来说,这部分内容的理论性较强,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记忆这些全等条件。教师在复习总结时一定要循序渐进地展开,将每一个条件都做相应回顾,最后将这些条件一同呈现出来,在比照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学习印象,起到很好的复习强化效果。
在课堂小结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做一些教学拓展与延伸,可以从本章内容出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回顾一些关联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认知。课堂总结并不一定都是以知识的梳理回顾展开的,教师也可以从问题出发,透过问题的分析解答来实现教学小结。教师设计的问题要让学生易于参与,且有一定的综合效果。这样才能基于问题探究让学生首先自主梳理回顾学到的内容,让学生完成独立的复习巩固。有了这个基础后,教师再对学生的归纳总结进行弥补延伸,将学生遗忘或者没有想到的内容补充进来。这样才会让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完整,知识框架更加清晰合理,起到更好的复习巩固的效果。
在学习“认识三角形”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抛出问题“这节课大家掌握了哪些内容”,基于这个问题,学生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有的学生回答,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线段依次连接,形成的图形是三角形。也有学生回答,三角形包括了三条边、三个内角。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对他们提出更加深层次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展开更深入的探究。在教师层层深入的激发引导背景下,学生会慢慢将所有的知识内容都列举出来。这时教师再来进行相应的归纳总结,让学生有效掌握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教师还可以在课堂小结中做适当的拓宽延伸,比如,可以将三角形的特点和其他图形进行比照教学。在这种对比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强化学生学习印象,也能够加深学生知识掌握程度,是一种值得采取的复习小结实施方法。
课堂小结并不仅仅是以知识梳理回顾作为绝对要点,这虽说是课堂小结的一个重心,但是教师也可以在复习总结中融入一些其他的训练内容。比如,可以在课堂小结中锻炼学生质疑分析的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素养,以强化学生学科能力的形成与建立。对于那些以问题为中心展开的课堂教学,教师便可以基于问题的分析解答来锻炼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师可以从探究问题出发,给学生留出充裕的自主思考空间,让学生首先自主找寻问题解答的方案。教师可以在课堂小结中就学生想到的一些解题思路和方法进行梳理回顾,将各种典型的解题模式进行复习总结,还可以对于各种解题的技巧进行分析。这些也是数学课的教学中应当训练学生具备的能力,并且可以在课堂小结中加以体现。
比如,当学生学习“制作一个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体”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如何利用一张正方形的纸,制作一个无盖的长方体,并且要保障其容积的大小。然后,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思考,在合理的依据上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加强学生问题解答能力的训练。这个问题有一定的思维量和开放程度,这样的问题通常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对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锻炼也会非常充分。教师可以在教学小结时引导大家就这个问题的实质和解题突破口展开分析,并且将大家想到的各种解题思路与方法进行汇总,让学生分析质疑哪些方法实用性更高,解题思维更加合理,以这样的教学推动过程来完成教学归纳与总结,并且锻炼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