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高新区通安中心小学校 俞 辰
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创新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大重点,教师们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新时代教育中做到培养加强学生创新能力为其一教学目标。教育创新,就是以新一些的教育理念和目标准则为课前指导,革新教育的方法内容、教育者的教学行为等,使教育更加公平平等,同时使教育品质得到提升,创造性的行为得到改善和提高。
对于现阶段的社会生活而言,人们重视的不单单是日常的生产生活或者是衣食住行,而是逐步上升到教育层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目光投入到教育事业当中,而此时对于教学手段、方式等的改革和进步也在稳扎稳打地开展着,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课程实践上得到了空前的成功。在教学实践中,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教学方法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对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数学对学生的逻辑能力和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学生可以通过思维训练来锻炼自己的数学解题能力,数学对于理论的要求非常的严格,在网络发达的社会下,就是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寻找一定的题型和知识点,让学生在课下进行思考。现在的科技发展趋于网络化和多媒体化,因此就是可以摒弃之前传统的板书观念,引入新鲜的幻灯片元素,采用视频、音频或者图片展示的形式,让学生深入学科理解知识的内涵,小学是学习的起点更是学生探究知识的天堂,学生对于小学数学的理解会影响其在初中对于数学这个科目的兴趣,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课堂上融入趣味性的元素,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也可以增加一些实际生活中应用的数学,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数学有一定的认知和见解,也可以通过对父母的交流,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这样才能达到学习生活互相影响的境界。
在课程安排中,我们以一课时为时长,本节内容教学的基本目标是: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们能够感知到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建立余数的概念,同时加强练习有余数的除法。2.能力目标,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能力。3.情感目标。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步骤计划:首先应该复习之前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有一定的接受缓冲带,更好地进入新学习的大门,特别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年龄小,对于自己掌握的东西延伸更有学习的兴致,接受程度也更高。然后根据本节教学内容,设置情景带入。在设计相关教学情景时应该符合小学生的心智发展,在合理适宜的环节下,才能出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否则可能会出现适得其反的后果,对学生们造成一定的困扰,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出现更不好的连带反应。其次设计合理的相关练习,加强学生的印象和理解,熟练知识的表达、运算以及相关的含义,其中例题可以更加生活化和详细化,便于学生们的理解和记忆,选择学生们感兴趣的相关题材,更加会超出预期效果。最后将有余数的除法运算脱离情景设置,让学生们掌握和加深这一运算法则。题目的布置应该先易后难,从学生接受和理解的范围出发,也应符合因材施教的相关教学原则,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在第一步中,可以设计如:在家里的桌上有10个红红的苹果,如果现在有五个小朋友想吃,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得几个?如果有三位、四位小朋友呢?大家可以小组讨论,然后告诉老师你们的回答。通过具体的分析来得出结果:10个苹果,5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得(2)个;10个苹果,3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得(3)个,剩余1个;10个苹果,4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得(2)个,剩余2个。这时我们应该如何来表示呢?写成除法算式是:10÷5=2(个),读作:10除以5等于2;10÷3=3……1(个),读作:10除以3等于3余1;10÷4=2……2(个),读作:10除以4等于2余2。根据知识点设置相关例题练习;假设花店里有15朵花,每个花瓶插( )朵,可以插( )瓶,怎样用除法计算?需多设计几个相似案例,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像举一反三式,更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角度。如:16÷3=5……1中,请说出算式中的商和余数各是多少。最后,应该给予学生相关强度和适宜量度的习题练习。
将知识交给孩子不难,但需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意识和方法,需要教师们不断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探讨,积累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掌握相应的数学思想是具有巨大意义的,不管是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做题中巩固数学思想,还是“师生互换”模式的应用,以学生的视角看待数学问题,都是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符合教育教学的新观念。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是有关键作用的,决定了学生的听课质量,所以教学方法的创新是值得重视、值得推广的。
在小学教育工作事业中,教师更应提高自身创新能力,不断深入研究教学方式方法,以提高小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建设更优良的教学体系,促进教育事业的优势发展。本文分析了有余数除法的教学方法,希望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