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市张郭中心校 徐 伟
在小学数学阶段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小学数学的重要性,通过小学数学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教会学生要善于发现数学问题,并通过独立思考的方式去解决数学问题,同时,教师要以教学指导为主导,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不断地提升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学会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变通式的思维活动,通过解决问题来建立清晰的知识结构,从而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成果。
调动学习欲望是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注重学生探索和探究的能力,教会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难易度,通过模拟生活场景的方式将学生带入到教学情境中来,使数学问题变得更加生活化、具体化。此外,教师还应该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时候能够注意力高度集中,不断完善实际解题思路,充分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运算律》中的“加法结合律”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课本的素材,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讲解,然后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理清思路,将学生带入到例题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然后给学生两种解题思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机选取一种思路来解决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教师需要耐心地对学生进行指导,教会学生如何通过计算顺序的不同来寻找加法结合律的特征,让学生明白加法结合律的内在规律,帮助学生从实质上理解加法结合律的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和解题技巧。
小学数学的教学不仅是要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数学题目已知的条件来寻找题目中隐蔽的信息,学会将已知条件和问题直接联系起来,通过已知条件来辨析解决数学问题,从而提升数学思维能力。此外,教师还需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可以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通过自学来提高学习效率。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能直接将解题思路告诉学生,使学生产生依赖性,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效。
例如:在小学数学《运算律》这一节内容的讲解中,教师要教会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去解决数学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学会通过独立思考去剖析最简便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比如说这个应用题“在一片空地上有一个正方形的花园,它的四周有一条水泥路,已知水泥路的宽度为3米,路面的总面积为132平方米。根据已知条件求花园周长。”学生拿到这个题目之后,首先应该通过独立思考去建构解题结构,然后通过已知条件列出数据以及表达式来,再结合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来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巩固学生解决问题的技巧,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从而有效地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建构过程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在起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明确教学知识点,将模糊的知识点变得清晰化,教会学生学会结合生活经验和生活案例来学习数学知识,通过独立思考的方式来解决数学问题,同时还需要明确数学问题中的代数关系,搞清楚题目的要求和题目的基本条件,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对学生深入式的探讨,教会学生解决问题不能只从表面入手,要学会举一反三,学会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目的,从该题入手总结解题技巧,不断积累解题经验,学会从解决一个题升级到解决一类题,充分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和方法,提高成效。
例如: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给学生出了一个与运算律有关的问题,题目如下:13.4×22.4÷0.5=( )。在学生解决这个数学运算问题的时候,教师要给学生讲解解决这个数学问题的基础是乘法的运算律,在此基础上要学会寻找一些解题规律,从而能够解决这一类题目。教师可以给学生提示这一类数学题目都是乘法分配律的变形,之后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寻找解决这类题目最简便的方法。最后,教师还可以教会学生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来解决运算律的问题,可以节省解题时间和拓展解题思路。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各式各样,其中运算律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运算律教学是“数与代数”的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算律这一板块包含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以及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学生只有切实地掌握了运算律,才能够熟悉运算律的解题技巧,才能够通过运算律来解决数学问题,深入理解运算律的必然性和可用性,通过灵活地运用来解决数学问题,不断提升思维逻辑能力,不断积累解决数学问题的技巧,以此来发展综合运用能力。